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极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门答应一声,退后几步,就看到章惇领头,大宋决策层的大人物,一个接一个,井然有序的迈入了不大的垂拱殿。  

即便是章惇,看到赵阗坐在他的位置上,赵煦坐在他对面都是愣了下,别说其他人了。  

一群人挤进来,后面的来之邵,黄履,苏轼等人,差点挤不进来,堪堪落脚,分做两排,站在人群最后面。  

“臣等参见官家。”人到齐了,也就行礼了。  

赵煦拿起茶盖,挥了下,低头喝茶。  

一众人起身,十多个大人物,目光齐齐的看着赵阗。  

就是这个人,搅和的大宋朝廷,开封城天翻地覆,可以预见,朝廷处置的不果断,整个大宋还得再热闹一番。  

赵阗一直忐忑不安,等到这些大人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猛然醒悟,惊恐的跳起来,连忙行礼道:“太学生赵阗,见过大相公,诸位相公。”  

没人理他,全都神色平静或者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赵阗整个人浑身冰冷,忍不住的打颤。  

这些人,可是他寻常打破头都见不到的大人物,现在就站在他面前——全都在盯着他!  

大人物们不说话,赵阗就只能举着手,躬着身,一动不敢动。  

赵煦喝了口茶,笑着道:“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坐下吧。这地方不太够,这样,大相公,苏相公,文相公坐下,其他的卿家,委屈站一下?”  

“臣等不敢。”蔡卞等人连忙抬手。  

有外人在,起码的规矩他们还得守,不能像平时那样随意。  

赵阗连忙躲开,让开章惇的位置。  

章惇谢完恩,也不看赵阗,道:“坐吧。”说完,他在他原本椅子的下首坐下。  

赵阗现在完全没了思考,抬头看去,见章惇,苏颂,文彦博没事人一样坐下,他双腿如灌铅,硬的抬不起来。  

他目光四顾,迎上了陈皮冷漠,警告的目光。  

“谢官家。”赵阗连忙抬手,在章惇上首坐下。  

站着的一群相公,尚书,御史中丞目光异色的看着赵阗,慢慢的在章惇专属的椅子上坐下。  

赵阗心里快哭了,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表情,只觉得天旋地转,满心恐慌,浑身不停的发抖。  

“喝口茶,定定神。”赵煦笑着与他说道。  

赵阗见赵煦一直春风和煦,稍稍安心,双手颤抖的去拿茶杯,结果根本拿不稳,竟然直接打翻了。  

章惇神色如常,文彦博,苏颂拄着拐,不为所动。  

倒是蔡卞,李清臣等人,一直盯着赵阗,心里泛起思索。  

这个人,坐在章惇的位置上,是否说明,官家对这件事,心里已经有了处置方法?  

“给他换一杯。”见赵阗慌乱的去地上捡,赵煦道。  

陈皮无声摆手,有黄门就从侧门端着盘子进来,给赵阗换了被茶,收走了掉落的杯子。  

“谢官家。”赵阗又慌乱的起来见礼,战战兢兢的坐下,又不敢再去拿茶杯。  

有了这个时间缓冲,赵煦看向章惇,道:“大相公,政事堂有决定了?”  

章惇躬身,道:“回官家,争议有些大,时间仓促,还未定议。”  

赵煦点点头,歪头看了看,找到了缝隙中的苏轼,声音大了一些,喊道:“苏先生,近前来。”  

众人闻言,让开一点,让苏轼从后面上来。  

“官家。”苏轼平静的抬手。  

赵煦看着他道:“苏卿家,你有什么想法?”  

苏轼对于赵阗,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情绪,默然片刻,道:“官家,臣认为,小惩大诫即刻,无需上纲上线。”  

赵煦转向黄履,道:“御史台?”  

黄履出列,抬手道:“回官家,赵阗只是太学生,并不在御史台的监察之列。”  

“唔,”  

赵煦想起来了,道:“朕倒是忘记了,那,吏部,林相公?”  

林希站的相对靠前,稍稍思索,道:“官家,臣认为,太学生有谏言之权。赵阗原本无错,错在行为,他这道奏本过于偏激,一旦公开,势必舆情汹涌,造成朝野动荡不安。因此,臣认为,以国子监记过为好。既能安抚士族,平息非议,也能彰显官家仁德,朝廷宽容,言路畅通。”  

赵阗看向林希,投以感激的目光。  

他上奏后就醒悟,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不会其他,至少仕途会断绝!  

赵煦闻言,目光静静的搜寻一圈,没有理会一直欲言又止的王存,落在苏颂身上,道:“苏相公?”  

苏颂侧过身,道:“官家,臣的想法是,赵阗再上一道奏本请罪,以作收尾。”  

赵煦又看了一圈,似乎除了王存,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那就是小惩大诫,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平息非议,处置赵阗是可有可无。  

赵煦不动声色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刚要放下,突然间,李清臣站了出来。  

“官家,臣请严厉处置,以儆效尤。”李清臣抬着手,沉声道。  

赵煦一怔,转头看向李清臣,道:“李卿家建议严惩?理由?”  

李清臣面色俨然,道:“官家,以直、廉,孝,奇等邀名者层出不穷,而今有人以危言耸听,恐吓士人为名显耀天下,若不能严厉阻止,便是鼓励,群而仿之,我大宋岂能还有安宁之日?”  

赵煦眉头一挑,这李清臣的话,很有道理!  

他想起来,明朝的党争与灭亡,言官就是最大的凶手之一!  

大宋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