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吾不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姜望按桨不动,静眸如水,一道魔影、一道仙光,自投本躯,法相归身。  

而在那召唤迫近之前,他的脖颈之上,浮现一串星辰念珠。此般念珠分六颗,每一颗星辰念珠之上,都有一个阳刻的道字,曰——  

令!阴!善!福!印!将!  

正是南斗六星的六个别名。  

左嚣留下的封印被触动。  

两证绝巅、冲击过超脱的左嚣,以其当世难有人及的眼界,针对性布置的封印,没有那么容易攻破,轻松拦住了天道的第一次伐门。  

便于此刻,姜望并起剑指,轻轻一划——  

撕——轰隆隆隆!  

武道的世界里,响起惊天的雷声。  

一道恐怖至极的电光,或者剑光,就这么从天而降,撕破长空,斩至猕知本身前。  

又在猕知本的注视中,散而无形。  

但猕知本那根手指上的微弱火焰,却是就此消失,仿佛被风吹灭。  

轰隆隆隆!  

电光消失了,雷音还有余响:“猕知本,我就算合入天道,也先杀你!你相信我能保有这份执念吗?”  

猕知本欲借天道相召,就必然要忍受天人对天道力量的驾驭。故在这一合里,丝毫未占上风。  

雷声已消失。  

武道世界里静悄悄。  

善檀平淡地看向猕知本。  

猕知本只是笑了笑:“天河渡船遗落的人,竟然也可以跟我对话了。看来省不得力,诸位——动手吧!”  

倒似没谁在意这小小的插曲,几位异族绝巅,齐齐把目光投向王骜。大家都很明白,在场的另外四位人族武道宗师,根本不具备阻挡的能力。  

但有一道白发飘散的身影,遽然飙出。脊柱弓起又绷直,好似虎跃恶涧,龙腾永渊,抬脚一记竖劈——直面异族四绝巅,直抵那黑白变幻之山。  

他的骨骼一节节发出齿轮般的咔咔声响,身体响应千万次的共鸣。这雄健身躯里潜藏千年的力量,于此刻一霎劈出,惊天动地,真如伐山斧!  

无尽渊落,因之而开。  

武道世界,似也为此两分。  

墨徒的意志,贯彻在武夫的肉身,凝成这一式无与伦比的“开天”。  

他是墨守成规的舒惟钧,他是古往今来腿法第一的武道宗师。  

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连呼喝都没有,只用钢铁般的身影告诉王骜——此时此刻,别无它路,唯有速证超脱!  

这一切说起来复杂,事实上猕知本抬指到烛灭,诸异族绝巅降临到舒惟钧出击,都在同一个瞬间。  

吴询也只将面甲覆下,只露出一双见惯生死的眼睛,提长戈,跨渊而前。  

不见其它动作,身后自然凝聚一杆杆战旗——  

夕阳残照,横尸如山。  

仿佛将兵墟搬到了此处,一处处惨烈战场垒土填渊。  

一时深渊都不见。  

只有骸骨相连,断刀映日。  

他这一生踏过的关键战场,填充了他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成为他可以站在这里挑战对手的原因。  

若是他亲手训练的武卒在此,他手握虎符,敢于面对任何一位绝巅。不说压制对手,至少不落下风。此时此刻,名将无兵,也只能靠自己掌中长戈,腰侧短剑。  

但他仍是昂首往前。  

他踩着这些战场大步往前,速度越来越快。铁靴不停踏地,发出急促的声响,便如好戏开场前,那阵子紧锣密鼓。  

一场战争里最惨烈的时刻,就是三军主帅做最孤独的冲锋。  

咻——  

极尖细的啸叫声,带出一支剖世而前的羽箭,将战场残阳的余晖都掠夺。  

同样是当世名将,同样是武道宗师。  

曹玉衔与吴询有太多的共同点,却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人。  

轻羽曳动尾流,狂风飙烈长空。  

曹玉衔的箭,先于吴询的冲锋而体现,也追及舒惟钧的开山一式前。有钻山锥地之恶形。  

姬景禄将那铁扇一展,上有四字,曰“关河日月”。  

他并不急于进攻,他知道进攻大概也没有大用。  

他只想争取时间。  

但见王骜所在那处武道绝顶之峰,前方骤起关墙一道,又见大河滔滔,姬景禄左拳右掌,同时探出,恰是那升起的日月!  

关河日月,武道画形。  

不愧是天下武道宗师里,拳脚最细腻的存在。  

此般武意,真如壮景!  

一时四大武道宗师,尽皆出手。面异族绝巅而不退,要武争那一线机会。  

但在这个时候,在那如画的武道风景中,忽然探出一只手,粗糙的、精壮的手。有几分不解风情的突兀。  

这只手,将铁扇拨开了。  

王骜的手!  

不等异族四位绝巅出手,倒是他自己先推开了姬景禄特地为他而设置的屏障!  

未有言语,但这个动作…是何等的轻蔑和狂妄!  

他难道不知道,他面对的是谁?  

焉能如此轻描淡写,浑不在意?  

王骜将铁扇拨开,像是拨开了一道屏风,把关河日月变成了屏画,而自己从风景中走出,回到台前。  

他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只是平淡地看着那座黑白之山,看着山上苦心积虑、奇兵突出的四位异族绝巅。  

这四族被人族分割堵死在不同的战场,却不料想,于神霄之前,在武道世界先联起手来。  

这未尝不是人族武道的荣勋。  

“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绕开我族关注,骗过天意,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