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有何不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像没说一样,但其实也是挺有道理的。  

朱元璋的脸色有些失望,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不过他倒也没有去责怪李善长,毕竟苏璟预言的,是两百多年后的事情。  

不是每个人都是苏璟。  

“陛下。”  

李善长见状开口道:“臣以为,或许陛下可以问问苏璟,既然是他预言的,或许他会有办法解决。”  

谁提出的问题,那就找谁来解决。  

李善长这思路,很清晰。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摆摆手,神色变化并不大。  

这种事,他自己也知道,只不过他自己是不好问的,这会自己的儿子又和苏璟去登山了。  

这不是暂时没法传消息么!  

“是,陛下。”  

李善长转身就要离去。  

朱元璋却是又开口道:“善长,等等。”  

李善长立刻停下了脚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朱元璋说道:“之前那个产业链的事情,暂且搁置吧,此事仍需再议。”  

“臣知道了。”  

李善长点点头,面色如常般的离开了。  

刚出奉先殿,这李善长便蹙起了眉头。  

朱元璋今天找他说的这么些事,好像全是和苏璟有关的。  

苏璟在朱元璋的心里,地位已经是越来越高了。  

李善长隐隐有了危机感。  

东庐山,观音寺。  

苏璟和朱标两人终于到了。  

两人走走停停,花了快一个时辰。  

苏璟说了一路,身体倒没有很累,就是口很干。  

朱标听了一路,又想又跑的,相当疲乏。  

“苏师,我先去讨碗水喝。”  

虽然累,但朱标还是依旧做着自己这个徒弟该做的事情。  

苏璟点点头,倒也没拒绝。  

朱标随即迈入了庵内,而苏璟则是在外面欣赏起来。  

东路上他上辈子也来爬过,只不过现在和未来的东庐山,可谓是大不相同。  

尤其是这座观音寺。  

东庐山西麓观音寺,始建于元代,元代建筑风格明显。  

后来到了清朝咸丰年间便毁于战火了,之后见到的都是重建后的。  

庵内,朱标刚进去,才和主持讨了两碗水,正欲端出去的时候,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伯母。”  

朱标脱口而出道。  

刚刚祈福结束的蓝氏也是循声看去,十分惊讶,没想到在这能遇到太子朱标。  

她正想开口,朱标已经先一步说道:“侄儿与师同游到此,伯母勿见怪。”  

虽然是未来丈母娘,但朱标也不想自己的身份在这直接暴露。  

好在蓝氏并不是什么蠢笨妇人,立刻明白了过来,当即道:“是那位苏先生吗?”  

苏璟的名字,即便是蓝氏也是早有耳闻的。  

“是的,伯母。”  

朱标点点头道。  

蓝氏脸上露出些喜意,立刻问道:“侄儿可否引荐?”  

自己未来女婿的老师,名声颇大的苏璟到底是谁,蓝氏亦有些好奇。  

朱标还未回答,苏璟已然走了进来,笑道:“这有什么不行的,这位夫人,我就是苏璟。”  

爬个山能偶遇朱标的伯母,苏璟也觉得相当有缘。  

“苏先生,民妇有礼了。”  

蓝氏朝着苏璟微微躬身道。  

即便她贵为鄂国公之妻,但在太子老师面前,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听到蓝氏的话,朱标也松了口气。  

自己的未来丈母娘,很配合自己隐瞒身份。  

“苏师,请喝水。”  

朱标将一碗水递到了苏璟的面前。  

“我只是一个普通商人,算不得先生,夫人随意,喊我苏璟亦可。”  

苏璟笑着接过了水,说完便一饮而尽。  

这喝水的样子,不像是先生,而像是兵士。  

蓝氏看着苏璟的动作,脸上的好奇之色越发浓厚。  

这位苏先生,和传言中的,似乎又有许多不同。  

而观太子朱标的言行,对苏璟那是无比的尊崇。  

“苏先生若是不介意,一起用个斋饭如何。”  

蓝氏开口道。  

苏璟点点头道:“相逢即是缘,那就一起吧,反正牛懿也是你侄儿,我就不客气了。”  

有着朱标这层亲戚关系在,苏璟蹭饭蹭的毫无压力。  

蓝氏微笑道:“苏先生哪里的话,这是民妇的福气。”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