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弹指生灭(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是在战死之前,他的衣饰肌肤血肉力量.…一切与真实的修士半点无异。甚至能够动用秦国镇狱司的秘法,能够动用秦国名门公羊氏的血脉神通。这是什么缘由?  

魔耶?人耶?  

尤其此刻被抹掉之后,身上也没有留存生魂石的气息。  

未带生魂石,却能不受此方天地干涸的影响只能归于魔物一类刚才这个司狱长,其实是魔物手段化生?怎可能如此真切?  

邓岳也是如此吗?  

正惊疑不定间。  

嗖嗖嗖嗖嗖嗖!  

有破空之声接连传来姜望提剑四望——  

那浓重的雾气始终未曾散去,绵延深沉,不知尽处。  

而穿透浓雾行至此处的,又是六个神临修士!  

有男有女,高矮胖瘦皆存,穿着打扮各异,气息尽皆不同共同点在于都很冷漠,都不开口,也都把姜望视为敌人,毫不掩饰杀机,  

这些人如群狼环伺,立身不同方位,各有手段展开。  

这是深入边荒两千六百里后,应该遇到的危险此地距离生命禁区还有三百多里地,便算是真个闯进了生命禁区,有可能遇到过境真魔,也不至于像眼前这般才是!  

中山燕文斩杀的真魔,可是在深入边荒八千里之后屈指算来,姜望自入边荒至此,已经杀死了三头神临层次的将魔,遭遇八位神临修士,姑且不论后来的这些是人是魔,论及实力,也都是毫无疑问的神临层次战力。  

也就是说,短短四天时间,姜望已经遭遇十一位神临层次战力。  

抛去不够深入的那两天,这个频率就更为恐怖。  

这完全不是正常的猎魔难度,也不是正常的猎魔遭遇边荒的魔物若是都像这个强度,等闲猎魔小队,还深入边荒扫荡什么?简直是在给魔族送粮食了。事有反常必为妖。  

强大魔物如此密集,难道是魔潮降世?  

心中有百转千念,姜望亦只是握住了自己的剑。  

不管怎么说,在已经身陷重围此刻,想要不付出一点什么就遇走,绝无可能。  

甚至于倘若这些人全都和“邓岳”以及那位司狱长一样,空有神临之力量,却不能够完全地应用。那他也未见得不能够一战!  

有时候一加一未见得能够等于二。一个愚蠢的对手,往往比队友的帮助更大。  

在混乱的局势里寻找机会,在生死的罅隙里捕捉胜利,姜望自问不输于人!  

但其中一个体态丰腴的女子、出手的第一时间,就令姜望心思一沉——  

那女子踏空一步,恰恰是踩在一个最让人难受的节点上,进也使不上劲,退也脱不开势。而她玉手一绕,竟然把那火域中被牢牢囚住的“邓岳”,扯到了身前一个站位就能看出其人把握战机的能力,偏偏还有如此诡异的神通若新来的这些人都是如此,只怕.  

很快就不用“只怕”了。因为在一刻,新来这些人骤然发动的攻势,就已经告知了姜望——  

确然每个人都是如此。  

新来的这六个神临修士,对力量的运用,远不是已经被消灭的那个司狱长可以比拟甚至于这时候的“邓岳”,那九劫洞仙指,也完全地体现了洞仙之威!倒像是之前只是敷衍,此刻才真个动了真格。  

姜望一瞬间就从游刃有余,变作了危在旦夕。  

进攻几乎是在同时发生。  

此刻出手的每一位神临强者,都有自己的独门功法、特殊神通,以及由此构建的独特的战斗体系。而在超卓战斗理解下,此起彼伏,近乎完美地释合。  

一加一的确没有等于二,他们联手发挥出来的战力,远胜于力量单纯的叠加!  

恐怖的道术光影,在一个瞬间就已经爆炸开来。铺天盖地,几乎填埋了此方天地所有,未有半点间隙留下。  

种种神通铺开,几乎断绝生机所在。  

姜望也顷刻间显化天府之躯,照耀神通剑仙人!  

无论如何,无论是面对谁,他的剑总在手中鸣。任何人,任何存在,想要他的命,就要做好死于他剑下的准备。  

战斗的开始或是突儿的,战斗的演化却是那么自然。  

譬如一缕风过,譬如一捧沙落。  

当然战斗的过程,要比自然发生的一切都灿烂,因为那违逆自然的一切,都是生命不屈的光芒!譬如开始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譬如提剑迎向几乎必死的结局,  

火域铺开,剑仙人演化万法。  

对于当世天骄来说,每过一天,都要胜于昨日。  

而齐夏战争已经过去了足足六个月。  

姜望在这个瞬间展现的战斗力,几乎洞穿了整片天空的阴霾!在这茫茫无际的边荒,亦有足够的喧嚣。而有一只靴子,自那阴霾的裂隙里踏落了。  

这是一只普通的羊皮靴。  

靴子的主人,只穿着一身普通的牧民服饰。  

但他全身上下,仿佛沐浴着神光。顾盼之间,自有无尽威严他只是那么一脚踩下来,好像已经把天地间不和谐的一切都踩空他的靴子彻底落下,他的整个人也出现在姜望身前。  

而方才围绕着姜望疯狂进攻,足足七个各具强大风姿的神临修士,全都消失了!  

像是一个泡影被戳破。  

只有沙尘高高地扬起,又无力地落下。  

在短短几息时间的交锋里,姜望已经无可避免地受了伤。有人相助自是好事,但一身沸腾战意骤然落了空也不免有一种几要吐血的烦闷。  

尤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