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退心一寸(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一剑逼回。  

今天是第二次睁眼。  

也或许是最后一次。  

因为在睁眼的同时,完好的那一只眼睛,也如琉璃碎裂,喀喀裂响。  

碎眼并不容易,因为这是苍图神仅予神使的神恩。他在漫长的黑夜找到方法,也是用了整整五年,才碎掉其中一只。  

这一只留待今日…  

化为囚笼!  

“闭目观神法”,乃是斩出目识杂意,让信徒不受繁事干扰,一心观神敬神的神道妙法。  

“永瞑法”是永不见神!  

历代无有此般神使,对神主都不是不够尊敬了,而是避之不及,恨见其尊。  

而一旦见神…  

便是弑神时!  

苍瞑在降临的同时就转身。  

神光撕裂了他的斗篷,他更驱逐神力冲撞穹顶。打开围栏群羊奔,牧羊者终究受羊凶。  

眼瞳上的那些黑隙是裂隙,也是封印。  

是他废掉了自己的神瞳,封印了自己的神位。现在来反抗他曾经信仰的神灵。  

睁眼即绝巅。  

睁眼截风断雪。  

太虚阁员,苍瞑是也。  

人间的白毛风已成无根之源,若无苍图神进一步支持,早晚会被消灭。  

此刻神殿寂然,现世神使与伟大的苍图神相对,无边的黑暗将神躯外的一切都吞咽。  

什么神座的残骸,什么尊贵的神饰。甚而笼罩在神辉里的壁画,甚而裂隙的丹陛…  

都被苍瞑以嚼骨咽髓般的姿态,吞咽了干净。  

黑暗吞噬所有,剥天权剥得实在彻底。  

在一片漆黑中,唯一的微弱光源,是仍然立身在彼的衰老神躯。狼首上的两颗眼睛,变得更突兀了。像是两颗挂在枝头的果子。  

“为什么?”  

伟大的苍图神在神话里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祂永远不必问为什么。  

可祂实在是不能理解。  

护法狼神生在狼窝,长在牧民家里,很多年都没有感受过神辉,被赫连氏蛊惑了也算正常。神眷者向来广布一些,历史上也不乏寇贼。现世神使可是独一无二、生来享尊!  

天国神位在其赋灵的那一刻,就一直为他保留。  

其尊其贵,同苍图神教荣辱相共。  

为什么沐浴了最多神恩的现世神使,也选择背叛?  

这是苍图神教历史上,唯一一个背叛神主的苍图神使!  

苍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虽天问而不答。  

只是抬手成印,食指无名指皆屈,一记独创的娑婆天黑暗大手印,将苍图神的遍身神辉,碾进了神躯内!  

作为现世神使,他的一身所学,九成都在苍图神术的体系内。但自从下定决心弑神,他便一直道心自怀,保留了许多脱离苍图神教体系的创造。  

至高神殿里的一切布设,都被赫连昭图斩得支离破碎,甚至庭柱都被斩断了一根。  

现在苍瞑精妙配合,将面前这尊神躯压制,使之无法挽救天国权柄的崩溃。  

那敛光藏意的衰老神躯,终是发出不能自控的怒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以神意救苍生,苍生害我以天下!叛逆!皆是叛逆!”  

其身在黑暗之中,青烟缕缕如蛇出:“人间孽障丛生!”  

苍图神术·恨孽!  

恨孽为神蛇,贪食人寿。  

这自然是强大的神术,可伟大的神灵竟然要使用祂赐予信徒的神术,这本身就是衰弱的表现。  

“我不善言辞,若你一定要问我——”  

苍瞑闷头推印的同时,抬起左手,并剑指而前:“便以此答!”  

此一剑,起自茫茫黑暗中,幽中发出一点白。  

是执着,是自我,是人烟。  

人道杀剑…我自求!  

这是姜阁员自人道洪流所阐发的一剑。  

苍瞑在朝闻道天宫里独自翻阅很久。  

那些天道剑式他不愿沉沦,人道剑式他却是反复琢磨。  

但凡天骄绝顶,谁不是道心坚定。这一式自我自求之剑,太合他此刻心境。  

昔日姜望创此剑,是在天意之下挣扎。那苍图神的意志,又何尝不是摆弄他苍瞑的天意呢?  

这一往无前的一剑,顷刻斩尽恨孽神蛇,遥遥点在狼眸上,将那浊瞳中的云翳,斩碎了几分,又雨露均沾般,将神瞳里的天青色也斩碎几分!  

他虽只是刚至天国,却第一时间领会了赫连昭图的想法,并予以坚决的相信。苍图神是大敌,牧太祖或许也是!  

没有比剑招更清晰的表达了。  

苍瞑的这一剑,给了苍图神最直接的回答。  

“就因为白毛风?”  

伟大的神灵感到难以理解:“太安逸的生活,会杀死狼的野性。野火烧过了荒原,来年牧草才会更加丰沃。偶尔放一点血,牛羊都会长得更壮。白毛风是必要的存在,它不会灭绝牧民,只会磨砺草原儿女的意志。神教救厄扑风,也是为了将伤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白毛风起,你最受其益!神胎因此而成,何来生恨!”  

祂是的确不觉得此为恶事!  

割草牧羊,风雪如刀,这都太正常不过。  

牧国的“牧”字,是祂在放牧人间!  

祂为草原百姓拔掉了其它的荆棘,只是保留一点风霜,也是不想牧下皆孱弱之辈,是为了让这些牧民生得更加强壮。  

这只不过是一点父亲般的严厉,何以招致如此深的怨念?何至于让这样的天之骄子,不惜毁瞳禁风,以自损八千的方式,来伤敌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