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无可救药(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仙人开眼,体内的魔气瞬间被驱散。  

在这五府同耀的时刻,天地同鸣,似在贺此天府!  

若非身在上古魔窟,此时就能以天府之光冲击遥远星穹,像重玄遵一样即刻成就外楼。  

但天府尚未圆满,姜望当然不会做此选择。  

五神通之光混同一体,迅速涤荡身体,肉身以能够被清晰感知的速度,在不断强化着。  

每一块肌肉里,都仿佛鼓荡着无限的力量。让姜望生出一种,能够纯以肉身力量,拳碎山岳的感觉。  

在这个天地同鸣的瞬间,姜望更是在天地的奖赏下,跨越遥远距离,感应到了…  

神印!  

神印法创立之初,其核心就在于神通。神通种子和神魂烙印之间的联系,是借用部分规则力量的根本。  

随着姜望对神通的开发日趋深入,他对“神印”的影响也就愈发强大。  

而五府同辉,五神通之光共耀的此刻,在天地同鸣的状态下,神通的影响被短暂地无限放大…  

在青羊镇镇厅中,独孤小正在厉声呵斥:“青羊镇内,再有敢谣传爵爷通魔的,我必杀之!”  

执掌青羊镇那么久,又有姜望为依托,现在的她,在属吏面前,已经很有威严。  

整个镇厅里,鸦雀无声。  

忽然她面露惊喜,眼睛放光,仿佛感应到了姜望的注视。  

老爷还在,还活着,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神印有二,一在齐国青羊镇,一在遥远难知的万界荒墓。  

但在这短暂的瞬间,姜望亦看到——  

在一片无垠且枯寂的虚空里,血眸霜容的宋婉溪双手成爪,正在与一个面容俊美的黑衣男子疯狂交战。  

姜望心中生起明悟。这黑衣男子,应当就是传来《七恨魔功》,印下“执迷不悟”魔字的那个存在,应是万界荒墓里,某位来历不凡的魔头。  

这是无比激烈的一场战斗。  

爪影铺天盖地,拳影摇动虚空。  

宋婉溪已经穷尽真魔战力,鼓荡魔气如龙卷,黑衣男子却似游刃有余,每拳必断爪势。  

但从这黑衣男子还能抽空影响现世魔窟来看,差距还不止如此!  

离开!  

姜望立即下达了指令。  

宋婉溪毫不犹豫,爪势一收,便飞向远空。  

而那面容俊美的黑衣男子,却猛地转过头来,似乎隔着这无法计量的距离,看到了现世位于上古魔窟中的姜望!  

那是一双狭长而妖异的眼睛,眼白瞬间被吞没,整双眼睛漆黑如墨!  

天地同鸣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姜望几乎只是刚下了一个指令,便与神印断开了联系。  

靠他自己,更无勾连万界荒墓的可能。  

但那黑衣男子的注视,却仿佛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再一次落在了姜望之身!  

姜望只感受到一种庞巨的压力,压得他难以喘息。  

而那道来自万界荒墓的视线,却只在这个少年的眼中,看到了坚定和不屈服。他的魔念,只触碰到了不朽的赤金色!  

“无可救药!”  

这少年现在已看不到入魔的可能。  

因而他决定毁之!  

远隔无穷距离,跨越时空阻隔,意志搅动这座上古魔窟中仅剩的魔气,化作一只漆黑如墨、铭有魔纹的投枪。  

与此同时,一缕漆黑的魔念,也隔世而落,染进那赤金之色里。  

既然要做,那就做绝。  

要杀,就杀得身魂皆灭。  

什么杀鸡用牛刀,什么以大欺小,他根本不在意。  

若是条件允许,他并不介意以高山压细卵。  

只是此刻,限于遥远的距离,他无法动用更多力量,  

但仅就这些,也已是绰绰有余。  

区区一个内府修士,在此等攻势之下,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他只是可惜自己少了一枚绝佳的棋子,浪费了许多的精力!  

但在魔念刚刚侵入那赤金之色的同时,他眼前骤然一个恍惚,出现了一个俊朗的白衣僧人!  

此僧人对着他竖掌为礼,灿烂一笑——  

“施主,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佛!  

成佛!  

成佛!  

那金灿灿的佛光,不停往他魔躯里钻。  

连绵的佛唱似连珠暴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随即勃然大怒。  

我要引人入魔,哪里来的野和尚,却敢来度我?!  

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直接在荒寂的虚空之中,摇动无穷力量,震得时空皆碎,就要跨越遥远距离厮杀,但有这佛唱一阻,他隔空降临的一缕魔念已经消散。  

现世伟大的意志,再次将他阻隔于外。  

他再也寻不到现世的信标,当然也丢失了对手!  

“可恨!可恨!可恨!”  

他连喝三声,惊得万里无声,时空寂然。所有感知到这愤怒的存在,全都悄然敛息,不敢触及霉头。  

而在岩浆湖底的上古魔窟中,那跨界而来的魔念虽然消散了,那漆黑如墨的投枪,却还在前行。  

实事求是地说,《七杀魔功》现而又消,魔文凝而又散,此时这座上古魔窟里剩下的魔气,已经堪称稀薄。  

别说姜望已经是五府同耀的天府修士,就算只是一个游脉境的小修士在这里,也很难被这点魔气所影响。  

但强者之所以为强者,并不仅仅在于浩瀚的力量,更在于对力量极其可怕的运用。  

在恐怖强者的控制下,这黑色投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