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通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人从刚租兑下来的铺子刚出来,常卫马上着急的问道:“公子,那..那么多的一笔银子,就那么便宜了那个胖子?”  

“嘿嘿,你也认为咱们吃了亏是吗?刚才在里面怎么不提醒我呢?”宁三一脸笑意看着旁边涨的满脸通红的常卫说道。  

常卫有些手足无措的看着宁三,道:“我...我哪敢插嘴啊,那么大的数目,说买就买了。”  

其实,梨儿也是很关心的,就算她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听说宁三赔了七万五千两银子的时候,也不说话了。  

“你们呐,要说不是做生意的料,唉~~”宁三叹气。  

看着他们两个都在担心自己,索性也就不逗他们了,笑着解释着。  

“乍一看上去,我是吃了些亏,但你们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通货膨胀。”  

“啥是通货膨胀?”常卫不明白了。  

“嗯...通货膨胀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甚至长安城每个百姓都在经历的事情,简单点说,在十年前,咱们外城一文钱能买几个馒头?”宁三问常卫。  

常卫皱眉想了想回答道:“记得那时候,我还带着那帮子小弟们满街的乞讨,那时候的钱是真难要啊,外城的话,如果要来一文钱,应该...能买五六个馒头吧。”  

“这就对了嘛,我刚到长安,快要饿死的时候,是一位可爱的小仙女,给了我一枚铜板,买了四个馒头,这样我才没饿死街头啊,嘿嘿。”  

说完,宁三微微用力的偷捏了一下梨儿的小手。  

梨儿知道相公嘴里的小仙女是在说自己,羞红了脸低着头不敢说话。  

听宁三说完,常卫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道:“对啊,十年前一文钱可以买五六个馒头,现在却只能买四个,那些商贩在偷偷涨价?!”  

宁三拍着额头,无奈的想着,你这个大老粗怎么一点不动脑子啊?  

“不是他偷偷的涨价,是面粉也在涨价,磨坊也在涨价,耕种的成本也在涨...总之,整个天下的东西都在慢慢的涨价,这在和平的年代里,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也是每个时代必须经历的事情,这就叫通货膨胀。”  

常卫还在迷糊着时,机灵的梨儿却明白过来了,抬头问道:“相公是说,在十五年后,这间铺子也会因为你说的..通货膨胀而涨价?”  

“嘿嘿,还是我的好梨儿聪明,就是这个道理,据我估计,武朝建国才二十多年,现在国泰民安,西北的胡虐也被打的苟且偷生,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不会发生战争的。”  

宁三心里虽然笃定,但没法跟他们解释他知道武朝取代了唐,其架构差不多,起码也要和平个两百多年,只能随口解释着。  

“相公,这么说,其实咱们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喽?”梨儿问道。  

宁三捏了一下梨儿通红的小脸蛋,笑着说道:“当然了,你相公这么机灵帅气,怎么能做赔本的买卖?嘿嘿嘿。”  

此时,常卫也总算明白过来,意思就是现在这个价钱很便宜,以后这个铺子会很值钱,心里也跟着放松下来,问道:“那公子,咱...咱们大概能赚多少?”  

宁三想了想后说道:“按照此时的市值二十万两,到十五年后,这个地点,这么大的四进院子,怎么不也值个四十万两纹银啊。”  

常卫惊的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  

看着常卫没出息的样子,宁三撇了撇嘴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群芳院这阵子生意是很好,但春姨有开分号的打算,也就没给咱拆借出太多银两,总共才七千两,这里面五千两是我的分成,两千两是春姨的入股,咱要是按照他之前的租金,也租不起啊,嘿嘿嘿。”  

常卫的嘴张得更大了。  

心想,你揣着七千两银子,来看租金一万五的院子,还顺便让房东求着把院子卖给了你......还赚了十几万两。  

这...这还有什么天理啊....  

一边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同时,又万般庆幸,自己没跟错人啊。  

宁三把剩下的两千两银票和一叠宣纸塞给常卫,吩咐道:“这些银子是启动资金,先去准备桌椅,还有赌台,再请些工匠修缮一下铺子里所有陈旧的地方,咱们准备婧瑶诗会结束以后,就盛大开业,对了,赌台的样子我已经画在那叠纸上,按上面的做就行。”  

“好的老大。”常卫认真的喊道。  

宁三知道,从一开始收服这伙乞儿帮到现在,这常卫,才彻底对自己心悦诚服,心甘情愿的喊的这声‘老大’。  

交代完常卫,宁三牵着满脸崇拜神色的梨儿,笑着问道:“相公赚钱了,说,想吃什么?相公请客~~~”  

十二月初五,气温较冷,宁三窝在他温暖的小厢房里,喝着刀叔用‘新武器’调制出来的鸡汤。  

婧瑶诗会还有三天就要开幕了,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大户人家都支起了鲜艳的丝绸彩帐,就连寻常的百姓家也象征性的挂了几条彩布讨个喜庆。  

传说婧瑶诗会是西王母的诞辰,虽说是女人的节日,选的还是花魁,但全长安城的书生公子也开始了笙歌夜夜的生活。  

深夜中各个酒肆青楼里,都有着他们的身影,一是聚在一起探讨着哪家的姑娘能获得四大花魁的称号,再就是借着酒意作诗言欢。  

万一哪根神经搭错了稍,一下灵感爆棚,直接吟出一首前无故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好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