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或可一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来随着中国球员越来越多出现在欧洲赛场,有些甚至是互为死敌的球队里,中国球迷也因为各自的立场在网上攻讦。  

这个时候还讲什么“中国球员大团结”就没意思了。  

足球本来就是对抗性运动,会催生各种对立的情绪与立场,互相攻击便是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明双方在球场上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球迷们还高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祝你们赢球”,“谢谢,祝你们夺冠!”…也实在是虚伪。  

中国球员要团结,那也是在国家队层面。回到各自俱乐部里可不能团结,而要奋勇争先。  

没有竞争,怎么能够进步呢?  

想要扩大比分的伦敦桥原以为利兹城已经无欲无求,现在应该让他们予取予求了。  

结果很快他们就想起来利兹城不是一支能够以常理来揣测的球队。  

毕竟他们有一个也不能以常理度之的主教练。  

所以当伦敦桥压上去进攻之后,自己这边还没进球呢,反而被利兹城的进攻威胁到了球门。  

这次射门的是拉斯基,他接到周子经的做球之后,在禁区外突施冷箭。  

迫使伦敦桥的西班牙门将吉列尔莫·马努做出了一次非常极限的扑救,这才把足球扑出了底线…  

索斯菲尔德球场看台上随之响起巨大的呼气声,伦敦桥球迷们为他们的球队逃过一劫感到庆幸,同时还感到后怕。  

伦敦桥主教练朱利安·斯托德见状并没有要求自己的球队回收,而是继续之前积极进取的打法。  

他不怕和利兹城对攻。  

因为这意味着利兹城的身后也会有很多空当,只要伦敦桥能抓住一次,取得进球,就能将领先优势从一个球扩大到两个球。  

彻底稳了!  

他当然知道和利兹城对攻,有可能丢球。  

可是富贵险中求。  

他不对攻,利兹城的进攻也不会因此消失,一样有丢球的风险。  

而且特拉梅德的“前车之鉴”就在十分钟前,到现在红顶球场的气氛恐怕还没恢复过来呢…  

当然特拉梅德现在也在和利物浦联对攻。  

大家都是对攻,但对手不一样。一个争夺欧战资格的对手,肯定要更难对付。  

斯托德还是认为优势在我。  

虽然浪费过一次绝佳机会,但是利兹城的球员们并没有嫌弃他,有机会还是会把足球传给周子经的。  

一方面说明周子经在球队内的人缘不错,另外一方面周子经确实是一个出色的战术支点,利兹城的进攻很难完全绕过他。  

这次他拉到禁区外,背对球门接到球。  

接球后的周子经没有转身打门,而是第一时间把足球又传了出去。  

见状,英格兰解说员就忍不住吐槽道:“周似乎是失去了信心,他现在都避免射门了,而是更多把球传给队友…只是不知道这么处理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毕竟上一次他把球传给拉斯基,差点让拉斯基破门得分…”  

周子经把足球传给皮特·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接球后来了一脚远射。  

只不过这次足球偏出了球门,完全没有能够威胁到吉列尔莫·马努所把守的球门。  

周子经扭头张望一番,回忆起刚才自己拉出禁区接应时的场景,在他身后并没有伦敦桥的后卫及时贴上来。  

这已经不是在本场比赛中的第一次了。上次他把足球传给拉斯基的时候,也是如此,伦敦桥的后卫们没有及时贴上来。  

伦敦桥的防守球员应该是觉得自己的主要威胁在做球,而不是射门得分上。  

所以他们防的是自己传球。  

身后这么大的空间…或许他可以试一试?  

反正在错过那个头球攻门的机会之后,他的射门表现也不可能更糟糕了。  

或许外人会觉得他最近频繁把足球传出去,而不选择自己射门是失去了信心的表现。  

但其实他只是为了测试伦敦桥后卫们对自己的反应。  

如果他们还像上半场那样对自己拉出禁区寸步不离,那周子经也就没其他想法了。  

但现在看来,可能是之前自己的拉胯表现打动了对方,让伦敦桥的后卫们几乎不考虑自己会射门这事儿了…  

这反而是自己的机会!  

贾森·来斯利扭头看了一眼大屏幕上的比赛时间,本场比赛已经进行到了第八十五分钟。  

比分还是1:1平。  

留给特拉梅德的时间越来越少。  

本轮联赛虽然是同一时间开球,但是由于各场比赛上半场的伤停补时不一致,所以导致下半场开球的时间无法做到统一。  

特拉梅德和利物浦联的比赛进行到八十五分钟,在索斯菲尔德球场,第四官员已经在场边举起了伤停补时七分钟的牌子。  

这个时候比分依然是2:1,主队伦敦桥领先。  

来斯利决定不再去关注那边的情况。  

他默认这场比赛伦敦桥已经拿下,全取三分。  

现在是要想办法让特拉梅德赢得比赛。  

只要特拉梅德能赢得三分,伦敦桥赢了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场上的比赛已经打成了对攻战。  

特拉梅德需要胜利,利物浦联同样如此。  

双方正在死磕,留给彼此的时间都不多了。  

来斯利已经把自己能打的牌都打出去了,现在他所能做的也极其有限,只能依靠球员们在场上的自主发挥。  

他把目光投向了里卡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