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形脑补,最为致命(2/3)
朱元璋淡淡说道。
果然有考校!
监生们心里都很振奋,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在朱元璋的考校中获得一个好成绩。
虽然这不是科举考试,但能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一下,不一定会比科举中榜差。
“宋濂,你可还记得苏璟和你打的赌?”
朱元璋转头看向宋濂问道。
宋濂愣了一下,仔细的回忆起来,毕竟年纪大了,又有诸多事务,一时间还真没想起来。
“老臣…老臣…”
宋濂有些着急,被老朱问话自己却记不起来,这就有些尴尬了。
不过朱元璋显然也没在意,说道:“把东西抬上来。”
很快,三筐稻谷就被抬到了一众监生的面前。
“现在该想起来了吧。”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向宋濂道。
宋濂立刻道:“回陛下的话,老臣想起来了。”
朱元璋说道:“原本该是在秋闱的时候让你们的赌局兑现的,现在咱提早了一些,宋濂你觉得你和苏璟谁会赢?”
宋濂看了看三筐稻谷,又看了看那些监生,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肯定是想自己赢的,以证明读书人不是只会死读书。
但这些监生的样子,实在是不像能通过朱元璋的考校。
“看来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朱元璋没有继续追问,转而看向一众不明所以的监生道:“这不是殿试,所以不会考四书五经,也不会考朝政大事,更不需要说什么治国良策。”
“今年咱要考校你们的,就是这三框稻谷,看看你们能不能区分这三筐稻谷的优劣、分量和产地。”
此言一出,监生们立刻大眼瞪小眼了。
这算是什么考校?
稻谷这不是农民应该知道的东西,和他们这些将来要成为大明臣子的读书人有什么关系?
监生们大眼瞪小眼,左右看着身旁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表情。
因为皇帝朱元璋就在眼前,也没什么人敢交头接耳,最多来点眼神交流。
一时间,整个国子监内都安静异常。
没人敢出面回答,就连试试的都没有。
毕竟全都是不事五谷的读书人,家境优渥,哪里知道稻谷里的这些道道。
宋濂看着这些监生们,那也是摇头轻叹,没有一点办法。
国子监的官员们同样是紧张不已,这样的考校,就算是他们,那也不知道啊!
“怎么?连一个知道的都没有吗?”
朱元璋目光冰冷,扫过一众监生,语气十分的淡漠。
没人敢回答。
老朱的目光到谁谁就低下了头,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朱元璋也没继续训斥,只是走到了一筐稻谷前,伸手抓起一把道:“这些稻谷颗粒饱满,乃是产自扬州的,分量十足。”
接着他又走到第二筐稻谷前,同样抓起一把搓了搓道:“这是来自太仓的粮食,分量也充足,只是比扬州的差了不少,嗯?”
朱元璋眉头一蹙,伸手往下面掏了掏,然后脸色变得极其凝重道:“竟然还有发霉的迹象,太仓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
老朱真是没想到,自己心念一起,想要考校一下监生,却发现了这太仓粮食的储存问题。
太仓可是京城专门储粮的地方,这都没保管好,问题大了!
宋濂听到这话,脸色也变了。
他知道,恐怕又有人要人头落地了。
那些个监生们早就被吓傻了,因为老朱叱骂的时候,那可是带着杀意的。
哪怕不是针对他们的,也是相当的恐怖。
朱元璋又走到第三筐粮食前,查看了一下道:“这筐里的粮食来自军仓,稻谷分量不足,空壳也多,问题很大啊!”
此时的老朱,面色已经是阴翳不已。
太仓的粮食还只是保管有些问题,其他方面问题不大。
但这军仓的粮食,纯粹就是质量不过关了。
粮食的重要性有多大,朱元璋那是清楚的很,现在粮食出问题,老朱很愤怒。
“陛下圣明!”
此事一名监生跪下高呼道。
“陛下圣明!”
其他的监生也有样学样,全都跪下喊道。
没办法,他们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想要减少一些朱元璋的怒火了。
朱元璋冷眼扫过这些监生,并未说什么,而是转头对着宋濂道:“宋濂,你自己看着办。”
说完,老朱直接拂袖而去。
这可把宋濂还有跪一地的监生们给搞的有些懵圈了,这算什么?
看着办?是怎么办?
宋濂现在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但肯定不能啥也不做。
“真是气死咱了,太仓和军仓的官员!吃着咱的皇粮,干的都是这些事!”
奉先殿内,老朱怒火冲天,显然是对于今天的事情很生气。
本来只是一件考校的小事,老朱对这些监生的水平也有心理准备。
没想到,竟然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父皇。”
就在这时,朱标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说道:“老大,你来的正好,此事你给咱查清楚,这太仓和军仓,不,是所有的粮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群家伙,实在是太过胆大了!”
“是,父皇。”
朱标先应了下来,然后问道:“父皇,这太仓和军仓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随即将情况给朱标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