第2403章大风将起(2/3)
荡不安的时候,斐潜带着庞统在爬山。
这个胖黑鸟,怪不得当年历史上有落凤坡,便是的卢也跑不动啊!
庞统吭哧吭哧的喘息着,斐潜也不催促。
反正不赶时间,一天爬一座,上午上山,中午在山中吃饭,下午下山回家,泡澡按摩加桑拿…呃,反正大概就是那么一个意思。最开始的时候庞统只能爬些小山丘就累得不行了,可是坚持了几天之后,慢慢的也就能适应了。
毕竟人的潜力是那啥出来的。
啊啊啊咳咳咳咳…
庞统好不容易爬到了这一座的山顶,原本想要站在山巅狂吼一声发泄一下,结果喊了半嗓子便是灌了一口山风,顿时咳嗽起来。
休息一下!取食来!斐潜身上也是有些出汗,看了看天色,半个时辰,嗯,差不多,半个时辰后返程!
护卫齐齐应答,然后开始就地修整。
斐潜接过了黄旭递来的食物和饮水,然后分给了庞统一份,两个人坐在山顶的岩石之处,看着脚下的关中大地。
咳嗽了几下,又是喘息了一会儿,庞统的气息渐渐的平稳了下来,先是咕咕喝了一些水,然后低声嘀咕了几句什么,便是拆开干粮包,掏出咸肉饼子撕扯起来。
在爬山的过程中,中午这一顿吃食都比较简单,众人也不在意,也不算是违背了大汉日食二餐的规矩,不算是什么僭越。
你刚才说什么…斐潜也是一边用牙撕扯着饼子,一边问庞统道。
庞统灌了一口水,将食物吞下,我是说…这关中的风啊,真是越来越大了…
风?斐潜眉眼抬了一下,你是说青龙寺?
庞统点了点头,捏着手中的咸肉饼子说道:一群家伙,天天叽叽歪歪的,鼓吹这个,鼓吹那个,跟蝇虫似的,真是有些烦人…
也有好多找你了罢?斐潜笑呵呵的说道,听说这几天蛮多荆襄「英才」到你府上投书了?
啊哈!庞统仰头哈哈笑了笑,可不是么!可问题是这些家伙都投了些什么?词!歌!赋!就没有一个写个策论什么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斐潜点头说道,看来还是要风大了更好…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庞统如今看待问题的角度基本上和斐潜一致了,是以实际具体事务出发,因此对于某些知名的荆襄学子名士什么投递而来的展示文学底蕴的这一类词赋,确实兴趣不大。
一般来说,当下还是有很多的士族子弟是偏向于清谈的,而这种在两晋时期大为兴盛的清谈风气,又偏向于理想化,但这种理想化斐潜认为有些唯心的范畴,而一旦陷入唯心,就很难沟通了。
因此在两晋的士族子弟当中,这些清谈的子弟并没有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有什么建议性的对策,反倒是陷入了自我的逃避当中…
而另外一些表面上唯实的士族子弟,又在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的面前,很大一部分的在挣钱有利益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然后有问题有困难的情况下,推诿拖延甚至是逃跑,那么实际上这些唯实的,其实只是唯利者。
有没有真正唯实的人呢?
也是有,但是很多这样的人只懂得埋头做事情,解决实际的问题,很多事情在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就被这些人解决了,到了最后反倒是没有那些整天打嘴炮的家伙升得快。
这些唯利之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得滑不留手,推脱是有这个规定那个文件,有问题请你找上级,有事情请你去找下级,反正没他的事情。慢慢的,唯实的人就被一点点的踩踏到了脚下,浮在上面的,要么就是唯利的,要么就是唯上的了。
这就是士族子弟的衍化过程,这种人类本身的相爱相杀,是会因为历史的长短而有所变化么?是会因为时间的前后而有所不同么?
显然不会。
只要官僚的权柄依旧是高高在上,什么唯心、唯实、唯利等等,最终都会变成唯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台上大碗茶,台下茶大碗。
其实官场就像是一面镜子,互为表里,相互映照。
斐潜其实也可以像是大多数的穿越者一样,以纯粹的力量,以征讨征服来结束这个乱世,实际上那样还更简单。
但问题来了…
如果斐潜也这么做,那么斐潜这样的一个穿越者,和其他的大汉土著有什么区别?比他们杀的更快更多刀口更利?
武功,难,文治,更难。
武功的难,难在如何更巧妙杀人,而文治的难,难在如何消除杂念。
因此很多事情,只有斐潜来做,来提出,来推广,也只有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提出来,才更容易的成为后世难以撼动的规矩。
当物质的条件,民生的基础渐渐稳固,达成了基石的时候,已经建开的民智,就会诞生出许多绚丽多彩的花朵来,即便是有人想要将这些睁开的眼睛重新遮蔽,将倾听的耳朵重新堵住,想要误导,想要欺瞒,都迟早会被揭开,捅破…
如今长安城内,一切平稳。
但是在长安城外,青龙寺中,确是波涛汹涌,议论如潮。
若是这风大了…庞统说到,有时候就不知道会往那一边吹…
嗯…斐潜点了点头,你说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斐潜知道庞统是在提醒自己。
这些江东之辈…不知道应该是说他们狂妄,还是说他们谨慎…
就像是后世白头鹰在相互争夺自家屁股席位的时候,总是会
这个胖黑鸟,怪不得当年历史上有落凤坡,便是的卢也跑不动啊!
庞统吭哧吭哧的喘息着,斐潜也不催促。
反正不赶时间,一天爬一座,上午上山,中午在山中吃饭,下午下山回家,泡澡按摩加桑拿…呃,反正大概就是那么一个意思。最开始的时候庞统只能爬些小山丘就累得不行了,可是坚持了几天之后,慢慢的也就能适应了。
毕竟人的潜力是那啥出来的。
啊啊啊咳咳咳咳…
庞统好不容易爬到了这一座的山顶,原本想要站在山巅狂吼一声发泄一下,结果喊了半嗓子便是灌了一口山风,顿时咳嗽起来。
休息一下!取食来!斐潜身上也是有些出汗,看了看天色,半个时辰,嗯,差不多,半个时辰后返程!
护卫齐齐应答,然后开始就地修整。
斐潜接过了黄旭递来的食物和饮水,然后分给了庞统一份,两个人坐在山顶的岩石之处,看着脚下的关中大地。
咳嗽了几下,又是喘息了一会儿,庞统的气息渐渐的平稳了下来,先是咕咕喝了一些水,然后低声嘀咕了几句什么,便是拆开干粮包,掏出咸肉饼子撕扯起来。
在爬山的过程中,中午这一顿吃食都比较简单,众人也不在意,也不算是违背了大汉日食二餐的规矩,不算是什么僭越。
你刚才说什么…斐潜也是一边用牙撕扯着饼子,一边问庞统道。
庞统灌了一口水,将食物吞下,我是说…这关中的风啊,真是越来越大了…
风?斐潜眉眼抬了一下,你是说青龙寺?
庞统点了点头,捏着手中的咸肉饼子说道:一群家伙,天天叽叽歪歪的,鼓吹这个,鼓吹那个,跟蝇虫似的,真是有些烦人…
也有好多找你了罢?斐潜笑呵呵的说道,听说这几天蛮多荆襄「英才」到你府上投书了?
啊哈!庞统仰头哈哈笑了笑,可不是么!可问题是这些家伙都投了些什么?词!歌!赋!就没有一个写个策论什么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斐潜点头说道,看来还是要风大了更好…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庞统如今看待问题的角度基本上和斐潜一致了,是以实际具体事务出发,因此对于某些知名的荆襄学子名士什么投递而来的展示文学底蕴的这一类词赋,确实兴趣不大。
一般来说,当下还是有很多的士族子弟是偏向于清谈的,而这种在两晋时期大为兴盛的清谈风气,又偏向于理想化,但这种理想化斐潜认为有些唯心的范畴,而一旦陷入唯心,就很难沟通了。
因此在两晋的士族子弟当中,这些清谈的子弟并没有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有什么建议性的对策,反倒是陷入了自我的逃避当中…
而另外一些表面上唯实的士族子弟,又在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的面前,很大一部分的在挣钱有利益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然后有问题有困难的情况下,推诿拖延甚至是逃跑,那么实际上这些唯实的,其实只是唯利者。
有没有真正唯实的人呢?
也是有,但是很多这样的人只懂得埋头做事情,解决实际的问题,很多事情在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就被这些人解决了,到了最后反倒是没有那些整天打嘴炮的家伙升得快。
这些唯利之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得滑不留手,推脱是有这个规定那个文件,有问题请你找上级,有事情请你去找下级,反正没他的事情。慢慢的,唯实的人就被一点点的踩踏到了脚下,浮在上面的,要么就是唯利的,要么就是唯上的了。
这就是士族子弟的衍化过程,这种人类本身的相爱相杀,是会因为历史的长短而有所变化么?是会因为时间的前后而有所不同么?
显然不会。
只要官僚的权柄依旧是高高在上,什么唯心、唯实、唯利等等,最终都会变成唯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台上大碗茶,台下茶大碗。
其实官场就像是一面镜子,互为表里,相互映照。
斐潜其实也可以像是大多数的穿越者一样,以纯粹的力量,以征讨征服来结束这个乱世,实际上那样还更简单。
但问题来了…
如果斐潜也这么做,那么斐潜这样的一个穿越者,和其他的大汉土著有什么区别?比他们杀的更快更多刀口更利?
武功,难,文治,更难。
武功的难,难在如何更巧妙杀人,而文治的难,难在如何消除杂念。
因此很多事情,只有斐潜来做,来提出,来推广,也只有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提出来,才更容易的成为后世难以撼动的规矩。
当物质的条件,民生的基础渐渐稳固,达成了基石的时候,已经建开的民智,就会诞生出许多绚丽多彩的花朵来,即便是有人想要将这些睁开的眼睛重新遮蔽,将倾听的耳朵重新堵住,想要误导,想要欺瞒,都迟早会被揭开,捅破…
如今长安城内,一切平稳。
但是在长安城外,青龙寺中,确是波涛汹涌,议论如潮。
若是这风大了…庞统说到,有时候就不知道会往那一边吹…
嗯…斐潜点了点头,你说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斐潜知道庞统是在提醒自己。
这些江东之辈…不知道应该是说他们狂妄,还是说他们谨慎…
就像是后世白头鹰在相互争夺自家屁股席位的时候,总是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