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章关中初阳升(2/3)
问道:你母亲又来过了?
斐蓁顿时张口结舌,半响之后颓然道,是的…父亲大人…
认打认罚?斐潜问道。
…斐蓁低下头,认罚。
斐潜指了指一旁的简册,那就抄这些…一百遍罢。
一百遍?!斐蓁瞪大了眼。昨日为了更为详尽的理解,斐蓁写得颇为详细,而现在斐蓁则是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当中,早知道就少写些字了…
斐潜看了斐蓁一眼,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我问你三个问题,如果你此时此刻每答上来一个,抄撰之数便是减半,也就是说如果三个问题都答出来,你只需要抄…
斐蓁手指头微微而动,然后眼珠子转动几下,一十三,不,是一十二遍!
斐潜没计较这四舍五入究竟怎么算,便是竖起了第一根手指头,问,若有新律,发至参律,然参律院驳回…就比如这一次陇西陇右郡县新政,参律院的韦院正并不配合,寻得其中纰漏之处,便是将其封存驳回,当何处理?
斐蓁张口便是欲答,却被斐潜拦下,好好想想,只有一次机会…若是觉得口述不得周全,可先笔录之…
斐蓁眨巴了两下眼,便是坐到了桌案之旁,先是默默思索了一下,然后拿起了笔写了一些什么,在写了一半的时候笔锋一顿,又是将先前写的那些划去,重新思索起来…
斐潜没有敦促斐蓁。
这问题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解决事,可以,解决人,也可以,更重要是的是通过这样的问题,展现出一个什么态度,而这个解决问题的态度又会新产生出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斐潜提问最为核心的东西。
过了片刻,斐蓁提交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些忐忑的在一旁看着。
斐潜微微扫了几眼。在纸张上方划去的那些字迹当中,大概是解决人的,而下面重新撰写的方向,则是解决事情的…
但是依旧是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毕竟斐潜考虑的是规则,而斐蓁考虑的是当前的案例。
大体上算是对了一半罢…斐潜缓缓的说道,这一题就留在这里,你可以每个月都来看一遍,再自行衡量一二…
第二个问题…当一个新的政令出来的时候,肯定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斐潜放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看着斐蓁,而且每个人都会说真话,也会说谎话,亦或是半真半假的话,如果说你发现有人在称赞,这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有人在否定,又是真话还是假话,对,我问的是你要怎么判断?
第三个问题…斐潜仰着头,看着屏风上面的那些墨色的字,看着那些文字的一笔一划,如刀锋一般的撇捺,如黑血一般的凝而未流的点横,缓缓的说道,第三个问题就是问你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若是需要你发布政令的时候,你应该根据什么来做?
好好想想罢,都想好了,便来寻某。斐潜站起身,摆了摆手,示意斐蓁不必行礼,往外走了两步,然后停了一下,说道,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灞桥那边的慈幼局去看看…
说完,斐潜便是走出了后堂。
站在后堂之外的黄旭微微躬身,向斐蓁致意,然后便是紧紧的跟在了斐潜身后,向前厅走了几步之后低声说道:主公,前院方才有军情传至…
斐潜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
汉中紧急军情…庞统在前厅当中,见到了斐潜,便是迎了上来,从子午谷而来…
子午谷?斐潜才坐了下来,听闻了便是微微皱了皱眉,一个名字跳了出来,魏文长?
庞统点头,然后将军情奉上。
因为信鸽大多数都是单程的,并且汉中断绝了一段时间的交通的原因,川蜀之中能用的信鸽数目并不多了,因此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快速的传递到了关中来,就像是这一次的子午谷,魏延突破了子午谷封锁之后,派遣了兵卒前来关中…
这个魏文长…斐潜摇头笑了笑,他倒是对某颇有信心…
魏延表示他已经打到了汉中,并且会尽量的牵扯张则的军事力量,然后请斐潜尽快的派遣兵卒通过子午谷,届时合击之下,便是可以一举震慑汉中地方,瓦解张则力量,甚至可以兵进南郑,困敌于城下。
若是某未有准备…斐潜屈起一根手指,弹了弹军报,说不得还被魏文长给难住了…
兵阵开拨,可不是像游戏当中鼠标点一点即可,若是斐潜没有事先就准备好了一些兵卒和物资,而是等魏延的情报来了之后再进行调配,先不说能不能集结征调,单说这个耗费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战争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传令!斐潜下达了号令,着长安南营,调山地兵一千,即刻进军汉中!着传令陇西,令张文远兵进阳平关!
汉中。在山川沟壑之中有一个不甚惹眼的村寨之中,魏延笑呵呵的拍着原本村寨的村长,放心,只要你好好的配合我,就算是你拥护骠骑有功,到时肯定重重有赏!魏延攻占村寨很是突然,村寨之中自然也没有什么还手的力量,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延已经完成了占领。
当然这是汉人村寨,魏延也自然没有一上来就动刀子,而是让村长配合自己行动,当然如果有人不听劝,轻举妄动,魏延也不会客气。只不过这村寨之中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见到了兵卒更是慌乱无比,哆哆嗦嗦的只懂得跪地祈求,也不敢有什么反抗。
斐蓁顿时张口结舌,半响之后颓然道,是的…父亲大人…
认打认罚?斐潜问道。
…斐蓁低下头,认罚。
斐潜指了指一旁的简册,那就抄这些…一百遍罢。
一百遍?!斐蓁瞪大了眼。昨日为了更为详尽的理解,斐蓁写得颇为详细,而现在斐蓁则是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当中,早知道就少写些字了…
斐潜看了斐蓁一眼,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我问你三个问题,如果你此时此刻每答上来一个,抄撰之数便是减半,也就是说如果三个问题都答出来,你只需要抄…
斐蓁手指头微微而动,然后眼珠子转动几下,一十三,不,是一十二遍!
斐潜没计较这四舍五入究竟怎么算,便是竖起了第一根手指头,问,若有新律,发至参律,然参律院驳回…就比如这一次陇西陇右郡县新政,参律院的韦院正并不配合,寻得其中纰漏之处,便是将其封存驳回,当何处理?
斐蓁张口便是欲答,却被斐潜拦下,好好想想,只有一次机会…若是觉得口述不得周全,可先笔录之…
斐蓁眨巴了两下眼,便是坐到了桌案之旁,先是默默思索了一下,然后拿起了笔写了一些什么,在写了一半的时候笔锋一顿,又是将先前写的那些划去,重新思索起来…
斐潜没有敦促斐蓁。
这问题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解决事,可以,解决人,也可以,更重要是的是通过这样的问题,展现出一个什么态度,而这个解决问题的态度又会新产生出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斐潜提问最为核心的东西。
过了片刻,斐蓁提交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些忐忑的在一旁看着。
斐潜微微扫了几眼。在纸张上方划去的那些字迹当中,大概是解决人的,而下面重新撰写的方向,则是解决事情的…
但是依旧是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毕竟斐潜考虑的是规则,而斐蓁考虑的是当前的案例。
大体上算是对了一半罢…斐潜缓缓的说道,这一题就留在这里,你可以每个月都来看一遍,再自行衡量一二…
第二个问题…当一个新的政令出来的时候,肯定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斐潜放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看着斐蓁,而且每个人都会说真话,也会说谎话,亦或是半真半假的话,如果说你发现有人在称赞,这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有人在否定,又是真话还是假话,对,我问的是你要怎么判断?
第三个问题…斐潜仰着头,看着屏风上面的那些墨色的字,看着那些文字的一笔一划,如刀锋一般的撇捺,如黑血一般的凝而未流的点横,缓缓的说道,第三个问题就是问你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若是需要你发布政令的时候,你应该根据什么来做?
好好想想罢,都想好了,便来寻某。斐潜站起身,摆了摆手,示意斐蓁不必行礼,往外走了两步,然后停了一下,说道,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灞桥那边的慈幼局去看看…
说完,斐潜便是走出了后堂。
站在后堂之外的黄旭微微躬身,向斐蓁致意,然后便是紧紧的跟在了斐潜身后,向前厅走了几步之后低声说道:主公,前院方才有军情传至…
斐潜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
汉中紧急军情…庞统在前厅当中,见到了斐潜,便是迎了上来,从子午谷而来…
子午谷?斐潜才坐了下来,听闻了便是微微皱了皱眉,一个名字跳了出来,魏文长?
庞统点头,然后将军情奉上。
因为信鸽大多数都是单程的,并且汉中断绝了一段时间的交通的原因,川蜀之中能用的信鸽数目并不多了,因此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快速的传递到了关中来,就像是这一次的子午谷,魏延突破了子午谷封锁之后,派遣了兵卒前来关中…
这个魏文长…斐潜摇头笑了笑,他倒是对某颇有信心…
魏延表示他已经打到了汉中,并且会尽量的牵扯张则的军事力量,然后请斐潜尽快的派遣兵卒通过子午谷,届时合击之下,便是可以一举震慑汉中地方,瓦解张则力量,甚至可以兵进南郑,困敌于城下。
若是某未有准备…斐潜屈起一根手指,弹了弹军报,说不得还被魏文长给难住了…
兵阵开拨,可不是像游戏当中鼠标点一点即可,若是斐潜没有事先就准备好了一些兵卒和物资,而是等魏延的情报来了之后再进行调配,先不说能不能集结征调,单说这个耗费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战争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传令!斐潜下达了号令,着长安南营,调山地兵一千,即刻进军汉中!着传令陇西,令张文远兵进阳平关!
汉中。在山川沟壑之中有一个不甚惹眼的村寨之中,魏延笑呵呵的拍着原本村寨的村长,放心,只要你好好的配合我,就算是你拥护骠骑有功,到时肯定重重有赏!魏延攻占村寨很是突然,村寨之中自然也没有什么还手的力量,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延已经完成了占领。
当然这是汉人村寨,魏延也自然没有一上来就动刀子,而是让村长配合自己行动,当然如果有人不听劝,轻举妄动,魏延也不会客气。只不过这村寨之中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见到了兵卒更是慌乱无比,哆哆嗦嗦的只懂得跪地祈求,也不敢有什么反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