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争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前赴,  

青云印记数转,人已连纵,在痛嚎的城门守军之间灵敏穿过,几个闪身,已贴近城门!  

大约是队正职务的一员守卒,正背抵城门,面向姜望。  

有护城护门之勇气。  

体内道元涌动,身外撑起光罩,在护城大阵加持之下,勉强抗衡偌大火界中均匀播撒的伤害。  

他双手紧紧握着他的长枪!  

枪尖抵向如神似魔的来敌。  

浑然忘却了恐惧,也似乎感受不到烈焰焚身的痛苦。  

在一众东倒西歪,哀嚎着逃窜的城门卫兵里,他孤独而坚毅,只此一身对强敌!  

“啊!“  

“啊!”  

他怒吼着对冲。毕生的勇气,也如身外的烈焰一样燃烧。  

他手中长枪被轻巧地拨开,那个穿着玉台巡骑军装的人,轻轻一晃身,就已经冲到他的面前,几乎与他贴面而立。  

他看到那人的眉眼,看到那一副宁定的面容。也看到其人右手并起剑指,极其锋锐、难以描述的一剑,便正向而来!  

他似乎看到地裂了,天場了!  

他的世界毁于一旦,  

而恐惧的情绪终于回归,他全身都僵硬了,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不忍目睹自己的死亡。  

他感觉到自己被一股巨大的冲击波所席卷,身体高高地飞了起来。  

又重重地硬在城门洞壁上。  

怀着筋断骨折的痛苦,和难以言说的情绪,他睁眼看到一好似无穷无尽的火焰,被那个直脊如铁的背影所收敛固定城门的钢链,被极度锋锐的剑气,绞成了碎片。  

大门上刻印的阵纹,已经被切割得一团糟,勾连护城大阵的元力,混乱不堪。  

历来城门是防外,没有防内的。  

对内对外,防御能力几有天壤之别!  

而一只修长的、骨节分明的手,贴在了城门上,将这厚重的、熔铸了几层钢板的城门,重重推开!  

天光透了进来,将城门洞内的幽暗驱逐干净…  

在这最绝望的时候,他竟恍惚,好像看到了希望。  

然后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晓了。  

那也许不是他的光。  

太快!  

太快了!  

从暴起动手,杀死守将,到轰塌军阵,洞开城门。  

姜望没有浪费一息时间,每一步都走在最恰当的位置新节城这位副将应对已经十分及时,可失了先机,步步赶不上趟。  

”将他打出去!”  

新节城副将的吼声都已经破了音,围杀敌人于城楼的想法已是不成,他立即转变了策略。  

卷起所部士卒,兵煞混同一体,直接撞开了城门洞里那些还在混乱的友军,凝刀一线,直斩姜望!  

夏国千年国祚,积累下来的底蕴深厚非常。仅以基础战阵而论,就足有九种,  

对应九种不同的形势。  

他结的是弦刀阵。  

所谓弦刀,其刀如弦!  

既巧而利,极细极轻。  

兵煞凝刀,只开一线。  

夏国军伍,以一百五十人为一队。  

这新节城副将集两队三百人之力,在护城大阵的加持下,立即斩出一抹如月初升的雪亮刀光!  

姜望退,在大开的城门中,纵身疾退。  

退出了护城大阵的笼罩范围,好像也将刚刚占得的城门拱手相让。  

但城门毕竟已经被打开了。  

同样是在此刻,在人们视线能及的远处有一个庞然的身形,迎风暴涨,一下子撞进了视野里来一却是重玄胜操纵军阵之力,凝聚三百人军阵兵煞,加持自身,获得恐怖的速度,已经疾冲而近。  

远远见得这边动静,他直接摇身一变,显出法天象地神通,瞬间撑爆了身上的甲胃。高达二十丈的身躯,摇天动地,如远古神话中的巨人,走到了现实中。  

大手用力一甩,竟然扇起了狂风—一“接剑!"  

他如是怒吼,声动全城如擂鼓。  

嘭嘭嘭!!  

嘭膨嘭!!  

远处也真个响起了战鼓声。  

夔牛皮所制之战鼓,第一次响在这处战场。  

宣示了最后的冲锋。  

落在后面的两千余得胜营士卒,在鼓声之中加速前行。  

鼓荡气血至此,冲在最前、本已经力竭的三百名士卒,又重新生出了力量而那巨人远远甩来的一抹寒光,瞬息已至。一气长虹贯天地,好似横过了日月,却是被一只修长的手掌抓住…  

握紧!  

如鱼归水,如树生根,世间万物,长剑一声,天地和鸣。  

当姜望握住了他的剑!  

赤金流转,剑光照眸,霜风流火绕青云,剑仙人再现人间。  

握剑之时已出剑。  

姜望退数步后又进数步,反撞城门内,剑纵天柱折,与新节城守军三百人的兵阵直接对轰!  

以剑仙人之态,硬抗护城大阵的压力!  

锋锐绝伦的剑气,撞上了足以跨越超凡品阶的军阵。  

新节城守军当然不够精锐,弦刀阵也不是什么顶厉害的军阵。但是在护城大阵的加持下,在护国大阵的沐浴中…  

此刀极强,势无其匹!  

刀剑相击!  

短暂地对轰在城门洞中,在对开的两扇大门内。  

力与力的疯狂激荡。  

咆哮的劲风如龙卷一般在城门洞里撞开。  

衣袂鼓荡间,姜望轻轻一个撤步,五神通之光绕身一转,已经将那庞然力量卸去。  

在对撞之时,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精巧的距离,怡在护城大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