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此门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大概要走几步路:“驴能进吗?”  

“大概是不能的。”王夷吾道。  

向前长叹一声,像个瘫痪许久的病人,艰难地从驴车上挪下来。这时候才生出了几根骨头,懒懒地往元帅府里走,相当顺便地问道:“为何不能出门?会不会影响你的战斗状态?”  

“不至于。”王夷吾道:“恰好禁足三日,恰好你今天来。都是顺便的事情。”  

向前边走边道:“可惜了。你若是能出府,你我择一良地,效仿姜望和斗昭在苍狼斗场卖票,必然万人空巷。”  

白玉瑕自从当上了酒楼掌柜,越来越爱算账。向前耳濡目染,有时也不免斟酌。  

今日他和王夷吾的实力,比之当初在苍狼斗场较技的姜望、斗昭,是只强不弱。按理说不会少赚。  

王夷吾看他一眼:“遗憾的是,你我这一战,可能并没有什么人关注。”  

向前很诧异这家伙会这么说,在他的印象里,王夷吾是一个非常骄横的人:“虽说现在是修行大世,站在最前面的人不断更迭历史,革新记录。如你我这般的神临修士,也不是什么大白菜吧?”  

“大罗掌教刚来,和家师正在切磋。”王夷吾说。  

向前愣在原地,良久才叹了一声:“人生太长了。”  

“还来吗?”王夷吾站在那里问。  

“为什么不呢?”松松垮垮的向前,有气无力地抬步,跨过了镇国大元帅府高高的门槛。  

曾以为终此一生,都只能在齐国之外徘徊。午夜梦回,都不敢触及这道门槛,而今已入此门。那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走?尽管道长路远,尽管庭院深深。  

王夷吾不再说话,安静地在前面带路。  

他不太能理解,做一件注定不能成功的事情的意义。  

但他能感受到,在这条道路上,身后这个名为向前的男人,所燃烧的生命力。  

他尊敬强者。  

他会用拳头来尊敬。  

镇国大元帅府外的巷子里,头发簪得一丝不苟的男人,正坐在木轮椅上,平静地看日落。  

夕阳缓缓地滑坠远方,仍然无私地赠送最后一分春色。  

他当然不只是看日落。  

今天有两场非常重要的战斗,他都要第一时间获悉结果。  

当然前一场战斗他只能等着,后一场战斗他必须看着。  

同样立于神临顶峰、同样站在洞真门外的两个人,要想真正分出胜负,谁也没有留手的可能。  

他当然对师弟有很大的信心,但信心不能填埋担心。  

他知道师弟心高气傲,所以只默默地等在这里。  

他最好不必出现。  

在某个时刻,他一抬眼,就有一尊仙姿飘逸的身影,凝聚在黄昏的光线中。  

俊姿超异,仙龙也。  

仙龙法相立在高墙上,衣袂飘飘,似要乘风而去。  

万千光线都落在此身,而如飞鸟,自由的穿行。  

应该看到他的人,必须看到他。不能看到他的人,永远看不到他。  

巷头巷尾都有禁法,这尊法相却无声无息的出现了。  

其人封印天人态时所钻研的封印术当然功不可没,但站在绝巅的眼界,才是此间关键。  

“我在想会不会是博望侯过来,没想到姜真君亲自来了。”陈泽青平静地说。  

正如王夷吾有人关心,向前行走在世间,亦不是孤身一人。  

曾经的向凤岐是无敌洞真,当然也结下一些朋友,但没有任何一个朋友,有资格插手他的道争。  

今天的向前不相同。  

他结交于微末的好友,已经成长为这个世上最顶峰的人物。有资格在当世任何一场战斗里,为他护道。  

仙龙法相淡笑一声:“悄悄的来也太没有礼貌了,所以我弄出了一点动静——那什么,我是来观战的。你继续。”  

陈泽青笑了笑:“观谁的战?”  

“很难取舍啊…没想到在这道正餐外,还能恰逢饕餮大宴。”仙龙法相双手抱臂,略显可惜地道:“我还是陪陈兄看日落吧。”  

陈泽青看着站在墙沿上的他,夕阳正在他的身后悬挂,将他映照得非常辉煌。  

真是让人羡慕的姿态啊。  

“你的道身在云国不敢轻动,是还在担心燕春回吗?”陈泽青问。  

齐国对外的情报,基本上都是陈泽青负责。他的消息之灵通,是很多人都不能企及的。  

仙龙法相并不否认:“虽则我们已经缔约,但…”  

他摇了摇头:“可能我也是个猜疑之人。”  

“你自己是一言九鼎,却不能赌燕春回也言出必行,不能赌燕春回始终保持理智。”陈泽青道:“我们都有自己珍视的人。我能够懂。”  

姜望莫名想起了那年在妖界遇到的那个人,想起那惊艳绝伦的一枪。  

“一直忘了问。”姜望看了看他的腿:“你的腿…没办法吗?”  

如能有所帮助,也算是一种还报。  

陈泽青掀开膝上的那条旧毯,像是掀开了一个尘封的夜晚,把这双腿裸露在黄昏之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血色的蚂蚁,在上面爬行。根本看不见血肉,只有偶然的骨色。这双腿…完全地被蛀为了蚁巢。  

“没办法的。”  

他平静地笑着:“这叫血魂蚁。天妖以命血所种。它们已经和我的命魂相连,杀它们就是自杀。”  

“介意我来看看吗?”姜望问。  

“有何不可?”陈泽青笑道:“军务不忙的时候,我也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