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国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纸(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呀,就是这也要,那也要!”  

马皇后将磨好墨的砚台推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来,试试。”  

朱元璋速记拿起毛笔,直接蘸了蘸:“妹子,这话说的可不对,苏璟我是真心觉得这样挺好的。”  

说话间,朱元璋已经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他写的正是苏璟今天所说的东西,这些肯定是要全部记录下去,方便之后交给李善长和崔亮去执行的。  

“重八,这是刚才苏先生讲的内容吗?”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书写的内容,好奇的问道。  

朱元璋点头道:“没错,苏璟这小子,说的东西还挺有意思的。”  

现在想想苏璟刚才说的那些东西,朱元璋的嘴角也扬起了弧度。  

“苏先生说的,自当如此。”  

马皇后理所当然道。  

次日一早,阳光正好。  

“牛府”大院门前,苏璟的马车早就被牵了过来,车上又多了不少的东西,车架前沐英坐着,俨然一个车夫模样。  

苏璟和朱标两人站在府门前,与朱元璋和马皇后做着道别。  

“苏璟,希望你找到你想找的东西。”  

朱元璋朝着苏璟说道。  

“多谢了,大叔,走了。”  

苏璟笑着挥挥手,脸上是淡淡的笑容。  

“苏先生,麻烦伱了!”  

马皇后朝着苏璟躬身道。  

“夫人放心,我一定把牛懿安全的带回来。”  

苏璟点点头。  

在场也没有什么矫情的人,这更不是生离死别,告别也十分的简单。  

马车慢慢悠悠的出了应天府城门,北上朝着山东而去。  

朱元璋并未做什么目送的事情,而是直接返回了紫禁城,上早操!  

奉天殿上。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淡淡的扫视着下方的一众群臣。  

群臣颔首躬身,无比恭敬的站在奉天殿的左右两边。  

他们的心里也是相当好奇的,昨天朱元璋到底去哪了?  

中午人就不见了,然后一整个下午都没见人。  

这对于百官来说,是比较罕见的。  

“有事启奏吗?”  

朱元璋淡然开口道。  

“启禀陛下。”  

户部尚书杨思义缓步走出道:“陛下,农学院今年培育粮食,颇具成果,明年臣想扩大一些规模,望陛下批准。”  

农学院。  

朱元璋听到杨思义的话,倒是想起来了。  

这也是苏璟教导,然后朱标提议的东西。  

朱元璋忙的事情多,近来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杨思义,说说看,都有些什么成果?”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杨思义当即道:“回禀陛下,根据实验,我们找到了如何将水稻增产的办法,还能有效的预防一些减产的疾病,一旦推行下去之后,明年至少增产十之一二。”  

其实杨思义说的还是保守了。  

明朝初期的农业水平,其实也就那样。  

可能因为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都是延续着上古传来的耕作方式。  

除了工具稍稍有些进步之外,对于种植方法的改进,其实非常少。  

这农学院建立之后,只是在水肥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便立刻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只能说,儒学,真是将华夏的思想,一直固守在了原地。  

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导致了,即便只是做出些许的改变,也能有着相当大成效。  

“好!很好!”  

朱元璋大喜,说道:“朕准了,明年,不,今年就可以着手准备扩大规模的事情了,同时也要多多的吸纳农学方面的人才,争取做出更加的成效。”  

封建王朝,粮食永远是重中之重。  

杨思义的成绩,那是斐然的。  

其余的大臣们看着,那也是相当的羡慕。  

能被朱元璋这么夸的人,可不多。  

“谢陛下,臣定当竭力而为。”  

杨思义立刻朝着朱元璋跪下谢恩。  

这个户部尚书,虽然很累,但他干的很起劲。  

要说这户部其实也挺奇怪的,正常是主管户籍财政的部门,有关钱的事情都得经过户部。  

但因为封建社会,粮食就等同于钱,所以这农业上的事也得管。  

户部尚书还有许多别名,比如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杨思义多了农学院管理,其实是挺累的,但他动力十足!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周桢,这也是位重量级人物。  

六部尚书本身的含金量就不说了,这朱元璋即位以来,律法森严,每年抓捕审判的犯官相当的多。  

抓他们的人,就是刑部的人。  

周桢抓过的官员数量,比现在奉天殿内站着官员数量还要多上数倍。  

他在百官之中,有个“阎王”的外号。  

平素里,也少有人与之相交。  

周桢清楚,也乐的如此。  

身为刑部主事,掌管的是律法刑罚,本就应该是铁面无私,公正严明。  

孑然一身,才能让朱元璋不生猜疑。  

这能当上六部尚书位置的大佬,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  

“周桢,你有何事,说。”  

朱元璋简单明了的问道。  

周桢回答道:“启禀陛下,臣奏请扩建刑部大狱。”  

此言一出,在场的群臣脸色都是有些变化。  

刑部大狱扩建?  

这啥意思,意思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