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苏璟,此事就交给你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致整个朝廷系统,文官的数量会逐渐碾压武将。这一点,陛下应该能想明白吧。”  

科举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创举,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无非是看站在谁的角度上了。  

朱元璋沉默了,苏璟所说的事情,已经如此的清晰,不容他想不明白。  

苏璟端起茶壶,但又放下了。  

这茶水可不能再喝了,不然又得去上厕所了。  

内院小亭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一阵风吹过,有树叶掉落,飘飘洒洒的落在了院子里。  

“苏璟,即便如此,只要皇帝有御下之术,总不至于让那些臣子翻了天吧。”  

朱元璋冷漠的声音响起。  

苏璟点头道:“那是当然。”  

关于大明御下之术最厉害的皇帝,其实还不是朱元璋。  

得是那个修道皇帝嘉靖。  

在位几十年,只管修道,却也把朝堂平衡之术玩弄的非常好。  

只不过,嘉靖皇帝,肯定不会是老朱想要的继承人模样。  

“陛下,这天下数百年之王朝,不可能每一代皇帝都是明君,唐朝宋朝皆是如此。”  

苏璟淡淡道:“唐太宗李世民何等雄才大略,他又何曾想过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能昏庸成那样。宋太祖赵匡乃是开国之君,他也不会想到,宋朝的昏庸之君那么多,甚至还有宋高宗赵构那等贪生怕死的皇帝。”  

“大明如今草创,陛下自然是雄才大略,太子亦是文武双全,腹中韬略。但之后呢?皇位更迭,总会有新的皇帝上位。”  

“李世民和赵匡,他们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后继皇帝都英明无比吗?但他们做到了吗?”  

身为开国皇帝,想要自己开创的王朝千秋万世,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了,苏璟也理解。  

不过想是一码事,做又是另一码事了。  

朱元璋面色明显难看了起来,但终究还是克制住了。  

没办法,苏璟说的的确是有道理的。  

无谓的辩解,只会更加显出软弱。  

“陛下。”  

苏璟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无论是什么都有大量的空缺。”  

“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官职,全都可以任由陛下去安排,去赏赐。”  

“但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土地和官职空缺,终究会被全部的填满。”  

“到了那时候,作为最强大的上升渠道,科举,便会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  

“读书人会抱团,会有师徒传承,甚至是联姻构成血脉联系,世家便会形成。”  

“普通百姓越发的难以出头,所有的资源都掌控在勋贵和世家手里,一旦大明的皇帝稍弱,那他们立马会变得强势起来。”  

“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对于大明的强大,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读书人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又怎么会任由武将出头?”  

“人都自私的,读书人巴不得这大明朝堂上下全是自己人,若是此时皇帝说要去打仗,陛下觉得文官会不会劝阻?毕竟只要打仗了,那就意味着武将出头的日子到了。”  

“而且,大明国力强盛,势必是不断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这段发展的期间,百姓肯定也会生活的无比开心舒适。若是此时皇帝要打仗,百姓又得勒紧裤腰带,陛下觉得百姓会支持吗?”  

苏璟原本想要继续说点什么,但想想还是闭嘴了。  

因为朱元璋的脸色,已经越发的难看了。  

“此时若是不出兵,日后必成大明之患,咱不信满朝上下,没一个人看得清吧。”  

老朱似乎是心有不甘道。  

他说的此时,自然不是现在,而是苏璟所说的大明国力之巅峰。  

苏璟摇头道:“陛下,这压根不是看不看得清的问题。”  

朱元璋当即道:“那你倒是说啊!这是为什么?”  

苏璟淡淡道:“陛下,元人灭宋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人投降呢?为什么许多世家都开门迎元呢?”  

“说到底,他们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本就不在一处,宋朝灭了,他们依旧可以维持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可以因为自己投降的早,获得更多的利益。”  

“说到底,天下换一个皇帝,对他们影响并不大。”  

苏璟终究还是把话说明白了。  

朱元璋听着苏璟的话,坐在凳子上差点向后仰了过去。  

因为听懂了,所以才越发的感觉到无奈。  

“既受皇恩,他们安敢如此!”  

老朱怒目吼道,声音十分的酷烈。  

就连外面等候着的李管家都听到了,直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自家的主子,到底和天子在说什么?竟然会有这般的动静。  

“陛下,消消气。这些事情即便发生,那也是后世的事了,为后世之事发火,属实没必要。”  

苏璟赶忙倒了一杯茶,送到了老朱的面前。  

朱元璋接过茶水,和苏璟说了许久,他也是有点渴了。  

一杯茶下肚,老朱的火气消失了不少。  

“苏璟,难道这事就没有办法吗?”  

老朱再度看向了苏璟,期盼着苏璟能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北虏的问题了。  

苏璟摇头道:“陛下,这历史的前车之鉴可太多了,这就是自然规律,没办法的。”  

“我的建议是,陛下看开点,太阳东升西落,花儿绽放凋零,人会生老病死,王朝亦有兴盛衰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