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贼人休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望也同样不敢入侵他的通天宫。  

当然,在神魂之外占尽优势的姜望,也不必做此选择。  

如果今时今日,能够成功在山海境里杀死姜望,削掉其人的三成神魂本源。那么他就有了足够的神魂优势,可以从容在这一个方向建功。  

天府秦至臻、绝巅黄舍利,他自问都有一战之力,就算现在不如,之后也有奋起直追的信心。  

唯独是如今同样成就了天府的姜望,他确定自己在神临之前,已再无战胜对方的可能。  

这个人已经在内府层次走到了尽头,走到几乎不可能再超越的地步,然后才成就外楼。  

他怎么追赶?  

如果这次能够成功…  

项北低头看到水中的倒影,猛然一惊。  

不由得质问自己——  

你项北何人也?  

什么时候起,竟然会把胜利的指望,放在削弱对手身上?  

你真的被姜望打服了,打怕了吗?  

心绪波动,水面随之留纹。  

一圈一圈的涟漪泛开来,再不肯平静。  

太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细节,但是并不劝导,而是很有经验地直接下达指令:“不要胡思乱想了,已经找到姜望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作为一个优秀的兵家修士,项北就算心里有一万分的动摇,也绝不会在具体的行动中影响战友。因而只是往前一步,踏定水波,用骤然平静的水面,回应了他的状态。  

太寅仍看着七星罗盘,五指掐动如飞:“他正在快速移动,不知要去哪里,我看看能不能堵在他前面,先一步布好法阵…等等,他好像往这边来了!”  

项北凝神不语。  

又过了一阵,太寅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又改变方位了?”  

他忍不住问项北:“你说他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跑过来跑过去,到底是想干什么?”  

“也许在与人厮杀?”项北谨慎分析。  

太寅眉头皱得更紧了:“你这么说的话…倒真的很像是在追杀谁。会是哪方呢?”  

“计划还进行吗?”项北只问。  

说起来,虽然他们两个是下定了决心要在此解决姜望,但对姜望的信心,也的确比别人更足。  

这次来参与山海境的,都算得上是年轻一辈的强者。  

但他们还是下意识地觉得是姜望在追杀别人,而没有去考虑,是不是哪方天骄在追杀姜望。  

一个是真正把姜望当做敌人,研究过不知多少次,一个是真正和姜望交过手。他们是最能够明白姜望的强大的。  

“为什么不呢?有帮手的话,计划更容易成功了。”太寅看了项北一眼:“你不必想太多,就算我们只是在山海境里寻宝,也需要清除竞争对手的,不是么?埋伏他,是一种重视,但不代表畏惧。”  

项北只是点了点头,并不说话。  

“不行,他这么到处乱飞,无法准确判断落点…”太寅当机立断:“你在这里埋伏,我去引他过来,就用咱们现在布下的这个法阵解决他。一旦入阵,你即刻引发!”  

不待项北回答,其人已经弹身而出,循着七星罗盘所显示的方位,疾飞而去。  

势如惊鸿,足见杀机之烈。  

对夏国来说,能够削掉齐国第一天骄的三成神魂本源,可当得大功一件。  

对太寅自己来说,家仇国恨,终要一步步来雪。  

水波之上。项北握戟独立,气息渐敛,而其势愈凝。  

他已经扫平了杂绪,在压制自身、积蓄自身,等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刻…  

等着杀死姜望左光殊,或者被他们杀死。  

时间在等待之中,向来是漫长的。  

但是这一次,似乎流动极快。  

当项北抬眸远眺时候,已经看到一个黑点疾射而来。  

重瞳之中清晰映出太寅的样子,他飞回来的速度,竟然比飞走时更快!  

这么快就把姜望引来了吗?  

该说是太寅的手段太高明,还是那姓姜的太莽撞?  

项北摒弃杂思,并不分心于战斗之外的事情。倒提盖世戟,身形慢慢浮空,身外也已经开始涌出吞贼霸体的黑色烟气,完全做好了全力爆发的准备。  

但只听得一句——  

“快跑!”  

太寅的这一声呐喊,急促之中,还带着慌张,慌张之中,还有几分不可置信。  

是什么让这位苦心积虑的埋伏者如此慌张?  

你的大阵在此,有什么可紧张的?  

难道是为了蒙骗姜望所做的表演?  

那怎么也不提前通个气…不怕我误会么?  

“怎么回…”  

项北一句‘怎么回事’还未说完,他天橫双日的重瞳已经映出了答案。  

在头也不回、一路疾飞的太寅身后,是青山猎猎、穷追不舍的姜望。  

而几乎与姜望同时撞进视野里的…  

是那铺天盖地、乌泱泱如一片黑潮的祸斗兽群!  

盖世戟刚刚举起又垂下,项北生生掐断话头,掉头就跑。  

却说姜望一剑割伤祸斗王兽,踏云而走,引得整群祸斗异兽衔尾追杀。  

那曾经煊赫黄河的剑仙人,在山海境只短暂地露了个脸,便光华尽去。  

姜爵爷做好了持久逃窜的准备,开启追风秘藏,一路狂奔。  

那祸斗王兽的反应也丝毫不慢,声声怒吼,似乎就响在耳边。  

有好几次,姜望都感觉到那森冷的吐息,似乎已经贴上自己的后脖颈。  

显然靠单向的疾飞是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