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论功行赏,够不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倾向。  

毕竟,淮西集团那是跟着朱元璋从起义之初就在身边的,很多人也与朱元璋的关系莫逆,有这种倾向那是正常的。  

但身为皇帝,私情是一方面,朝局的平衡又是另一方面。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可不是说着玩笑的。  

崔亮建议子、男两等,震惊的群臣稍稍松了口气,苏璟的功劳不小,又有着朱元璋的强力助推,就封个后两等的,也就可以了。  

崔亮还是很懂分寸的,这两等的封爵,是群臣可以接受的范围。  

“子、男两等么,崔尚书,若是朕想封苏璟为伯呢?”  

朱元璋再度开口,又是一声石破天惊。  

别看是第三等,但刘伯温封的那就是诚意伯。  

非淮西集团的成员,能封到伯,那绝对是相当高的封爵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苏璟被朱元璋推出来,就是为了当下一个“刘伯温”。  

但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群臣愣住,神色各异,变化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都非常的震惊,除了常遇春。  

“崔尚书,朕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再度朝着崔亮问道。  

这已经是相当明显的暗示了,皇帝亲自询问,那就是给压力了。  

正常的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此刻不少大臣,都在希望崔亮不要选择聪明人的回答。  

有人顶在前面,总好过自己冲锋不是。  

崔亮脸色如常,看向朱元璋说道:“臣以为不合适。”  

不合适!  

掷地有声!  

随着崔亮的回答,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崔亮说了,那他们就不着急说了。  

不过,对于崔亮的行为,他们依旧认为很蠢。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皇帝,群臣面前,如此不给面子,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崔亮身后,站着的是礼部侍郎世家宝,他低着头,心里满是担忧。  

但世家宝知道崔亮为什么要忤逆朱元璋,那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坚守。  

礼,乃自古儒学之正统。  

总不能天子一句话,就改变礼制吧。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书,你说不合适,那到底是怎么个不合适法呢?”  

看起来朱元璋好像并没有生气,一切都很平静。  

但在这大殿之内的大臣都知道,这样的朱元璋,才是最可怕的。  

崔亮毫无惧色,回答道:“回禀陛下,苏璟青州府之功的确不小,但与诚意伯相比如何?若是封伯,诚意伯又当何处?”  

刘伯温直接被拉出来当成了标杆。  

刘伯温这样的都只能封伯,这随随便便来个苏璟就封伯了,那不是开玩笑么。  

虽然用刘伯温有些不讲道理了,但这都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封爵,得认。  

“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笑出了声,这可让群臣的心里提了上来。  

这笑代表什么呢?  

难不成要发火了?  

还是说,崔亮要倒霉了?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书,你的意思是,苏璟的功劳不够,所以不足以封伯是吧。”  

“正当如此!陛下。”  

崔亮坚定的回答道。  

“好!”  

朱元璋喊了一声,说道:“那今日,朕就与你们好好论一论苏璟的功劳,论功行赏,方能服众。”  

朱元璋话音刚落,太子朱标便从侧边缓缓的走了出来。  

“标儿,你来说说,苏璟都做了哪些有益大明的功劳之事。”  

朱元璋淡淡道。  

显然,这些都是朱元璋早有预料的情况。  

崔亮的反驳,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群臣登时感觉到了不对劲,朱元璋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刚才的事,可能就是为了铺垫这个呢。  

给苏璟论功!  

这才是重头戏。  

“是,父皇。”  

朱标朝着朱元璋微微点头,然后面向下面的群臣,没有丝毫的胆怯。  

早在大本堂,朱标便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朝堂,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并不少见。  

“崔尚书,苏师曾培育出土豆红薯,可做主粮,只等今年分发到了各地农户手中,预计可以增收粮食,约两倍,此事,功劳有多大?”  

朱标朝着崔亮说道。  

这一开头,便是土豆红薯。  

民以食为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农业为主,粮食的增产,那可是重中之重。  

两倍的粮食增产,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存在了。  

这还是因为去年培育的种子数量,并不能够将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里,否则的话,还会更多。  

当然了,作为主粮,土豆红薯肯定是没有水稻和小麦来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够了,大明朝可没有发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红薯一事,其实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开始是马皇后在宫内种植,后来农学院建立,便一直由农学院负责培育种子的事宜。  

如此高产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会掉以轻心的。  

但,此事的源头是苏璟,知道的人,却是不多。  

如今朱标点明,自然是震惊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后说道:“回禀太子殿下,苏璟此举,有益大明,功劳甚大,能仍旧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粮食出产之后,方可定夺。”  

崔亮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没毛病。  

粮食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