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莫极此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嫉之!  

寒毒入命,生即绝途。然意不曾消,志不曾衰,与天争命一十七载。一步神临,剜尽我大齐腐肉。  

朕爱之痛之,一生莫极此哀!”  

齐天子就站在灵柩前,一低头就能看到姜无弃沉眠的脸。  

他的视线扫过姜无华,顺便掠过姜无庸,在姜无忧的脸上移过,也扫过了姜无邪。  

那一瞬间威如山海:“无弃之死,是朕之大不幸,是汝等之大幸!”  

姜无华、姜无庸、姜无忧、姜无邪,全都跪倒在地,不能抬头!  

太子妃亦随着姜无华跪下了。  

大齐皇后垂眸不语。  

细究年月,大齐皇帝经历了多少波澜壮阔,却说一生莫极此哀。  

她这枕边之人,后宫之首,终究不能言。  

齐天子低头看向姜无弃,看着这张俊美的、结着寒霜的脸。  

沉默许久,伸手轻轻拨开他的嘴唇,自袖中取出一块白玉,放进了他嘴里。  

“你的玉,父皇还归于你。”  

口中含宝,丧葬之礼。  

大齐天子亲手完成了这一步。  

也宣告着姜无弃这个人,在法理意义上也真正死去。  

当然他离开的时候是洁白的,如玉无暇。  

这份清白,由天子证明。  

冯顾额头贴在地上,泣不成声,老泪横流。  

姜望先前在姜无弃的书房里说,希望姜无弃走的时候,得到了他想要的。  

冯顾明白,姜无弃已经得到了…  

把姜无弃负罪的玉还归姜无弃,这个简单的动作,似乎已经让齐天子恢复了平静。  

灵堂内众人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顷刻消散一空。  

“回宫。”天子说着,不再看姜无弃,也不再看这灵堂一眼,兀自往外走。  

韩令一言不发,跟在身后。  

天子从皇后先前站着的这一边走,右手边是灵柩,左手边是跪着的太子妃和姜无邪。  

他走过。  

走过站着的修远,跪着的姜无忧,站得笔直的姜望,终于也走过跪伏在地上的冯顾,离开了这座长生宫正殿布置成的灵堂。  

就这么一去未回头。  

按礼制来说,整个丧礼还未结束,人都没有来齐,最后的吊唁还需要温延玉来主持。  

但天子已经走了。  

姜无华、姜无庸、姜无忧、姜无邪,一时皆不能言。  

姜望缄默不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齐天子的情感。  

潜于深海之下,其实也有怒涛。  

大齐皇后看了看这些皇子皇女,淡声道:“都起来吧,还跪着做什么?”  

几位皇子皇女各自起身。  

皇后似是累了,转过身来,自在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面对着灵柩,左手轻轻抬起来,往外拂了拂:“该走的都走吧,本宫在这里陪无弃最后一程。”  

她的手在空中拂动,叫人感受得到一种无力。  

皇后虽是如此说,但几位皇子皇女当然都不可能现在走。  

天子才问过,来这么早是想表现给谁看。若是天子前脚走,他们后脚就离开,才真叫撞到了刀尖上。  

皇后的话音已经落下一阵。  

曹皆起身道:“臣尚有军务未竟,先行告退。”  

紧随其后,陈符、修远亦起身离去。  

像他们这种名列兵事堂、政事堂的帝国重臣,除了叛国等大罪,已经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动摇地位了,并不需要太多的表演。  

且身居此位,的确是诸事缠身。今日能来奉香,已是对姜无弃相当的尊重。  

香已奉过,天子既然离开,他们也没有什么留下来的必要。  

三位大人物都走了,姜望自然更不会留下。虽然他今日本是打算要全程参与姜无弃的丧礼,并不是真为了在重玄胜面前炫耀,而是为了全姜无弃赠礼之谊,本心是惜英雄。  

但今日天子那样一问,他此时再留在这里,就不免有几分表演的成分。再者说,他也不愿继续在这里感受皇室内部的压力。  

故而与姜无忧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向皇后请辞离去。  

将将踏出殿门前,冯顾起身道:“老奴代殿下送您。”  

姜望下意识就准备谢绝,但心念一转,轻声道:“有劳公公。”  

旁人倒也没有什么多想的,毕竟冯顾先前在天子面前出声,已经表现了姜无弃与姜望的交情。  

送一送是情理之中。  

大概唯有姜望自己知道,他和姜无弃接触其实很少,交情还远未到托付身后名的地步。  

冯顾大概是有什么话要跟他说…  

路上他一直在等冯顾开口。  

但大概是因为此时的长生宫人多嘴杂,冯顾始终没有说话。  

直到走到那座照壁之前,他才忽然道:“爵爷,您相信十一殿下吗?”  

姜望想了想,说道:“我想,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已经用他的一生来证明了。我没有怀疑他的理由。”  

“未能早些时候与爵爷结交,的确是殿下的遗憾。”冯顾忽然鞠躬道:“我代殿下谢谢您。”  

姜望赶紧扶住他:“公公,您这是干什么?”  

冯顾取出一只手绢,拭了拭眼角浊泪,然后说道:“殿下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但我这条老狗想要的,还没有实现。”  

姜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什么意思?  

但冯顾已经停下了脚步:“老奴就送到这里了…愿爵爷此后青云直上,扶摇万里。”  

人多眼杂之时,姜望不便细问,只好满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