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局一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王献科决定把双方的恩怨留到第二回合来解决之后,他开始了换人调整。  

换下进攻型球员,换上防守球员。  

解说员都看出来了,他这是认命了。  

于是尽管比赛还没结束,但看台上已经响起了闪星球迷们的欢呼声。  

当主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哨音的时候,看台上的欢呼声更大了。  

“比赛结束!凭借胡莱的两个进球,闪星在主场以2:0的比分击败了大顺金箭头!在两回合的亚冠淘汰赛中占得先机!”贺峰专门点出了胡莱的两个进球,那意思他希望懂的人都懂…  

电视转播在比赛刚结束时,就把特写镜头切到了胡莱的身上。  

他正面带笑容和队友们庆祝胜利。  

随后导播又把特写镜头给了王献科。  

输了比赛的王献科非常敷衍地和赵康明握了一下手,就迅速走进了球员通道。  

动作之快,以至于电视转播镜头切过来的时候,只拍到了王献科的背影。  

安东卫视的体育频道解说员看到这一幕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哈!王献科落荒而逃了!”  

他形容的还挺贴切的。  

这个匆匆而去的背影,确实很容易让人想到“落荒而逃”这个词。  

看台上欢声雷动,闪星球迷们仿佛是把他们所有的情绪都宣泄了出来。  

在这三场比赛中,闪星只有一个主场,剩下两场比赛全都是客场,闪星的球迷们似乎是想把剩下两场比赛不能去现场加油助威的遗憾全都在这场比赛中提前弥补了一样。  

或者说,是提前给闪星球员们壮行。  

虽然赢了这第一场比赛,但万里长征也才迈出了第一步。  

大家都清楚,如果胡莱真的要兑现他的诺言,只赢下这一场比赛是不够的,剩下两场,只要输了一场,外面那些贱人就有话说了。  

胡莱却似乎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一样,他在和队友们庆祝了一番之后,就被王珊珊拉住接受采访。  

在采访中,胡莱对着摄像机镜头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王珊珊就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胡莱?”  

“希望大家一键三连。”  

王珊珊:???  

“哈,开玩笑的!这个是说我已经赢了一场。”胡莱哈哈笑道。  

“但接下来两场都是客场比赛,你有信心赢得胜利吗?”王珊珊追问道。  

“当然,当然有信心。”胡莱回答的非常干脆,一点犹豫都没有,似乎他压根儿没考虑过在客场输掉比赛的可能。“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中拿出最好的状态,哪怕是客场,我们也一样有信心赢得胜利!”  

王珊珊微笑着祝福他:“那就加油啦,胡莱!”  

接受完王珊珊采访的胡莱向她挥手告别,往更衣室方向走去。  

王珊珊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之后,扭头对正在放下摄像机的摄像师说:“小张你觉得他能做到吗?”  

摄像师摇头:“我不预测!”  

他今天已经被胡莱的梅开二度打脸了。  

王珊珊本来想笑话一番自己的摄像师,但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便“哎呀”一声。  

“怎么了?”摄像师问她。  

“我忘了告诉胡莱他父母也来现场看他比赛了…”  

“嗐…人家知道的吧?毕竟都是一家人。”  

“也对哦…”  

王珊珊想象了一下:  

胡立新站在看台上,看着自己的儿子为他报仇那画面…真美好啊!  

当胡莱还在球场边上接受采访的时候谢兰拉着旁边的一个球迷,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请他帮自己和丈夫在看台上合一张影。  

背景就是球场。  

她的这个要求并不突兀,此时此刻的看台上有不少球迷都在做着和她一样的事情。  

那位热心的球迷给他们照了好几张才把手机交还给谢兰。  

谢兰向他道完谢打开了那些照片。  

从中挑选了一张两个人表情最好的保留下来,其他都删掉。  

胡立新在旁边看着她这番操作,忍不住吐槽道:“来看个球还要合影留念吗?”  

“当然,这可是我第一次来现场看足球比赛!如此具有纪念意义当然要照个相咯。”  

胡立新不说话了两人收拾好东西,把脚下的垃圾捡起来放进之前装面包的塑料袋里,然后一前一后地走向了出口,与其他那些正在退场的球迷们汇聚在一起。  

他们在人群中,听着那些人兴致勃勃地讨论刚刚结束的比赛听着他们对自己儿子的表现赞不绝口,听着他们对接下来的两场比赛充满了期待…  

他们就这样跟着更多的球迷鱼贯走出了看台来到宽敞的广场上,谢兰终于能够和丈夫并排而行了她扭头看了一眼丈夫,不知道是不是广场灯光在丈夫脸上拉出了一道阴影的关系她总觉得自己的丈夫似乎是在笑。  

“看什么呢?”胡立新注意到了妻子的视线。  

“没什么。赶紧去坐地铁吧我们还得回东川呢。”谢兰说着加快步伐向着人流汹涌的地铁站入口走去。  

在闪星的更衣室里,赢了比赛的球员们都很兴奋。  

有的人就只穿了一条内裤,在更衣室里走来走去。  

还有人则在向队友们慷慨陈词:“虽然赢了一场,但我们不能放松啊!还有两场比赛,一鼓作气弄死他们!”  

也有人在和身边的队友交流着比赛心得:“你觉不觉得…这场比赛状态特别好?我上场之后就感觉自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