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缘来如此(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一切如常,百般不忌。  

“都住嘴!”鲍玄镜摸着一头的包,忍着没有龇牙咧嘴:“人在这儿的时候,你们拿他没有办法。人都走了,还叫唤什么!叫人来看鲍家的笑话?”  

一群人面面相觑,愧而无言。  

这时一队衙兵穿进巷子里来,牢牢把住路口,瞬间就完成了警戒。  

鲍玄镜这才确定钟离炎为何匆匆离去——囿于这具身体现在的状况,他是真没有钟离炎警醒。若不开启神相,也就是重玄遵八岁半时的表现。那会儿重玄明光还能武力镇压‘不孝子’呢,虽然那老东西从不真个舍得动手。  

他抬眼往前,恰好衙兵队伍里最后一人走到巷口。此人身着便服,腰刀在鞘,只是眸光一扫,就有一种不言而显的威严,惊得这些鲍家的家丁和侍女都噤声。  

却是北衙都尉郑商鸣!  

在这个权力极重的位置上坐了几年,他已养出气势来。再不是当初在镇国元帅府前,那个被全方位碾压的执拗青年。  

“本官正私服巡察这条街道,察觉这边有些不对——发生什么事情?”  

郑商鸣嘴里询问着,目光一扫,已经看到了鲍玄镜。  

一步急踏近前,捉住了这朔方伯府的心肝宝贝,上下好一通揉捏,确保没有少了一处:“小伯爷,你没事吧?”  

他分明遗憾,但表达得很关切很紧张:“有没有伤着哪里?”  

一个意外受了点小伤的鲍玄镜,一个在都城巡检府的保护下化险为夷的鲍玄镜,才是最好的鲍玄镜。才能让他得到朔方伯真心实意的感谢啊。  

鲍玄镜有些牙酸。  

听说郑商鸣早年和晏抚、姜望那几个还算得上朋友。  

如今晏家不过是送个聘书,你他娘的堂堂北衙都尉,亲自维持秩序!说是私服巡街,带这么多属下衙兵随行,谁能不知你在,晏平那老东西又岂能看不见?  

这也太…  

太是北衙都尉的那个味了!  

北衙都尉的风格就是皇命之下,指哪打哪。皇命之外,八方和顺。  

当初郑世能在临淄威风八面,就离不得这番觉悟。  

上任杨未同为什么被平调?就是因为他仗着朝议大夫易星辰在身后,处理不好跟勋贵之间的关系,得了个“执法甚苛”的评价。若不是博望侯拉一把,南夏的肥差须轮不着他。  

这种谁也不惯着的作风,去南夏那种旧权贵都被砸烂的地方,倒是很适合施展。  

而今日之郑商鸣,已有九成其父旧模样了!  

不枉郑世为他让路,又在斩雨军那里受委屈。  

“都尉大人,我没事。”鲍玄镜道:“不过是…磕着了。”  

“磕着哪里?怎么磕的?是谁?”  

郑商鸣接连发问,又立起身来,回身如虎视:“还不散开拿人?事涉都城治安,巡检府要给小伯爷一个交代!”  

便是鲍仲清复生,恐怕也没他这么着急。  

衙兵顿似鱼群散海,归入人群中。在临淄这块地界上,都城巡检府要找几个嫌疑人,还是很容易的。  

“不必了!”鲍玄镜出声拦道:“不过是钟离炎真人与我玩笑一场…不妨事。”  

说真的,被钟离炎这种浑人欺负一通,是什么长脸的事儿么?  

即便他回去声泪俱下,他那个当朔方伯的爷爷也不好出头。  

要把这件事情闹得有多么严重,肯定也不至于。正常打一架,又要被说跟钟离炎一般见识。若只是不痛不痒地戳钟离炎两下,以这厮小心眼的程度,肯定又会找机会报复回来…而且是报复自己这个小孩子。  

面对这种混不吝的狗东西,好像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打起来不痛不痒,骂起来不伤分毫。要么逮着个机会一次打死,要么就只能忍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  

鲍玄镜也只能顶着满头的包,吞下这口恶气。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那位白骨圣女。  

在齐国境内,凭借鲍家权势,多的是手段。  

在齐国境外,百无禁忌,不信她能逃出掌心。  

至于钟离炎…  

待来日国战,挥师伐楚,兵围献谷!  

钟离炎早就声名远扬。  

听到这个名字,郑商鸣也颇感头疼,他今天要是真把钟离炎请回衙门喝茶,难保这厮不会记恨他一辈子。  

若钟离炎真的触犯了齐国的法律,那倒也没什么可说。但这接近于玩闹,甚至鲍玄镜自己都不追究的事情…  

他默默地打了个手势,示意衙兵们轻拿轻放,不必真追。然后对鲍玄镜道:“今日晏家有喜,城中过于热闹,鱼龙混杂,意外频出。恐有歹人再惊扰驾前,本官亲自送你回去。”  

鲍玄镜急着去找白骨圣女呢,当下便乖巧地笑:“不用了,郑大人,您公务要紧。我还要逛一逛,看看热闹呢!”  

郑商鸣想了想,很容易就做出选择:“正好我今日也得闲,这样,我陪你逛。逛完之后,再送你回府。”  

鲍玄镜张了张嘴,还要说些什么。  

郑商鸣拍着他的肩膀将他打断:“不要跟我客气!说起来我跟你父亲还是朋友,你得叫我一声郑叔呢!今天也算是咱们叔侄俩偶得闲聚,一起增进感情!走吧,往这边来,这条路方便些,咱们也抢几颗金珠子去,沾沾喜气。”  

换做平时,鲍玄镜并不介意跟北衙都尉处理好关系。虽然出于谨慎的原因,不会把这位直属帝命、能够陛见天子的北衙都尉剥掠心志,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