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7章立言传千古(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郑玄授课的时候,一般的旁听生倒也可能有些乡人,但是真正收为弟子的,出身都不低。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官宦二代,所以郑玄用所谓乡人听不懂直解作为的理由,就根本站不住脚了。XiaoShuo530  

一般的旁听生,是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的,更不用说得到郑玄的直解教导了,登堂入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没资格便是连提问题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更不用说得到郑玄的什么经文注解了。因此郑玄的经注解释,是谁在看?  

斐潜见郑玄沉默,便是笑着,就像是一只大尾巴狼,郑公此番前来,倒是提醒某一事…如今天下经文注解繁多,各家均注,各有其解,或正之,或曲之,各执一词,令天下求学之人难分良莠,如今郑公学贯古今,学识广博,不若与水镜先生一同,勘正各家经注,以求直正…不知郑公,意下如何?  

勘正各家经注?郑玄花白的胡子不由得颤抖了两下。面对层出不穷有新主意的斐潜,郑玄真心想说一句经典台词,可是又有些舍不得。  

斐潜连连点头,然,求其正解是也。想必上古先贤,欲不愿其文被宵小所用,蒙蔽世人罢?  

郑玄微微扫了斐潜一眼,对于斐潜的宵小之言显然不是很满意,毕竟若是按照之前斐潜的标准,郑玄他自己也在这个所谓的宵小范畴之内,但是斐潜的这个提议,确实让郑玄很是心动。  

给经诗注解,这个是郑玄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了。郑玄给《易》,《诗》,《礼》等都做了注解,并且这些注解通过他的授课,也对于后世有了不小的影响。  

斐潜之所以在公开刑不上大夫之前没有先去找郑玄等人通气,也是为了下个钩子看看能不能将郑玄这些人钓出来,毕竟文无第一,一旦出现有些不同意见,总是能争执一番的,然后郑玄不就是来了么?  

若老朽不允…郑玄看着斐潜,主公是否就让水镜先生…主持此事?  

斐潜笑而不答。  

即便是司马徽也不干,斐潜也还有第三套的方案,就像是后世路演一样,搞一个大规模的青龙寺路演,然后在搞几场辩论赛什么的,顺带还可以卖一些什么商品的冠名权,不行就将自己的香料行的名头挂上去么…  

等这种类似于公论的结果真的出来之后,即便是到时候郑玄司马徽想要发表什么意见,也估计没人听了。  

郑玄忽然有些后悔来斐潜这里了…  

郑玄之前就觉得斐潜可能有些后手,但是他没想到斐潜的心这么大。之前熹平石经只是勘正经文,现在竟然连经文的注解也要勘正!  

这就像是痒痒挠挠对了地方。  

更何况郑玄也知道,若是真的让司马徽前来主事勘正经文,这个老家伙会不会将郑玄他自己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注解的都给推翻了?  

老朽已是年迈…  

无妨,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斐潜笑呵呵的,有郑公提纲挈领足矣…郑公可经文注议之长,水镜先生可为佐长…  

斐潜原本的打算就是谁先来,便是先鼓动谁去当头,谁叫那只老狐狸这一段时间都缩在洞里面不出来呢?  

…郑玄沉吟了片刻,若是水镜先生不愿…  

郑公可知此将献西羌之虏于许?斐潜意味深长的说道,届时某便上表陛下,通告天下,重开蔡氏藏书,以邀各地大儒至长安青龙寺,勘正经注!  

郑玄吸了一口气,嘴边有一个问题盘旋了一下,旋即消散不提。  

当今天下,若是论藏书第一,便是斐潜了。  

毕竟当下蔡氏的书,也算是在斐潜名下,而且听闻当年的东观之书,也被斐潜收罗了大半,只不过这个事情,斐潜从来都不承认罢了,对外都是表示那些书都被当时的函谷令一把火都烧光了…  

所以如果斐潜以开放这些图书为名头,来邀请各地大儒,即便是天子刘协想要争,都未必能争得过斐潜,毕竟斐潜的名义上还是蔡氏的书,是属于私人书籍…  

至于许县,呵呵,除了颍川之人能补充一点皇家书库数目之外,还有什么藏书可言?  

郑玄看着斐潜,左看看,右瞅瞅,虽然说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但是他总觉得当年斐潜从雒阳东观运书,是不是早有谋划?若是真是如此,这种心思深沉,若是自己不顺从,怕不是又有什么招式用出来?  

也罢,便随了主公之意就是…郑玄感叹道,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老腰,微微叹了口气,主公运筹之术…果然是精妙无比…  

斐潜抚掌而道,郑公谬赞…当贺郑公可名传千古,立言立功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