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5章仲达惊雷破壁日,枭雄饮鸩断腕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错。  

冀州可以丢,甚至是早就计划着要舍弃,要让冀州士族子弟死伤一波。曹操早就批复好的抓捕名单,其中大多数都和冀州士族相关联,只要冀州士族子弟开始拜倒在骠骑大将军的战裙之下,曹操这里立刻就会开始行动,直接抓一波,肥一波,也是为了最后的决战计划好的储备粮。  

可是许县的南大门,不能丢!  

颍阳颍阴一线,就是颍川最后的底裤,绝对不能破!  

给程昱的传令兵急急而去,曹操反而像是卸下了一个累赘的包袱。他此刻的心神,已被司马懿突袭伊阙线,再破军堡的惊雷,以及荀彧推断出的那个庞大陷阱所占据!  

如果说,骠骑真的想要过武关,斩曹仁,占荆襄,那还真是大麻烦!  

虽然说骠骑军这么做,同样也是麻烦,不过相比较来说,还是曹操更头疼一些!  

骠骑的麻烦,不过是山道难行,不管是从武关走,还是走伊阙关,还是干脆走太谷关,都是山道,都是弯曲起伏,蜿蜒不定,都是漫长的补给线,容易被渗透,却不好防守。  

曹操之前派遣小分队在这些关口山道上活动,不是为了真的摸进河洛打击斐潜粮道,而是展示出一种威胁性,逼迫斐潜更倾向于选择走北线,也就是大河以北的方向…  

可是万万没想到,司马懿竟然这么勇?  

司马…仲达…  

曹操咬着牙。  

他从未如此痛恨一个人。  

即便是当年袁绍陈琳,亦或是张邈边让,都是在他心中如涟漪一般,散去了也就散了,即便是当下的斐潜,在曹操心中也更多的是对手,是心心相惜的天下英杰,但是唯独这个司马懿…  

先前在河东坏了夏侯渊,等于是直接破坏了大半曹操对于河东的战略,现在又二次攻下了军堡,眼瞅着又要威胁到曹操荆襄汝南线侧翼…  

骠骑手下,为何能人如期多?!  

尤其是和程昱曹義一对比…  

曹操真是一股郁闷之气,不知道要往哪里吐!  

曹操的基本盘都在南线!  

而且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万一被这司马懿真的勾连到了荆襄,那么原本在属于曹操的豫州颍川版图之下的隐患,说不得也会随之而被引爆出来!  

曹操再吸了一口河南胡辣汤,目光在中军大帐之内的众人身影上流转。  

一股深沉的疲惫感涌上曹操的心头。  

天子!  

士族!  

泰山军!  

青州兵!  

荆州降人!  

如此等等…  

各自不同的利益交错在一起,扭动着,缠绕在他身上,宛如毒蛇在他的座位桌案之下,也潜藏在他的脑海里面,时时刻刻,嘶嘶作响。  

皇宫大殿当中的那位日益沉默的刘协,那看似恭顺实则深藏怨怼的眼睛,仿佛正透过数百里的距离冷冷地注视着他。  

任何一次大败,任何一次权威的动摇,都可能成为那些仍心怀汉室的旧臣,甚至包括曹操身边某些臣子,拥立天子发难的契机!  

许县,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而士族…  

冀州么,袁绍虽亡,其庞大的士族根基和潜藏的怨恨从未消散。那些阳奉阴违的豪强们,此刻恐怕正屏息凝神,等着看他曹操的笑话,等着骠骑的刀锋砍得再深一些,他们好跳出来顺应天命,在背后捅上致命一刀!  

而豫州颍川…  

曹操的目光在荀彧身上落了一下,便是转到了远方。  

还有他现在掌握的青州兵,以及桀骜难驯的泰山军…  

名为臣属,实为割据,听宣不听调,拥兵自重。平日里尚可羁縻,一旦豫州腹地告急,他们的忠诚恐怕比绢布都还薄三分!  

到时候若是调兵前来,多半是明面上勤王的忠臣,实际上是趁火打劫的财狼!  

当然,因为大汉信息系统效率低下,以及曹军主要的注意力都在关中方向的原因,此刻曹操并不知道,泰山军实际上已经开始趁火打劫了…  

还有青州兵…  

曹操为什么要亲自带领这青州兵?  

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些青州兵军纪散漫,只认曹氏亲族和金银赏赐,对朝廷法度嗤之以鼻,就像是在笼中的凶兽,如果不严加看管,它可不管咬下的血肉,究竟是冀州士族还是豫州士族的!  

而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曹操和青州兵,实际上都是被抛弃的…  

贼、阉。  

多天生地设的一对。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曹操也不可能放心让其他人,在没有他监管的情况下,统领青州兵。  

还有一个隐患,就是那些归附的荆州士族…  

蔡瑁、蒯越之辈,脸上堆着笑,眼底却藏着疏离。  

这些荆州士族的归顺,曹操自己也明白,多半是迫于形势,而非心悦诚服。  

曹操强大,那么曹氏就是他们暂时的避风港,而一旦这港湾出现裂痕,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毫不犹豫地寻找下一个靠山,下一个的港湾,甚至还会反戈一击,在曹氏这里放把火!  

曹操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翻腾的郁结和压力都挤压出去。  

帐内死寂,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压力,那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挫败感,更是一个庞大帝国缔造者面对根基动摇时,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孤绝。  

曹操他重新看向了荀彧,眼神复杂至极。  

这位是他最倚重的谋臣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