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恐怖天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体现,更是田安平在侵袭这个世界、且已取得一定权限的证明!  

若非如此,岂能凭空拔碑刻字?  

须知这真源火界,一草一木,都为魔猿所镇,都是姜望所掌。  

外人就算想要挖一捧土,摘一朵花,也非易事。  

田安平却能在此造物,改变环境。  

的确是个难以想象的强者,能为人之所不能。  

“恐怖”之名,确然能当。  

赤足裸衣的田安平,就这样立在铁水湖泊中央,注视着姜望。那平静的眼睛里,映照着此世的焰光,仿佛在问——“如何”?  

而他得到解放、不断暴涨的气息,冲天撞地,仿佛要冲爆这个世界!  

浪花拍碎。  

这赤水湖泊,这烈焰真源的世界,像一面镜子般碎了。  

双方都从真源火界之中脱出。  

那烈焰熊熊的一切,飞鸟、魔猿,如梦碎去。  

只有一朵焰花,在青衫猎猎的姜望身后飘落。  

赤焰之花,歇在碧蓝色的湖面,静静燃烧。  

宣示着那不是梦境。  

重新出现在鬼面鱼海域的两位当世真人,仍然正面相对,只是拉开了距离。  

李凤尧霜心所鉴,已经根本捕捉不到什么,完全不知谁占上风。无论是田安平还是姜望,都已经超越了她的感知极限。  

而作为在场观众里最强的照无颜,她所感受到的是田安平那令人惊惧的恐怖力量,几乎喷薄而出,炸破此世,令她下意识地把许象乾往身后拖拽——  

这时姜望已出剑。  

那真是难以描述的一剑!  

照无颜作为旁观者而非经受者,亦只觉人生恍惚,寻不着归途去处。她承杂家学术,兼天下之功,而再不知未来何往!  

命运遥途,断于此剑之前。人生苦短,自此而结终破篇。  

无论怎么努力,怎样抗争。在这样的一剑里,永远没有出路。  

在田安平的感受中,他第一次解开孽镣,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力量。以极其强横的姿态,杀破了真源火界,要来见证更强的姜望,却只见得一片空茫。  

先前痛到感官都崩溃,脑海一片空白,眼睛也被铁水灌满,目识都是锈色。  

现在倒是心明目清,神意完足,状态更逾巅峰,可也什么都瞧不见。心在苦海无边,漂泊无有彼岸。身在永夜无际,伸手不见五指!  

彼刻失去的是对自我的把控,现在失去的是对命运的把握。  

然而直到空茫的这一刻,跳出棋局外,他才真个把握觉知,忽然明白——  

从头到尾他都陷在长相思所圈定的战局里,直到解下孽镣,都未能真正脱出枷锁。  

手足虽卸枷,天地已合笼。  

释放力量,却在空境。尚有灵知,已是劫余!  

那真源火界被撑爆的一幕,并非真实发生。  

他所感受到的冲破彼方真源火界的过程,只是对方以潜意之海,为他所做的预演!  

面对姜望这一剑,世上绝大多数真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就没了。他比那些人强大,强大得多——  

所以能够看到自己是怎样被杀死。  

“无想无察空悟境,意得来生是劫余。”  

这一剑,劫无空境!  

照无颜的目光走不出这一剑,而李凤尧许象乾他们,根本看不到这一剑。他们只看到碧海上空,两位当世真人隔空相峙,片刻的安静后,田安平忽然爆发恐怖气息,这气息又忽然的跌落!  

天地闻剑鸣。  

众人眼中再见,长相思已经描画出清晰的剑身。剑尖已经扎进田安平的喉咙,刺破他的道躯防御,令他圆睁双眸,彻底失去抵抗。这具道身的恐怖力量如气囊炸破,一泻千里。压得整片海域,都在疯狂下陷。  

顷刻成海坑。  

田安平却没有随之下坠,而是被这柄剑钉在空中,悬挂于彼。像一扇正等风干的肉。  

雪亮的剑锋,真如一座桥梁。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这样紧密地连接。血珠滚滚,离刃而走,似流瀑坠海,却毫无痕迹。  

握剑的姜望,定在那里,眸中似有惘色。  

“大齐!姜望!我齐国英雄!!”  

“爵封…青羊子!”  

“大齐武安侯!”  

潜意之海,明明无波。  

却似有惊涛之声,反复拍来。  

姜望的眸光骤然一清!  

他的剑只要再往前送一点,田安平就会彻底的死去。  

但他把住了剑柄。  

虽然心中有那样清晰的厌恶感,很想就此宰了田安平。虽然抵近天人之态,理当无所顾忌。但…  

怎能忘了齐国?  

剑下是大齐兵事堂成员,九卒之斩雨统帅。  

这一剑往前走,过去所有的情谊都不存在了,从此齐人为仇雠。  

汩汩,汩汩。  

田安平张着嘴巴,发出和着鲜血的气声,像一只打鸣的鸡。  

他的喉咙和他的嘴巴,同时喷出鲜血。濡湿了胸膛,染红了半张脸。  

可这张布满血污的脸,却流溢着奇特的满足感,疼痛地笑着。  

这种满足,无关于生死。  

世间之真,竟有如此。  

“天人…天人!”他充血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每一次呼气都如受刑,声音只能在胸腔里,含糊地闷响:“真想…试试…啊!唔——”  

姜望稍一抬剑,便切断了他的呓语,割开他的惘思,令他短暂地回到现实,回到此刻的处境中来。  

叫他知道他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