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7章进退皆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获取少量的物资补充,并且在攻克了中心城市之后,这些周边的坞堡也会立刻表示名义上的归降…  

在冷兵器时代,面对这些坞堡,采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怎么都是比起直接一个个的攻伐过去,要划算的多。  

陈氏的本钱就在这里,不仅是拥有长期在下邳城内的经营基础,还有在附近周边的坞堡体系,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氏上下对于满宠将战火引燃到了下邳周边,多多少少就有不满…  

不多时,陈科来了。  

陈登是老大,陈应是老二,陈科是老三,陈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某收到急报…满宠见到了陈科之后,没有任何的客套,或者说是前戏,便是直接硬邦邦的进入了主题,当然这也符合满宠一直以来自己营造出来的习惯,铁血,不通人情,甚至没多少人性,特此知会于汝…泰山有乱!  

陈科吓了一跳,便是回头望向城内,因为他刚刚才见到了泰山军当中的一份子,尹礼。  

满宠补充了一句,作乱之人,非臧宣高也…  

陈科松了口气。臧霸、孙观,尹礼等人是一波的,臧宣高不是叛乱分子,那么也就意味着尹礼相对安全,或许也是当下满宠还没有将尹礼抓起来的原因…  

陈科思索着,忽然之间他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不是臧霸作乱,那么泰山军当中还有谁?还有谁会被特别标注,格外重视?  

东海相,昌豨!  

而东海郡,就在下邳的北面!  

那么这就意味着下邳当下完全没有了退路,是南面有江东兵,北面有泰山叛军!  

下邳成为了孤岛!  

陈科的脸色,终于是有些难看了起来…  

内忧外患的也不仅仅只有下邳一处。  

大漠深处,一场汹涌的白灾,也在摧毁着原本大漠之中的生态体系。  

在自然灾害面前,农耕民族显然比游牧民族更有耐力,有更高的承受力,当然这些耐力也好,承受力也罢,都是在一次次的灾害当中得到的经验。  

在大汉,若是这种自然灾害,朝堂就会出面赈灾,比如开常平仓等等,赈济灾民,免除灾区赋税等等,毕竟这些是定下来的规矩,即便是朝堂腐朽,表面上的事情还是多少有些人在做,这就是王朝的功能。  

当然封建王朝之中,规矩和律法再完善,也是会因为各地的吏治清浊不一,导致事情到了民间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有的地方确实会将灾民放在第一位,而有些地方则是打着赈灾的旗号,加倍的盘剥发国难财…  

除了朝堂的赈灾之外,在华夏当中,地方豪强大户的稳定作用,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发挥出来,毕竟有时候朝堂的动作太慢,若是真的什么都等朝堂,往往是远水不能解近渴。  

地方宗族体系虽说亲疏不一致,德行也有差别,但是在灾害面前,多少还是会有长者站出来,指挥乡里,接济困户,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在灾害平息之后,这些家伙又多半会吞了穷亲戚的土地,让其变成自家佃农。  

一个地方小豪强,往往是在灾祸中壮大的。  

而与汉地想比,在大漠当中的这些部落,就没有这两层的保护网了。  

这天气太怪了…  

前几天问过长老,长老说他也觉得奇怪,这雪几乎是下不停…  

是啊,之前都是一阵阵,那有像是现在下这么久!  

谷<spa>人还能撑着,可是家里的大小牲口…  

气温下降。  

不管是河川还是水泊,全数冻成了冰。  

几名牧人望着一片的白色,没精打采的相互搭着话,忧心忡忡。  

但是这些牧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另外一边,白胡须的长老和部落酋长,也露出了近乎于惨白的面色。  

白灾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黑灾。  

地面上的积雪被刨开了一个洞,露出了在雪低下被冻得硬邦邦的土地。而在这灰黑色的土地之中,长老捡起了几根近乎于透明的物体…  

看…这里的草根也被冻坏了…长老的声音沙哑,且充满了悲伤,就算是开春,这些雪都化了,这地方也长不出草来…只有一片黑色的土…这是黑灾啊…  

一般来说有雪和土壤作为间隔层,在土壤内部的草根并不容易被冻坏,可并不是绝对,像是这样长期被雪覆盖的,因为没有空气流通和持续低温,草根被冻死之后,这一片就会形成一大块的无草区。  

到时候即便是人懂得要迁徙,要去一个长草的地方去,但是牲畜不懂啊,这些大小牲畜习惯的会用蹄子去刨,用鼻子舌头去供,而在地下结冰的草根不仅不能给这些大小牲口带来食物的补充,反而会因为这些行为导致蹄子、口鼻、舌头不同程度的冻伤。  

同时冰冻腐朽的草根还会破坏这些大小牲口的肠胃…  

人可以号令,但是面对这些牲畜,又有什么办法?救得了这头救不了那头,拉住了这一头拉不住那一头。  

若是开春,三天吃不上草,这些家伙就会烦躁,若是十天吃不上,母羊就不出奶水了,到时候小羊…若是一个月没有草…  

游牧民族,牲口的数量经常是人口的数十倍,甚至百倍,正常情况下这些大小牲口会自己寻找食物,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照料,但是现在若是大自然不给与新一季的青草,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要自己吃,还要负责所有牲口的粮草!  

迁徙罢!  

可是在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