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6章破镜难圆,阴阳历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跳。  

黄旭也看到了,说道:主公,要不…  

斐潜摆了摆手,既然已经到了山下,也不急于一时。回去再说。  

骊山之下,早有阚泽等候一旁。  

斐潜来这里,自然是有些事情。  

什么叫做癫狂入迷,斐潜在见到了徐岳的时候,也就明白了。  

徐岳披头散发浑身上下狼狈不堪的样子,根本一点高人雅士的姿态都没有,衣袍散乱,撅着屁股在盯着土圭刻度看,浑然不知道斐潜已经走到了身边。  

黄旭皱了皱眉,刚想要上前,却被斐潜拦了下来。  

斐潜看着徐岳全神贯注浑然忘记一切的样子,便干脆往后站了站,示意不要去打搅到徐岳等人。  

一个民族,有人盯着脚下,也要有人仰望星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对于华夏早期的人来说,仰望星空,基本上是为了对于日、月、星轮回变换进行相对比较基础的探索。  

基础,但是不代表原始。  

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比较缺失的,自然也比较难以将日月星和牲畜建立什么联系。而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因为本身对于气候天时的格外关注,所以如何根据时间确定时节,以及相关一系列的农业活动指南,比如温度、水流、日月升降等等,就成为了农业耕作的命脉。  

在这个过程中,又因为月球距地较近,变化周期非常明显,所以几乎所有古老文化的农耕民族,如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等,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种以月相的规律变化而制定的历法,即太阴历。  

斐潜一直来,也以为华夏古代都是阴历,也就是以月亮为基准的历法,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作为唯一延续后世的古老文明,汉民族的历法在千年的日月轮转下也经住了时间的检验。后世所使用的的汉历,据传于夏代所创,故称为夏历,直至近现代才改称为农历。因为月亮和太阳并不同步,再加上古代人测量的手段并不多么精准,所以常常会产生一些较大的偏差,为了弥补这样的问题,所以就并入了阳历的概念,也就是根据太阳的温度变化的历法。所以准确来说,后世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为了提高耕作准确度以适农时的以月相变化为基础,夹杂了阳历的一些内容的阴阳合历。  

而汉代,则是这些历法的开端,甚至包括绵延千年,到了后世还在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  

不对啊…徐岳皱着眉头,目光死死的钉在土圭上,然后又抓起一旁的木牍之上的记录进行着核算,不对啊…怎么会不对了呢…不对啊…  

斐潜微微的叹了口气。  

徐师兄…斐潜轻声唤道。  

徐岳宛如未闻,只是捏着木牍,整个人都有些发抖,喃喃的念叨着,不对啊…为什么不对啊…怎么能不对啊…  

在斐潜一旁的阚泽忧心忡忡的说道:主公,师父他三天没好好休息了,这…这样下去…  

有吃东西么?斐潜问道。  

吃倒是有…但是不多…阚泽说道,送到他嘴边的,有时候就会咬一口,喝一点,但是没坐下来好好吃过…  

斐潜皱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张有弛,方为正道,如此损耗,却不休息,恐怕是不妙…  

主公,这是暂时迷了心窍,黄旭说道,军中也是常有之事,下了战阵之后,便是混沌不清,令其昏睡一阵,也就多半好了。  

斐潜点了点头,不妨试试。  

黄旭拱手,正要晃着膀子上前敲昏徐岳,却被一旁的阚泽拦住。主公,主公!手下留情啊…这方法我等也是知晓,可是不敢动啊…万一伤了心智,这…  

斐潜看了看阚泽,怎么有些感觉阚泽对待徐岳的态度,比对待自己似乎还要更好一些?  

不过阚泽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徐岳不是兵校武将,真的敲出一个脑震荡来,也是不美。  

来人,去百医馆,熬煮些宁神汤药送来!速去速回!  

一旁兵卒应答一声,急奔而去。  

中医当中有不少的养生方子,虽说未必有西医的镇静效果,但是优势就是副作用较小,更何况当下也就只能是用这个办法了。  

日头偏移。  

不对啊…改正朔者,正谓年始…徐岳还在念念叨叨,而下近望…日在东,月在西,没错啊…可是为何不对呢?  

斐潜转头问阚泽,知道徐师兄在算什么?  

阚泽回禀道:师父说二十四节皆有差…与日月出入极大,故需重新推演…  

斐潜点头。  

明白了。  

小冰河的到来,不仅是搞疯了农夫,也搞疯了历法学者。  

阴历,以一个月相周期的朔望月变化,规定了一个月的长短为天。因为大汉三四百年间,华夏整体气温都还算是比较温暖的,所以最早的阴历是用月相计算农作物成熟周期,即规定一年为12个望朔周期,称为年,年者,谷熟也,以此阴历指导农业耕作和相对应的二十四节气,大体上问题不大。  

但是毕竟阴阳历是有时差的,所以斐潜的师父刘洪,之前重新制定历法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随着时间的推移,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别就越来越明显,而眼下,就更加的凸显了。  

这也是斐潜重视历法,并让徐岳开始推行新的历法的原因。  

一个不能准确指导治下民夫及时耕作,甚至是出现了重大的历法偏差的统治者,无论如何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