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我的人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的时候,于武道世界所留下的埋伏。于此爆发!  

道历三九二八年的除夕,他们在围猎王骜的同时,还把目光放在了人族这十年来最显名的天骄之身。集合诸界之力,绞缠于绝顶高处,穷极筹谋,用尽手段,只为一局两杀。  

开拓武道,立成武道旗帜,有望功德超脱的王骜要杀。逃脱妖界天意、带回神霄情报,又在陨仙林创造洞真极限记录的姜望…也要杀!  

这是当今时代毋庸置疑的两支人道旗帜,折之而先胜神霄。  

彼时猕知本以天道强召姜望入场,实是为了今日。  

能够在当时把姜望送入天道固然好,当时若是不能做到,又或者后来姜望想办法挣脱,那么还有现在这一劫。  

欺天猕知本,以昔日行念禅师横渡天河时、姜望残留于彼的因果为系,以行念横渡后至今的筹算为本,以各族所支持的强横手段为爪牙——  

海族之主劫,修罗之古怨,魔族之枯祸,妖族之天罪!  

遂成今日之天宪罪果。  

无论海族修罗,抑或魔族妖族,都与姜望有足够的宿怨因果,有足够的出手的理由——抛开别的不说,修罗族、魔族、妖族的洞真强者,自道历三九二七年六月后,至今还不敢在前线独行!只敢成群结队,并随时召唤绝巅强者的支援。  

武道世界是一个全新开辟的世界,也是一个荒芜的世界。王骜所开拓的道路,直通绝巅、超脱有望,但武道真君,在一次性爆发多年的积累后,也就那么五尊。  

这也就给猕知本留下了运作的空间。  

令他把针对姜望的杀招,系以姜望之名,通过武道世界,留在了现世绝巅。只等姜望登临的那一步,就可以触发。  

如今姜望不仅走在登顶的路上,还以洞真无敌之势,史无前例的自山下挑战山巅,几乎完成以力证道的伟业,一旦成就,必然震古烁今!  

人族之英雄,是各界之寇仇。  

他们早就把姜望列名为目标。  

今日要杀死姜望的决意,并不输于当时要杀死王骜的决心。  

这份天河波涛里的因果残余,猕知本握在手里那么多年,任凭姜望风生水起,一天强过一天,不断刷新修行历史…却始终不曾轻动。直到今日,用来一锤定音!  

要斩碎这人族第一天骄,斩去他身上的人道之光,斩人族百年之势!  

妖界若无姜望,知闻钟不得归返。神霄若无姜望,妖族大可提前战备,以发突然之祸劫。  

其余沧海、边荒、虞渊都不必讲,姜望其名,往往陷于关键。  

是时候纠正这个“错误”。  

把所谓的“人族未来”,埋葬于现在。  

将这份“震古烁今”,从人族的历史里抹去!  

猕知本在武道世界里就潜伏的“天宪”,已结成不可更改的“罪果”。  

瓜熟蒂落当死也!  

一经触发,即刻致死。  

姜望的万仙真态剑仙人之躯,是强横到可以抵挡末劫的存在。  

却在瞬间就晦去仙虹,熄灭华光。  

他在登临绝巅的过程里,所做的全部准备。为了在李一的剑下争取时间的所有抗争。乃至于那令巫道佑都动容的人生之剑。  

全都无用。  

他只差一步就可以踏足绝巅,完成以力证道的宏景,成就震古烁今的衍道真君。  

为此他已经付出了一切努力。  

可最后关头阻止他的,竟然并不是李一的剑。  

的确人间无道敌,可是天外有来客。  

命运何其叵测!  

他在登顶的过程里跌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双手颓张,人往后仰,青衫在风中飘摇,仿佛一朵托着他的云。  

而后仙衣垢秽,头上冠华萎悴,腋下汗流,忽生臭秽,不乐本座。  

瞬间就天人五衰,且是大五衰相!  

异族衍道,立于现世绝巅。  

向冲击绝巅的人族天骄出手。  

整个现世范围内,所有的绝巅强者,几乎同一时间惊动!  

但有四族绝灭之力的困锁,身在这个战场之外的人族绝巅,根本没可能第一时间阻止。  

姜望和李一交战在景国的上空,以云海为台,四方不限。  

可猕知本他们此刻痛下杀手,真正产生交锋的地方,却并不是具体的哪一个时空。而是玄之又玄的超凡之路的绝巅处。  

就如同昔日的武道世界。  

相较于刚刚开辟、尚且荒凉的武道世界,固有的道界自然繁盛非常。  

万古以来,绝巅如林。  

武界和道界都有绝巅之峰,都能够直接触及修行的尽处。  

猕知本便是在这个位置,划定了战场,并不真正涉于哪国哪家,与景国的防备力量全无关系。  

看起来出手者仅有四尊,只是猕知本,帝魔君,修罗君王善檀,无冤皇主占寿。  

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妖族!魔族!修罗族!海族!  

是人族镇压万界的过程里,最强大的那些对手。  

他们花费巨大代价来铺就今天的局面。  

这一道天宪罪果,几乎是必定的结果。且已经发生,不可能再挽回。  

之所以说“几乎”。  

是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个能真正算尽一切。  

因为你在算的时候,别人也在算。你在求的时候,他者也在求。  

异族四君出现的瞬间,猕知本就已经指出天宪罪果。  

但有一剑,先于猕知本所指,落在他额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