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永不能忘(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露在众人的视线里。  

鱼皮已蜕,这条玉龙却还在沿着之前的轨迹,缓缓游动。  

侍女用玉勺,舀了一小碗鱼肉,放到姜望面前。  

“公子请用。”  

其余几位侍女,也各自为侍奉的客人舀了鱼肉。  

姜望不管其他人,自己舀了一勺,放到嘴里。  

只感觉滑、嫩、香,竟忍不住一口咽下。  

原来所有的香味,都被这鱼肉所收拢了。  

于是炸开在舌尖,于是冲撞在喉口。  

甚至于鱼肉已咽下了,唇齿仍游香,就像那条玉龙在玉盆中游动…  

人间至味!  

姜望心中只有这样一个念头。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默默地吃光了碗里的鱼肉,又等着侍女去盛下一碗。  

龙舟玉盆里的玉龙,很快就只剩一副鱼刺完备的骨架,却还在汤中游动。  

这是它被提取出来的,游动的“本能”。  

姜望看了一眼龙舟玉盆,他有点想尝尝这鱼汤,但布菜侍女好像没有给他盛的意思…  

正犹豫着要不要自己动手,主侍的侍女已经拿回盖子,将这龙舟玉盆盖住了。  

似是无意、又似是提醒地道:“这份玉龙不能喝汤,因为所有的杂质,都在其中。这份汤是下品。”  

姜望心想,下品的汤兴许也很好喝。  

但那位奉菜的侍者,已经将这龙舟玉盆端走,下楼去了。  

叫人怅然若失。  

有人居华屋高楼,有人瓦不遮头。  

有人怀香正风流,有人蜷曲抱臭。  

这世上,人和人本就不同。  

生的不同,见的不同,遇的不同,求的不同。  

一生不同。  

方鹤翎常常会想起,那几个人饮酒欢笑的样子。  

他其实很想加入其中。  

想和他们一样,豪迈纵情。  

但他从来都和他们不一样。  

所谓“枫林五侠”,放诸天下,是多么可笑的名头。  

一点也不威风,非常的拙劣。  

哪怕是在枫林城里,也进不了超凡的层次。没有哪个修士会看一眼。  

但在枫林城道院的外门弟子中,它又多么响亮。  

在他这种很想进入城道院的人眼中,它简直是传奇。  

五个最优秀的外门弟子,意气相投,结为生死兄弟。一起走山涉河,行侠仗义。或许以后,他们也会一起纵剑青冥。  

他多么想参与其中。  

他也想象过,他一诺拔剑,远赴千里,割敌颅而后返的威风。他要痛饮美酒,与兄弟们纵情高歌。  

可是这一生,已不能。  

所有后来面目全非的人,最初又何尝愿意改变!  

血是那么鲜明,又那么痛楚的颜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覆上了血色。  

不,不对。  

是这个世界,本就是血色的。  

不,不对…  

你明明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那么为什么要模糊?  

为什么要忘记?  

为什么如此懦弱?  

为什么明明这么拼命这么努力了,还!是!这么弱!  

心口的位置,传来一阵一阵的剧痛。像蚂蚁在爬,像刀子在割,像烈火在烧。  

不停歇的痛苦让方鹤翎想要倒下来,蜷缩在地上,抱着自己。  

但他只是静默地站着,面无表情。  

他的面前是一个高崖,高崖上有一颗扎根极深的劲松。  

松树上,吊着一个人。  

其人的双手被捆在一处,吊过头顶。  

绳索是血色的,绳索的另一头,扎进了树枝中,仿佛与树枝共生。  

这个人的双脚也被捆得并在一起,血色的绳索绕了几圈,交汇在他身后,像两条血蛇,骤然绷直,钉入了高崖中。  

此人就这样被定在空中。牙关紧咬,双目圆睁,眼珠凸出,额上青筋暴起。  

此时此地,其实是很静默的,只有风在吹。  

而静默站立的方鹤翎,右手前伸,穿进了面前这人的胸膛,捏着他的心。  

恨心神通,以恨传恨,以心问心。  

用痛苦加剧痛苦。  

面前这个饱受折磨的、痛苦的人,并不知道施虐者比他更痛。  

当然就算知道,也无益于缓解什么。  

这种程度的痛苦方鹤翎早已习惯,默默地咀嚼着这颗心脏传来的信息。  

绝大多数都是无用的,只有零星一两点线索可以被捕获,就像是小时候在草丛里找蛐蛐——这也比让对方开口来得简单。  

“无生教月兔,就是以前十二骨面里的兔面么…”  

方鹤翎喃喃自语。  

他的手慢慢握紧,这颗心脏就这样缓缓地被捏碎了。  

被吊着的这个人,眼睛仍然圆睁着,但神光已经散去。  

他的肉身已经坏死,他的魂魄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去了所谓的无生世界…谁知道呢?  

方鹤翎抽出手来,轻轻一甩,手上沾染的血液,便全数溅出,以一种曼妙的轨迹,洒落高崖。  

他并不适合恨心神通,甚至于他根本没有摘下神通的天赋。  

白骨道的血还丹,更是早已毁了他的根基——虽然他的根基本就平庸。  

他是在垂死的状态,被意外捡到。  

他是在毁脉之后,再被重塑。  

五府海内那一座血红色的府邸,是被伟力所筑造。  

他的恨心神通,是活生生植入的身体。  

他不适合。  

第一人魔早就下过论断,他不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