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神躯仙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各种各样的法宝、丹药,远比南岳大帝那里丰富的多,帝君敞开了让杜格挑选。

就像是杜格有一台计算机,给了被改造了道基的修士一个开机密码,让他们拥有了使用计算机的权限。

可当杜格开始改造功法,海外仙山的灵力便成了他一个人的资源宝库,灵力倒灌进他的身体,催动他的境界一路攀升。

杜格头顶的劫云就是传说中的九九大劫,最恐怖的劫云。

这种变化在东华帝君眼里就是天道化身的佐证。

道韵恰恰是这个世界的基础法则。

像杜格这样在第一道便生生受下雷击的前所未有,根本没有人敢尝试这么做。

噗!

杜格一口血喷了出来,带着内脏的残片。

也许,他会在短短时间里,修成大罗金仙吧!

东华帝君从未想过,杜格会渡不过天劫,此时此刻,他已经放弃所谓的和诸多圣人争夺天道之位的想法了。

东华帝君的大弟子万吉问:“师父,天道前辈为何不驱散天劫,要生生承受雷电噬体之苦?”

所有杂七杂八的功法都被他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功法,他体内的元婴越发的凝实,仿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婴儿。

五面旗帜联合,能够组成五行锁地阵,可以把五块大陆彻底封锁,大罗金仙以下,没有人能够从大阵中闯出去。

百万年来,东华帝君搜集的功法秘籍数不胜数,遁术、阵法、符篆术、炼丹术等等应有尽有。

这不仅仅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更是杜格要在东华帝君这里坚定自己的身份,只有这样,他才能发挥口含天宪最大的威力,拉到这个坚实的盟友。

……

但之前的五十道劫雷洗练神躯,并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他的身躯不知不觉已经带上了一丝丝的雷电属性。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和仙帝对抗。

仙庭的强大毋庸置疑。

所有异星战士里,只有他可以这么做,一来,他有关键词和神躯无时无刻的修复,二来,他的三种神力本来就得自先天,这就相当于他有了个引子,再向里面添加就容易多了。

杜格开始修行之后,本来提供给东华帝君的单一道韵再次消失了,转化为了更玄妙深奥的混合道韵。

看向那个被淹没在雷霆之中的小小身影,眼睛里只剩下了敬佩……

无论是人皇还是天道,都不适合跟凶残沾边。

“前辈怕是要锤炼最强仙躯吧!”东华帝君呢喃道,“毕竟,他是天道化身,跟我们凡人不一样。”

……

杜格承受劫雷之后,之所以能快速恢复,百分之八十仰仗的是神躯和元婴提供的神力,仅靠关键词,早就死的透透的了。

这些条件加起来,足以让所有人追随自己战斗到底了。

最可怕的是,杜格才是合道期啊!

经历了这么多,他对痛苦的忍耐力已经达到了极致,既然如此,为什么只能让最后一道雷霆炼体?

要炼就把身体炼到极致;

杜格则抓紧时间搬运周天,运转功法。

这样的情况下,他被雷劈死的可能性太低了。

每一种对应的是修士的修为,修为越强,雷劫越强,最强的九九劫,要生生承受八十一道雷劫。

强行打断,对渡劫者并没有好处。

杜格经历了许多异星战场,承受了很多痛苦,和詹思妮争夺海神权杖时身体差点撕裂;在模拟场改造功法时经脉寸断、血肉崩碎;也曾在真空环境里忍受炙烤和宇宙射线的正面冲击;裂魂分魄的痛楚;中毒、断肢更是家常便饭……

而光、暗、水以及通过人皇传承带来的人族气运,在杜格身上形成了四种道韵。

杜格用光明神力帮别人改造道基,改造的是他们的修行体质,可以让被改造者更容易使用神力。

这种攀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呈指数形式增长,越到后期越恐怖……

即便他是帝君,在东极神州经营了多年,也无法保证手下这一群人会死心塌地的和他一起对抗仙庭。

……

最终。

没错。

简而言之,就是杜格直接给东华帝君开了小灶。

东华帝君一挥手,把所有感悟道韵的弟子全都卷离了劫云的范围,渡劫是每一个修士的必经之路,雷电锻体,方能去凡存真,化凡为仙。

而感悟道韵,则是让对方明白计算机的使用原理,给了他们编程的权限,让他们拥有了创造程序的能力,比单纯的使用更高了一层;

之前,杜格把三种道韵混合在一起,就相当于把C语言、Java、PHP掺杂在了一起,需要让从未使用过编程语言的人,把掺杂在一起的三种编程语言抽丝剥茧的分离开来,根本就是在为难人。

在劫雷的洗礼之下,杜格对雷电的耐受力越来越高。

他的敌人太强大了,杜格的时间不多,他必须尽一切可能让自己成长起来……

真正的先天灵宝东华帝君只有一样,叫做青莲宝色旗,是仙帝所赐,镇守东极神州所用,使用之时宁心静气,诸邪退避,可驱使风雷火电,万法不侵,妙用无常。

实际上,镇守凡间的五位帝君每一位都有一面这样的旗帜。

他所居住的海外仙山是名副其实的洞天福地,灵气浓郁程度并不比仙界弱上多少。

学习这个世界的术法和口含天宪来推动,比刷关键词的成长速度要快的多……

以天道化身的方式,不断进入新的世界,融合新世界的天道,壮大自身,最终再去吞噬泛宇宙娱乐的法则,超脱天道,才是他的终极目的吧!

当然。

在黄昏之劫中沦为炮灰回归天地,还是为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