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朱标的任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陵饭店。  

朱元璋与刘伯温已然回来。  

从苏璟的口中得知了大明百年之事,朱元璋可没有心思继续跟着苏璟闲逛了。  

“陛下,老臣以为,苏璟所说之事,十分重要,当即刻回宫。”  

刘伯温十分认真严肃的说道。  

虽然他知道,这事其实是皇帝家的私事。  

但作为从龙之功臣,刘伯温可不希望大明三百年不到就没了。  

他也是有着流芳百世的想法的。  

朱元璋面色沉凝,似乎是在思索什么。  

片刻之后,他淡淡道:“立刻回宫,另外,苏璟这边盯好了,绝对不能让他离开溧水县!”  

..........  

苏氏布行之中。  

苏璟正在视察新式纺织机的成果。  

随着纺织女工的操作,丝线以飞快的速度不断的聚合,快速的变成了布匹。  

系统给的图纸就是牛逼啊!  

苏璟在心头感慨,虽然仅仅只是一些新式的纺织机,但已经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数倍。  

这是苏氏布行能够立足的根本。  

麻布商战之时,苏璟已经有了改良麻布的方法,才能保证供应足够的麻布。  

“东家,您真是神人。”  

孙平看着眼前的新式纺织机,满眼都是崇拜。  

自己的这位老板,简直无所不能。  

苏璟笑道:“我没那么神,你好好经营布行,以后生意只会越来愈大。”  

“是,东家。”  

孙平十分欣喜的回答道。  

苏璟离开了苏氏布行,又来到了乡下的一处农田。  

这里是他的私田,种植了许多他从系统得来的大的香料,是他的几家酒楼的重要支柱。  

看着田地里生长良好的作物,苏璟相当的满意。  

“那两个家伙不跟着,着实轻松了许多。”  

苏璟感慨了一句。  

自从泄露天机之后,这两人就直接消失了。  

苏璟也能理解,毕竟这事可不小,两人的身份大概也很不寻常。  

要说后果,苏璟也没太过担心。  

反正自己说的都是实话,哪怕那两人真能捅到天子耳朵里,要抓自己,大不了自己跑就是了。  

系统给的武学,苏璟那是日日夜夜勤加练习,从未松懈过。  

可惜已经很久都没用过了。  

溧水县的产业,看似庞大,其实也就是苏璟一年搞起来的。  

都穿越重生了一回了,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享受生活,这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  

想到番薯已经种下,苏璟决定开始准备研究酿酒了。  

虽然现在是禁酒的,但私下里研究研究,只要不大规模搞,也没什么大事。  

现在是明朝,古法酿酒的工艺倒是非常的成熟。  

可惜,这种酿造法酿出的酒普遍度数不高。  

苏璟喜欢的,是高度的烈酒。  

不仅可以喝,还可以用来消毒。  

这就要用到蒸馏法了。  

虽然元朝时已经有蒸馏法了,不过并不成熟。  

因为古人只是知道蒸馏的办法可以使酒的度提高,原理并不清楚,操作上也十分的简陋。  

而苏璟用的蒸馏法,那就是纯纯的现代工艺了。  

当然了,苏璟本人并不是什么天才,啥东西都会。  

蒸馏法的工艺,也是系统的奖励。  

一间密闭的屋子里,各种瓦罐摆满了桌子,苏璟不断的在进行着操作,简直如同一个炼金术师。  

好在苏璟早就清空了现场,不然的话,大概是会被误会的。  

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酒液不断的流出。  

酒精提纯后那浓烈的气味无比的刺鼻,苏璟闻着这味道,相当的开心。  

这说明自己成功了!  

..........  

应天府。  

紫禁城内。  

朱元璋正在大殿内处理着公务,十五岁的太子朱标站在一旁观摩学习着。  

“标儿,你认为现在我对皇室子弟的供奉有问题吗?”  

朱元璋朝着朱标问道。  

这是他大明帝国的未来继承人,有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朱标来了解学习的。  

朱标并没有意外,这样的突然提问,是朱元璋经常做的事情。  

“父皇,儿臣以为并无不妥。”  

朱标恭敬的回答道。  

朱标同他的弟弟们关系都很好,多分些供奉他认为是应该的。  

果然。  

朱元璋心中微微一叹。  

自己的这个太子,他还是很满意的。  

不仅仅是其他的儿子很服气,朝中的各個大臣也是非常的支持。  

正是如此,也养成了其仁厚的德行。  

朱元璋又问道:“那如果我要将皇室子孙的供奉削减呢?你认为如何?”  

削减皇室供奉?  

朱标一愣,旋即说道:“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大明国库充盈,几个皇室子孙,又有什么不能供养的呢?”  

“国库充盈,几个皇室子孙。”  

朱元璋重复着朱标的话,越发的觉得苏璟之才能有多可怕。  

“标儿,那为父问你一件事,你认为大明朝二百年后,会有多少皇室子孙?”  

朱元璋盯着朱标认真的说道。  

朱标愣住了。  

他倒真没有想过二百年那么远的事情,那时不仅是他不在了,他的儿子孙子都不在了。  

不过细细计算一番,朱标便被震住了。  

若以现在的皇室子孙供奉标准,只要有皇室血脉者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