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改税为租,谁说外族就不能用(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听到这句话,朱标的脸色微变。  

没错,苏璟说的是有道理的。  

“苏师,若是如此,那原本那些官绅地主的田地,又该怎么办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变成了租金,但还是要交钱粮的,不过就是个说法变了而已。  

实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那些既得利益的官绅地主,又岂会同意?  

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大用啊。  

苏璟看向朱标道:“接下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你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吧。”  

朱标点头道:“学生知道,这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将诸侯国长子继承的权力变成了长子、次子和三子共同继承,如此一来,诸侯国就被越分越小了,削弱他们的实力就很简单了。”  

苏璟笑道:“如果对这些地主的土地,也用推恩令的办法呢?让长子、次子和三子继承土地,同时规定这些土地的免租金年份,就以一代人为时间,作为对于功臣的奖赏,如此一来,第二代之后,这些田地便需要缴纳租金了。”  

苏璟这办法的核心,乍一看就是土地改革。  

土地皇帝私有化,所有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臣子和百姓有租用的权力。  

但在明代,这个封建社会的时代,正常的土改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呢,苏璟是将摊丁入亩,用了另外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来进行。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是大明刚开国。  

朱元璋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而不是那种王朝末期,皇帝已经被臣子裹挟了。  

朱标仔细品味着苏璟的方案,口中喃喃道:“规定土地继承的方式,将直接赐予土地改为免租多少年…”  

这个问题,其实朱标早就思考了很多次,现在听到苏璟的办法,他立刻感觉到了不一样。  

好像真的可行!  

“苏师,若是那些地主阶级不同意呢?”  

朱标再度看向苏璟询问道。  

苏璟瞄了一眼朱标道:“什么叫那些地主阶级,你不就是么,你身为长子肯定不愿意,但伱的弟弟们呢?你觉得他们会不愿意吗?”  

在苏璟的眼里,朱标代表的,正是地主阶级,还是长子,相当具备代表性。  

朱标立刻道:“苏师,学生说的不是长子不同意,而是地主阶级的当家人不同意呢,毕竟将土地由免税赋变成免租金,这其中的利弊他们肯定是知道的。”  

朱标这话已经是代入到地主阶级在思考了。  

事实上,在古代,一个家族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家族的实力始终都能维持住。  

若是不断的分家,那只会导致资源的分散,最终泯然。  

有点脑子的地主阶级当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牛懿啊,你怎么还没明白呢?你觉得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没有遭遇到阻力吗?”  

苏璟淡淡道:“如今的大明,天子最强,这样温和的手段对于手底下的臣子已经足够尊重了。”  

“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囚徒博弈吧,对于整个家族而言,自然是资源全部整合来的最佳。”  

“但对于个体而言,并不是如此,推恩令的核心就是拉拢了次子和三子这些群体,汉武帝的实力本身就很强大了,诸侯国没有对手,而他们自身内部又因为囚徒困境产生了分歧,如此一来,怎么能够阻挡汉武帝的推恩令呢?”  

“现如今的大明,也是这样的情况啊!”  

这一番话下来,朱标整个人脑袋都是嗡嗡的。  

此前,因为官绅一体纳粮之事,朱标曾经和朱元璋起过争执。  

最后的结果是朱元璋让朱标即位之后再处理这件事。  

到时候,任由他来进行操作。  

而摊丁入亩的事情,朱标压根就没敢和朱元璋说。  

毕竟官绅一体纳粮已经惹恼了朱元璋了,再来个摊丁入亩,怕是会更加的激怒朱元璋。  

但现在,听完苏璟的分析,朱标意识到,此刻才是最佳的时机。  

用这种类似推恩令的温和点的办法,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一点点完成这场变革。  

因为现在的朱元璋,比之当年的汉武帝更加强大,手下也没有什么诸侯。  

“学生懂了,多谢苏师教诲!”  

朱标朝着苏璟郑重一拜。  

看似是取消农业税,但其实是为了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  

免租年限一到,即便是官绅也需要缴纳租金。  

而租金又是根据田亩数量而来,田产越多,缴纳的租金便越多。  

土地兼并的事情不说全部杜绝,至少会遏制掉许多。  

苏璟看着朱标,蹙着眉头道:“怎么就感谢我的教诲了?我这教的可不是为你好,而是对你不好的事情。”  

这样的改革方案,直接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苏璟这个学生,明显是大户人家,也就是地主阶级。  

真要是执行了下去,那他的利益就会受损。  

苏璟能和朱标这么吹逼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朱标就是地主阶级的长子,自己扯的这些,朱标听听也就完了。  

毕竟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  

这种事,苏璟也十分的理解。  

“不,苏师所言,乃是为了天下万民,学生自然要谢过苏师。”  

朱标朝着苏璟再度鞠躬道。  

看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