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清臣到了太学,与沈括谈起了这次恩科的具体细节。  

这一次的恩科,是在贡院举行,贡院四周以及开封城,住进了不知道多少人。  

这些人,往往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或者直接住在开封城,等着科举时间。  

今年的恩科,是特别的,是当今官家亲政后,改元绍圣的第一次科举。  

谁都知道,这一届的科举,必然是会是当今朝廷,官家选拔人才的重点,将来位列朝廷的,就是这批人!  

第二天,皇家票号。  

孟唐在票号里前前后后,进进出出,但谁都看得出,他心思不属,连续出错好多次了。  

朱浅珍看在眼里,一直没有说话。  

皇家票号的发展越发壮大,虽然主要客户是朝廷,可随着朝廷的‘清吏行动’,高官贵族,豪门大户纷纷将皇家票号当做了避风港,变换着名头,将钱,贵重之物存入皇家票号,以此躲避御史台,刑部的追查,也算是留了东山再起的后路。  

皇家票号已经组建了十多个分号,几十个支号,七成是在开封府,其他的分布在三京以及江南。  

朱浅珍很忙,也很谨慎。  

从他手里进进出出的钱粮,每天都是十分巨大的,从流水上来看,简直堪比国库!  

外人将皇家票号当做了赵煦的内库,朱浅珍,其实也是这么看的。  

这是官家的内库,我必须仔细稳妥的掌管!  

这是朱浅珍的内心。  

不多久,一个伙计走入他的值房,低声道:“掌管的,殿下那边传话,要求将新铸的绍圣通宝,选一贯,送入政事堂。”  

朱浅珍点头,道:“你去送,对了,户部也送一贯。”  

皇家票号的定位是‘民间机构’,管理上是归属于户部。  

“是。”伙计应着,刚要走,忽然又瞥了眼窗外,道:“掌柜,慕古今天有些奇怪?”  

朱浅珍从窗台看去,就看到孟唐手里拿着一叠文书,坐在椅子上发呆。  

朱浅珍想了想,道:“你去吧,将他叫进来。”  

“好。”伙计答应着,转身出去。  

与孟唐耳语了一句,又转向店后。  

孟唐振奋了一下精神,放下文书,来到了朱浅珍的值房。  

两人都是国舅,朱浅珍还大一辈。  

孟唐保持着礼数,神情还是有些呆滞,抬手道:“掌柜。”  

朱浅珍笑着站起来,拎过茶壶,道:“坐,喝口茶。今天,情绪有些不对劲?”  

孟唐在朱浅珍对面坐下,拿起茶杯,神情还是一种彷徨无措,呆呆愣愣的,道:“不瞒掌柜,我姐姐,希望我不要参加这次恩科。”  

孟唐的姐姐,就是当今的皇后的娘娘了。  

朱浅珍虽然不在朝局,却是知道孟家在其中的尴尬处境,也能明白孟皇后这么做的用意。  

他坐下后,喝了口茶,微笑着道:“你怎么想?”  

孟唐对朱浅珍倒是信任,毕竟两人相处日久,都是国舅,有着天然的亲近。  

他犹豫了下,道:“我知道姐姐是担心我,可我要是不考…”  

孟唐欲言又止,朱浅珍却是听明白了,点点头,道:“这一次的恩科,确实是难得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对你来说太过可惜,并且,也会限制你的将来。”  

孟唐缺席这一次的恩科,就要再等三年,谁知道三年后是什么情形?  

孟唐看着朱浅珍,道:“掌柜,你说,我应该放弃吗?”  

朱浅珍是没有进入官场的想法,毕竟他快五十的人了,本身也没有当官的欲望。  

可孟唐不同,他年纪轻轻,纵然打击太多,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尤其是,他还有了恋人。  

朱浅珍又喝了口茶,笑着道:“其实,我觉得,你顾虑的态度。参不参加,都不会妨碍你太多。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本心想法。如果你想要入仕为官,那就参加。如果暂时没有那个心思,可以再等等。”  

现在的朝局,对孟唐来说,无疑是龙潭虎穴,站着不动都是危险,更何况还想往前走。  

孟唐脸角动了动,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还有两天,我再想想吧。”  

朱浅珍道:“也好。应天府那边的分号差不多了,可以进一步拓展,如果你不参加,可以过去。”  

现在的应天府,虽然也号称南京,却不是日后的应天府,也不再长江边,而是在京东西路,离开封府并不算远。  

孟唐站起来,道:“谢掌柜。”  

朱浅珍目送他离开,转而又想到了中京,心里思索着人选。  

与辽国的‘互市’,朝廷一直在谈判,但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反而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俨然要大战的模样。  

但朱浅珍得到的消息是,两国看似交恶,实际上还是有分寸,‘互市’还是极其有希望,皇家票号在辽国开设分号,必须要提早准备,随时准备北上。  

朱浅珍一直在准备,唯独这个深入狼穴的人选,令他迟迟没有决定。  

在朱浅珍考虑着的时候,辽国中京。  

蔡攸潜入已经有段时间了,也探听出了王存被软禁的位置,辽国,鸿胪寺。  

鸿胪寺不远处,蔡攸,霍栩扮作商人模样,悄悄在一处茶楼,远远观望。  

霍栩神色凝肃,道:“指挥,我们的人试探了好几次,根本进不去,也联络不上王相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年前蔡攸就来过,在中京暗中发展了情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