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漏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莱西尼奥在边路送出传中,雷纳多·利马从点球点的位置向前点插去。  

在前点防守的王光伟看见足球飞过来,准备解围。  

可是脚才刚刚抬起,他的眼角余光就立刻察觉到了异样,连忙一个跨步向前!  

他的大腿外侧和胯部都狠狠撞上了利马。  

后者腾在空中想要甩头攻门。  

王光伟这一撞,让他比自己预计的要早了些顶到球…  

于是还来不及甩头,足球就砸在他的脑门上,从近门柱前飞出了底线!  

“利马!好险!好险!王光伟如果动作再慢点,可能就被利马绕前卡住身位了…”  

贺峰长出一口气。  

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们也同样,球场内响起一个巨大的呼气声。  

“巴西队这段时间的攻势很盛啊…中国队的球员们要打起精神来,要多喊一喊,相互提醒!刚才这个球太危险了,在利马前插的时候,没有人提醒王光伟…”随后贺峰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刚才的门前险情。  

距离下半场开球已经过去了九分钟,在这九分钟时间里,巴西队的攻势占了上风。  

除了托尼尼的远射和利马这次头球之外,巴西队其实还有一次进攻威胁到了中国队球门——只不过那次进攻没有形成射门,在莱西尼奥即将射门之前,他脚下的球被欧洋瑾给捅走了…  

下半场刚刚开始时,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们还很激动和兴奋,希望中国队能够再进一球。  

每次只要中国队拿球进攻,看台上的他们就欢呼个不停。  

而现在还不到十分钟中国球迷们已经从为中国队的进攻而欢呼,变成为中国队的防守而鼓掌——王光伟这次防守,就赢得了球迷们送上的掌声。  

李青青终于忍不住把她的担忧说了出来:“这段时间巴西队的攻势很猛,主要是托尼尼和贡萨维斯这两个后腰的前插压上,给我们的中路制造了很多压力。因为人数不对称所以我们的球员得不停地补位,这样就容易出现盯人不紧的问题…”  

“加西亚这一手玩儿的妙啊…”  

助理教练丁高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他身边的秦林说道:“要不然人家是世界杯冠军主帅呢?”  

说完他走到场边对场上的球员们发出调整的指示。  

巴西队持球进攻,托尼尼再次压上去。  

卡邦卡把球分给他,但足球却没有成功传到他脚下。  

而是被罗凯给断走了!  

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们欢呼起来。  

断球成功的罗凯把足球传出去,自己再从中间斜线往边路移动,准备打反击。  

在场边看见这一幕,巴西队助理教练卡维尔不仅没有懊恼,反而欣喜地扭头对主教练加西亚说道:“他果然让边路球员去中路了!”  

加西亚一拍巴掌,对卡维尔说道:“让我们的边后卫在进攻时压上!”  

在观察了几分钟比赛后,李青青和贺峰都看出来了,秦林所做出的调整是在防守时,让边路的陈星佚和罗凯去中路补防。  

“这么做倒也不是不可以…”李青青说道,“但问题是边路球员去中路补位之后,边路就空了吧?”  

贺峰辩解道:“如果是上半场的巴西,确实有这个问题。他们打的是433,有边锋存在。但下半场改打41212之后,其实边路也不是巴西队的主要进攻方向…”  

李青青不太同意:“巴西队的两个边后卫都有很强的助攻能力呢。陈星佚和罗凯内收之后,他们可以直接从自己的三十米区域,攻到我们的三十米区域。下半场虽然巴西队打的41212,在两个边路没有边锋,可是在进攻的时候,他们的边后卫会积极压上助攻。这个时候巴西队其实算是打的352。内托莱拉站在中卫线上,临时客串中后卫。两个边后卫丰塞卡和加扎尔,就变成了边前卫。”  

“这…”贺峰皱起眉头,因为他知道李青青说得对。  

不过这不就等于说中国队无论怎么调整都没用吗?  

李青青也察觉到自己把话题搞得有些沉重,便笑起来找补道:“当然,这是很极端的情况。毕竟从边路发起进攻,最后还是得回到中路。”  

她这话刚刚说完,场上的巴西队发动了进攻。  

一开始和之前的进攻没什么两样,贡萨维斯把足球往前传托尼尼无球跑动向前插。  

卡邦卡拉到肋部来接应。  

陈星佚和夏小宇过来二防一。  

在另外一边的罗凯注意到托尼尼的前插,便从边路向中间收过来补防,盯住托尼尼。  

果然卡邦卡在夏小宇和陈星佚的夹防下,难以突破,只能选择传球给中间插上的托尼尼。  

到这里都还算是正常的。  

早有准备的罗凯回撤到托尼尼身前,补上了中路的空当。  

托尼尼接到球,也不可能向前发展。  

与此卡邦卡斜插向中国队后卫线前,夏小宇连忙跟上。  

卡邦卡的前插吸引了中国球员们的注意力。  

面对罗凯正面防守的托尼尼原地摆起左腿,大家都以为他要把足球传给前插的卡邦卡。  

罗凯也忍不住提前移动重心,准备伸脚破坏托尼尼的传球。  

可是后者的左脚摆出去之后,却不是把足球传给卡邦卡,而是用外脚背将足球削向了左边路!  

那里是正在高速前插的巴西队左后卫拉斐尔·丰塞卡!  

而那边因为之前的转移拉扯,基本上是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