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因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巡独坐不赎城外,等的自然是萧恕。  

萧恕盗丹而走,逃亡千里,早已经山穷水尽。这一路逃过来,是如何艰难,如何斗智斗勇,都不必再细述。  

如今他两袖空空,交付命金的那些钱财,已经倾其所有。  

而这四十天,是他唯一为自己争取到的时间。  

这四十天,张巡必须要尊重。  

不赎城所展现的强大武力,捍卫了命金的规矩。  

被罪君逐出城外的张巡,忍受着巨大屈辱,独对城门而坐。  

他要擒杀萧恕的决心,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  

而此时仍然立在长街上的姜望,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跑路的事情了…  

在不赎城的大街上被叫破名字,当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虽然说星月之约后,庄国已经不可能在明面上如何针对姜望。虽然说杜如晦在玉京山裸身受刑,现在伤势都未必好转…  

但对于那对君臣,用怎样的心思去揣测都不为过。  

不过在这之前…  

姜望回过身来看着萧恕:“需要我帮你联系楚煜之吗?”  

他当然跟左光殊有兄弟之谊,他当然在淮国公府感受到了非常珍贵的情谊。他亲身经历了左光烈的战死,非常清楚左氏为楚国付出了什么。也认可左氏这种世代忠烈的世家,应该享有那些荣耀。  

但同时,楚煜之的话,也的确是给了他触动的。  

那些在泥泞中行走,想要为自己,为千千万万平民挣扎出希望的人…他是被触动了的。  

正因为他清楚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容易,他才能够较为深刻的体会到,这个世界可能需要更多的公平。  

但他不是生而知之的贤者,没有与生俱来的智慧。对于这个世界的太多问题,他也没有自己笃定的答案。他甚至有时候的确不知道,谁更对一些,谁更错一些。  

他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了解、不断地接纳、不断地修正,但这个过程,注定漫长。  

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对于人生,他也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那个答案未必是正确的,未必能符合人们的认知,甚至于他也未必找得到。  

他只是在经历他的人生而已,不是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赤心是他的神通,歧途也是。  

不周风是他的神通,三昧真火也是。  

他有剑仙人的神通,继承了云顶仙宫,也未必就要复刻仙宫时代。剑仙人的仙,也未必就是九大仙宫的仙。  

他只是往前走而已。  

他并不忠于任何人的期许,他只忠于他自己。  

但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人,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他是知道的。  

如果努力永远没有收获,付出永远没有回报,那将是怎样一个绝望的世界,他是明白的。  

所以他能够理解楚煜之为什么割袍断义,能够理解萧恕为什么铤而走险。  

所以为什么,他今天会帮萧恕说话。  

所以为什么,他此刻会帮萧恕想办法。  

萧恕盗丹而走,原先在丹国的关系自然全部没用了。姜望暂时也只想得到一个楚煜之,还有可能会想办法帮助他。  

萧恕摇了摇头,说出了他在张巡出现之后的第一句话。他笑着道:“还是不要了,他说不定现在比我还惨。”  

他竟然是笑着的。  

他的笑容很有亲和力,与他的面容与他的现状都无关,而几近于一种“术”的表现。  

“那么,还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么?”姜望又问。  

他当然不是被萧恕的笑容所影响,他是本心就想帮一点忙。  

甚至于,他已经做好了借钱的准备。  

有了贤弟左光殊的资助,他现在囊中不算羞涩。  

借萧恕一些元石,让这位刚刚逃出丹国的年轻人,能够在不赎城多呆一阵子,多活几十天…  

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萧恕看着姜望,略有些惊讶地道:“你跟楚煜之是朋友么?”  

他的确不太想得明白,姜望为什么会愿意帮他。他们在此前甚至从未说过一句话。想来想去,或许是能够在楚煜之那里凑一些交集。  

姜望摇了摇头:“数面之缘,不算是。”  

萧恕若有所思,又问道:“你难道不想问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盗丹逃亡么?”  

姜望认真地说道:“我想,相较于满足我个人的好奇心。你如何解决你当前的人生困境,才是更为紧要的事情。”  

萧恕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道:“今日方知,去年在观河台,为何是你独耀天下。希望以后我还能有机会,和你坐而论道。”  

然后他就紧紧地闭上了嘴。  

他学的是纵横之术,擅长的是口舌如簧。  

很懂得远交近攻,太擅长借力打力。  

但他没有再接受姜望的帮助,也没有求恳任何一个人。  

此刻他竟然并不打算再说话,而是就在长街上…同那城门外的张巡一样,盘坐下来,闭上了眼睛。  

丹国的两位天骄,一坐城外,一坐城中,隔着数个街区,遥遥对峙。  

有一种奇妙的因缘感。  

这样一座混乱的城市,仿佛分割了两种人生,两种命运。  

人生而有异,命数自然不同。  

有的人习以为常。  

而有的人…不认。  

就在萧恕坐下来的那一瞬间,他体内的道元立即开始汹涌,卷动惊涛。天边骤然亮起了一个光点,璀璨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