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姓和朱家(2/3)
清楚。
只不过从前的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他只是想做一个富家翁,过点平凡而富足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算计,也没有那么的争斗。
只不过,现在一切的发展,已经注定不可能让他过上这样的生活了。
“算了算了,不想了,睡觉吧,一天天的,累死了。”
苏璟摇了摇头,直接闭眼开睡。
这一觉,直接就睡到了傍晚。
苏璟再度打开房门,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发现朱棣正在劈柴。
院内的一切也都打扫的井然有序,朱棣的身旁更是有着一摞已经劈好的柴火。
显然,朱棣在苏璟睡觉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院子里干着活。
“先生,您醒了。”
朱棣看见苏璟出来,立刻起身行礼道。
苏璟点点头道:“燕王,差不多就行了,觉得自己做错了,也不应该是用这种方式来弥补。”
“你的父皇应该教过你吧,有些做错了不要紧,但不能一直沉浸在错误的自责中。”
朱棣的心思,还是比较容易就能看出来的。
“先生,学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朱棣朝着苏璟说道,脸上的神色,有些慌张。
他的二哥三哥,在苏璟这里都是相当的愉快,也学到了许多。
怎么到了自己,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若是搞不明白自己到底如何惹怒了苏璟,可能父皇就再也不会允许他来向苏璟求教了。
苏璟摇头道:“不,燕王,你没错,只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是我的错。”
这话可把朱棣给吓坏了,立刻来到苏璟的面前道:“先生,学生惶恐,还请先生明示,学生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苏璟错了?
这话要是传回皇宫,朱棣想象不出来自己会遭到朱元璋怎样的问责。
苏璟看着面前的朱棣,无奈道:“我只是产生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而燕王你击碎了我的幻想,这一切真的与你无关,不必再自责了。”
“若是你真的想明白的知道一个理由的话,那便是我想要站在百姓这边,而你是朱家人,只会站在朱家这边。”
百姓和朱家。
苏璟算是已经清楚明白的将自己的态度表露了,他也没那么在乎朱棣会不会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有些事情,只要内心有了决定,苏璟便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朱棣愣在原地,他听懂了苏璟的话,但又不是很懂。
百姓和朱家。
在现在的朱棣看来,这不是一体的吗?
自己的父皇一直教导自己的,不正是保卫大明,捍卫大明,要让大明的百姓安居乐业吗?
对于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朱家,难道和百姓还能不在一边吗?
“行了,干了这么多活,也该累了吧,咱们出去吃饭吧。”
苏璟打断了朱棣的思考,睡了一觉,他肚子也饿了。
朱棣自然没有拒绝,两人很快来到了街道上。
傍晚时分,溧水县的烟火气还是相当充足的。
古人都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出日落是一个时间上的标志,而真正的开始和结束,就不得不说到吃饭了。
早饭吃完开始一天的活计,一天的活计结束,就该吃晚饭了。
溧水县清晨,最活跃的是小吃的摊贩,而到了晚上,那就是各个饭馆子了。
毕竟,古人大部分的劳作,都是体力活,晚上对于食物的需求更大。
苏璟和朱棣两人,也没去金陵饭店,而是来到了沙县小吃。
随意选了个位置坐下,听着周围的食客们聊着天,这等喧闹的场景,虽说没有金陵饭店包间内的清净,但也不会让人生厌。
“燕王,我就给你点份一样的豚脚饭了。”
苏璟也不知道朱棣吃啥,直接就给点了两份猪脚饭。
反正朱棣不挑食这事,苏璟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
“是,先生。”
朱棣点点头,正襟危坐的样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和朱标不同,要让朱棣现在就自然的融入到这喧闹平凡的饭馆内,还是有点难度的。
很快,猪脚饭便上桌了,主打快餐的沙县小吃,吃这种素食套餐,速度肯定是极快的。
“吃吧。”
苏璟拿出筷子,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猪脚饭这东西,虽然看着有些油腻,但吃起来却是非常的下饭。
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更是可以补充油脂,十分的优秀。
没错,油脂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是不需要的不好的东西。
但对于明朝的百姓来说,油脂便等同于营养的来源。
两人正吃饭间,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直接坐在对面。
“苏公子,巧啊!”
刘半仙一脸笑呵呵的看向苏璟道。
苏璟看了一眼刘半仙笑道:“怎么,我记得你不是带着大饼吃的么?”
听到这话,刘半仙的脸皮微跳,但还是笑容依旧:“这不是瞧见苏公子了么,自然要过来打个招呼。”
此时小二见到客人来,也是亲切的招呼道:“客人,需要点什么?”
刘半仙直接道:“我也要一份豚脚饭。”
“好嘞。”
小二点点头。
刘半仙又加了一句:“我和苏公子一起的啊!”
这饭蹭的,那是相当的自然
只不过从前的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他只是想做一个富家翁,过点平凡而富足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算计,也没有那么的争斗。
只不过,现在一切的发展,已经注定不可能让他过上这样的生活了。
“算了算了,不想了,睡觉吧,一天天的,累死了。”
苏璟摇了摇头,直接闭眼开睡。
这一觉,直接就睡到了傍晚。
苏璟再度打开房门,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发现朱棣正在劈柴。
院内的一切也都打扫的井然有序,朱棣的身旁更是有着一摞已经劈好的柴火。
显然,朱棣在苏璟睡觉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院子里干着活。
“先生,您醒了。”
朱棣看见苏璟出来,立刻起身行礼道。
苏璟点点头道:“燕王,差不多就行了,觉得自己做错了,也不应该是用这种方式来弥补。”
“你的父皇应该教过你吧,有些做错了不要紧,但不能一直沉浸在错误的自责中。”
朱棣的心思,还是比较容易就能看出来的。
“先生,学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朱棣朝着苏璟说道,脸上的神色,有些慌张。
他的二哥三哥,在苏璟这里都是相当的愉快,也学到了许多。
怎么到了自己,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若是搞不明白自己到底如何惹怒了苏璟,可能父皇就再也不会允许他来向苏璟求教了。
苏璟摇头道:“不,燕王,你没错,只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是我的错。”
这话可把朱棣给吓坏了,立刻来到苏璟的面前道:“先生,学生惶恐,还请先生明示,学生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苏璟错了?
这话要是传回皇宫,朱棣想象不出来自己会遭到朱元璋怎样的问责。
苏璟看着面前的朱棣,无奈道:“我只是产生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而燕王你击碎了我的幻想,这一切真的与你无关,不必再自责了。”
“若是你真的想明白的知道一个理由的话,那便是我想要站在百姓这边,而你是朱家人,只会站在朱家这边。”
百姓和朱家。
苏璟算是已经清楚明白的将自己的态度表露了,他也没那么在乎朱棣会不会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有些事情,只要内心有了决定,苏璟便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朱棣愣在原地,他听懂了苏璟的话,但又不是很懂。
百姓和朱家。
在现在的朱棣看来,这不是一体的吗?
自己的父皇一直教导自己的,不正是保卫大明,捍卫大明,要让大明的百姓安居乐业吗?
对于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朱家,难道和百姓还能不在一边吗?
“行了,干了这么多活,也该累了吧,咱们出去吃饭吧。”
苏璟打断了朱棣的思考,睡了一觉,他肚子也饿了。
朱棣自然没有拒绝,两人很快来到了街道上。
傍晚时分,溧水县的烟火气还是相当充足的。
古人都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出日落是一个时间上的标志,而真正的开始和结束,就不得不说到吃饭了。
早饭吃完开始一天的活计,一天的活计结束,就该吃晚饭了。
溧水县清晨,最活跃的是小吃的摊贩,而到了晚上,那就是各个饭馆子了。
毕竟,古人大部分的劳作,都是体力活,晚上对于食物的需求更大。
苏璟和朱棣两人,也没去金陵饭店,而是来到了沙县小吃。
随意选了个位置坐下,听着周围的食客们聊着天,这等喧闹的场景,虽说没有金陵饭店包间内的清净,但也不会让人生厌。
“燕王,我就给你点份一样的豚脚饭了。”
苏璟也不知道朱棣吃啥,直接就给点了两份猪脚饭。
反正朱棣不挑食这事,苏璟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
“是,先生。”
朱棣点点头,正襟危坐的样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和朱标不同,要让朱棣现在就自然的融入到这喧闹平凡的饭馆内,还是有点难度的。
很快,猪脚饭便上桌了,主打快餐的沙县小吃,吃这种素食套餐,速度肯定是极快的。
“吃吧。”
苏璟拿出筷子,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猪脚饭这东西,虽然看着有些油腻,但吃起来却是非常的下饭。
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更是可以补充油脂,十分的优秀。
没错,油脂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是不需要的不好的东西。
但对于明朝的百姓来说,油脂便等同于营养的来源。
两人正吃饭间,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直接坐在对面。
“苏公子,巧啊!”
刘半仙一脸笑呵呵的看向苏璟道。
苏璟看了一眼刘半仙笑道:“怎么,我记得你不是带着大饼吃的么?”
听到这话,刘半仙的脸皮微跳,但还是笑容依旧:“这不是瞧见苏公子了么,自然要过来打个招呼。”
此时小二见到客人来,也是亲切的招呼道:“客人,需要点什么?”
刘半仙直接道:“我也要一份豚脚饭。”
“好嘞。”
小二点点头。
刘半仙又加了一句:“我和苏公子一起的啊!”
这饭蹭的,那是相当的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