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无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清的星辰念头,幻生幻灭在其中。  

太虚幻境之中,开放到最高的三十三层演道台,推动到极限,疯狂地耗功!  

而法殿之中,喜魔之魔意,燃在他的剑指炉。欲魔功之全本,焚烧在他的三昧真炉。  

他在炼魔,也在炼法。  

以他一生至此的积累,开天辟地第一真的修为,强修魔功,强炼魔意,要炼成一门无上的法术!  

法术、道术的创造,最早就是对天生神通的模仿和阐发。  

其最终目标,都是以术释天,超越天生神通而存在。  

而纵观历史长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法术,也是极其罕见。  

现在最有名的,也就是人皇燧人氏和有熊氏接力创造的“诸天万界五方五行敕法真身”。  

说是天阶法术,只是因为天阶已是最高,上不绝顶。等闲的天阶法术,根本碰不到此术的边。  

如今姜望,正要效仿先贤,创造出媲美先贤的无上法术。  

他的确是在修炼《苦海永沦欲魔功》,但却是修而不证,炼而不吞。  

修魔不为成魔,只是咀嚼成魔的资粮。修炼的“炼”字才是根本。  

他要把《苦海永沦欲魔功》拆碎了、劈开了,变作他证道的柴薪,而非他前行路上的枷锁。  

现在是第一步,他要先炼出“喜乐之火”。  

他曾经修过“妒火”、“怒火”这样的法术,掌握精熟,仗之多次胜敌。此类法术都是以情为火引,以心绪为柴薪。  

“喜火”的原理思之类然,但要真正炼出,却不止难上千倍万倍。  

因为彼时的“妒火”与“怒火”,只是对浅层情绪的拨动。姜望要修炼的“喜火”,却是要触及七情根本。  

更因为姜望现在所熔炼的是喜魔魔意,来自于《苦海永沦欲魔功》的根本魔念!  

是人之至情,魔之极恶。  

但也唯有这样的根本之“情”、至魔之念,才能够满足他的要求,令他得以追逐无上。  

所以单单这“喜乐之火”,他就留足九天时间,一点一点地熔炼,一点一点地雕琢,力求完美。  

法殿极致肃穆的气氛,也未尝不是在震慑他的魔念,肃清他的杂思。  

他也时时都在自我叩问,自审自思,以免不知不觉,成为堕魔之人。正所谓,万丈绝峰愁攀援,守心而后问道也。  

修魔的过程,也是拔魔的过程。炼化魔意的过程,也是炼心的过程。  

他早已习惯苦旅,也无非是沉默笃行。  

如此一步一步往前走,忽而在某个时候,听到钟声。  

知闻钟的到来他是有所预知的,因为正是他在来天刑崖之前,亲自写信向须弥山求取——信中他详细地阐明了自己需要用到知闻钟的原因。  

在妖界手持知闻钟、怀揣不老泉,以神临对战真妖的经历,实在是巅峰的人生体验。  

须弥山若不便借用镇山之宝,他也能理解,且仍然不影响他一秋成道的决心和信心。  

他的自信从来都是来于自身,而不倚仗任何外物。  

只是说若有知闻钟的帮助,他能够更迅速地理解魔功、洞察魔功,大大节省时间,从而在那最后一步跨出前,打下更坚实有力的基础。  

所以他才会第一次向须弥山开口,求借此钟。  

至于我闻钟和广闻钟,他想都不曾想过。不觉得自己有那个面子,有那个情分。三钟齐聚,是什么姿势都做不出来的梦。  

万古以来,佛家自己内部都打成狗脑子了,也不曾有哪位尊者,完成此等伟业。今日三钟齐聚天刑崖,的确在他的意料外。  

一声悠长。  

两声回响。  

三声如醒梦。  

这感觉就像是你走了很远的路,蓦然回首,发现终点早已抵达。  

剑指炉上的喜魔魔意,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缕瞧着就喜乐的雀跃的火!  

知闻钟帮他了解魔功,我闻钟帮他进一步认知自己、不被魔意所迷,广闻钟向诸天万界传播他的道!  

不同于魔,不同于任何存在,独属于姜望的道。  

原本预留九天来熔炼的喜火,在世尊护道三钟的帮助下,在第二天就成功。  

万事开头难。  

在喜火成功熔炼的基础上,又有三钟加持,剩下的怒火、忧火、思火、悲火、恐火、惊火,几乎不存在阻碍,只剩下细致水磨功夫。  

一个时辰便成功一炼。  

六个时辰之后,姜望的剑指炉上,便有七缕情绪不同的火焰在燃烧,彼此环绕,彼此辉照。  

他将这些火焰,尽数约于剑气之中——丝丝缕缕的剑气,迅速交织成实质般的镇纹,最后凝固为剑气冰晶般,将七缕情焰镇封其间。  

四四方方,压制成蚕豆般大。  

姜望直接把它丢到嘴里,吞入腹中。  

而屈指再一勾,又从三昧真炉里的那部魔功上,勾出“见欲”之魔意,再次落在剑指炉,开始新一轮的炼魔。  

他曾修习过“六欲菩萨”这样的神魂秘术,并长期作为重要的战斗手段。炼此魔意,倒是比第一次炼化喜魔魔意,要更有把握。  

有三钟帮助,这一次大概用不着一天。  

却说那镇封了七缕情火的剑气冰晶,自喉入腹,飞落在道身之内。  

无形的力量弥散开。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入念,一切情绪都变得激烈起来。  

姜望脸上一时呈欢喜相,一时呈忿怒相,一时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