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迷途知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凶神恶煞如鼠伽蓝,难见威风。  

风度翩翩如鹿七郎,不再潇洒。  

恶名昭彰如蛇沽余,也浑身是伤。羽信已经是没了,熊三思身上血痕犹在。  

倒是这个太平鬼差,衣着完整、蒙面巾干净,连头发丝都没掉一根,非是实力高绝,何能履险如夷?  

故而他虽在这时候语气不好。  

鼠伽蓝想了又想,还是受着了。  

想他几次三番想对这太平鬼差动手,但对方屡次以实际表现刷新威慑,令他不敢轻动,细思恐极。  

但就这样原路回去,也自是不能。无上我佛,能容天下妖,我忍!  

“这样,鹿公子,我离远一点,为你让出前路来。”  

说着,这黑莲寺的和尚便径直后退,退了足足二十丈。  

鹿七郎自无不可,背剑于后,便施施然迈出深林。  

太平鬼差身上的危险他早有灵感,故也不怎么惊讶这双刀胖妖的表现。  

当然,若是六条路的考验难度都相同。  

柴阿四还能够带着猿梦极说说笑笑逗趣而来,蛛兰若带着蛛狰也片尘不染单就这一场的表现,他们两个显是更强出一截。  

他鹿某虽是不怎么服气,暂时也警惕对待。  

这一眼泉水…  

灵觉中骤然生出的反应,几乎淹没了其它感受。  

不老泉!  

心中想着那传说中的至宝,鹿七郎步履翩然,只含笑问道:“谁是第一个到的?”  

熊三思看了蛛兰若一眼,并不言语。  

蛛狰道:“不才侥幸拨了头筹!”  

“厉害!”鹿七郎赞了一声,却扭头看向旁边。  

羊愈和犬熙华一前一后,恰在这时走了出来。  

他们也都受了伤,犬熙华看着尤其凄惨,左脸上黑色的邪纹都被什么剐掉了一截,瞧着血淋淋但毕竟还活着。  

如此回看,进入神霄之地参与竞争的十二个妖怪,竟只少了一个身怀羽族血脉、亲自开启了秘藏的羽信。  

蛛狰看向熊三思的眼神,就难免有些玩味。  

虽然说等秘藏的开拓进行到关键时刻,在场各位竞争者,都或多或少对羽信有些杀念,但此刻不还什么都没看到么?不年不节的,怎么就开始杀猪?  

还是说羽信已经得到了什么?  

“想不到贫僧却是最后出林的一个。”  

鼠伽蓝心态颇好,哈哈大笑地往外走:“所谓好饭不怕晚,福待有缘妖,活该佛爷走运,踏此鸿途!”  

对于这种讨口彩的行为,倒是没谁说他什么。  

柴阿四甚至还阿谀地搭了一句:“您真是高僧风范!”  

倒叫鼠伽蓝有些不适应。这个高深莫测的家伙,又在耍弄什么阴谋,怎么对每个妖怪都这般亲热?  

但在这个时候,那自出林来就未发一言的羊愈法师,忽地往前一步,口诵法言:“鼠伽蓝,你本是好天资,但误信谬佛,行差踏错。歧途已远,深渊当前,还望你迷途知返!”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听在耳中,心中竟如洪钟响,且是越来越响。  

这蜿蜒山道、不见全貌的深山,乃至幽幽密林,顷刻被金色的佛光所铺满。  

古老的梵唱,混响于时光。  

相较于鼠伽蓝的魁梧身形,这个羊愈法师看起来实在削瘦脆弱。但一抬步,已经踩进黑色的佛光里,一按掌,已然掌覆天灵!  

参与神霄之地的这么多天妖种子,这么多妖族俊彦。  

竟是看起来最温煦良善的羊愈法王,最先出手,并且一动手,就是要将鼠伽蓝逐出竞争的架势。  

古难山头钟声响,几回惊醒梦中妖!  

…声纹在空气中几番荡漾,遍及诸方,也未尝没有试探其他妖怪的意思在。  

第一声响,是日‘迷途’。  

此为心头钟。  

第二声响,是曰‘知闻’。  

此为天外钟。  

那悬在神霄秘藏之外、摩云城上空的知闻钟,竟然再次被唤醒,隔空降临了力量,帮助羊愈横扫对手!  

摩云城上空的黑暗,如怒海翻滚起来。  

麂性空的声音在咆哮:“老秃驴!我说你为什么死活舍不得带着知闻钟走,原来是想场外作弊!古难山门风一贯如此,真真恬不知耻!”  

无边黑暗迅速向浮空的蝉法缘汇聚,其间隐有活物,要撕破黑暗而出。  

虎太岁、鹿西鸣、蛛懿,都不动声色地撤开身形,为两位大菩萨的厮杀腾出战场,生怕他们杀得不够尽兴。  

蝉法缘只笑道:“佛说,缘来如此!麂性空,你还是认了吧!”  

反掌—托知闻钟,其声传彻长夜。  

而他遍身大放华光佛躯如金阳横空,将此暗夜照作白昼。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气中虫、水中虫、心中虫、虚空虫、夜中虫,五虫恶世。  

麂性空所修之恶虫观,已然到达‘一缕浊气三万虫’之最高境界,能得自是强大非常的手段。  

不是真个震怒,不会动用此等杀招。  

但恶虫观之强,强在微观,强在不可察。  

知闻钟一响,孰能不知?  

佛光照耀之下,麂性空所聚拢的黑暗,几乎被压成了一张幕布。  

那夜幕之中不断鼓起的襄泡,又不断地按了下去。一瞬即起三万虫,竟无一虫能面世。  

每一条微虫,都被照彻清楚!  

如此笑容灿烂,一边镇压麂性空,一边传递力量于神霄秘地,给予羊愈浩瀚如海的支持。  

神霄之地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