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谁是左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却说临淄街头,那给姜望相面的老者,退入人潮,跳出视野。  

再出现时,却在一片神秘的空间里。  

其上星河横贯,其下星图繁复。  

四面广阔,夜色流波,一望无垠。  

星光之线构筑的星图,像是悬空蛛网。星图下方,包括星河更高处,都是无限的暗色。  

“神消人瘦”的老者眯了眯眼睛,看着面前一个少年模样的道者。  

其人面容青稚,一双眼睛却似有星河流动,浩瀚无垠。  

身披星图密布的道袍,道髻用一根墨色玉簪挽住。  

从形象到气质,全都不是这老者可比。  

老人撇了撇嘴:“阮泅!何故拦路?”  

临淄第一高楼,观星楼的主人。  

钦天监监正,名为阮泅!  

这少年模样的道者,竟有这般来历!  

“倒是我该问你。”阮泅淡声道:“你来临淄做什么?”  

穿着粗布麻衣的老人,在阮泅的对比之下,怎么看怎么寒碜,怎么瞧怎么没有精神。  

但他说话的底气却很足:“老夫一未伤天害理,二未杀人害命,总不见得事事都要与你报告。”  

阮泅只淡淡看了他一眼,那目光无悲无喜。他们脚下所踩的星图,忽而亮了几分。  

“得,得。”老人悻悻道:“你不欢迎,我走便是。”  

阮泅道:“我出面,你还可以走。换做别人来,未见得如此。”  

老人忽而一笑:“瞧你,把临淄说得跟虎穴狼窝似的。这里的人有没有那么凶啊?”  

不等阮泅回话,他又伸脖子往阮泅身后看了看:“这就是你女儿吧?”  

笑着赞道:“生得真是不错!”  

在阮泅的身后,星光汇聚,凝成一个妙龄少女。  

其人亦披着同阮泅一般的道袍,道髻都与阮泅相同。  

面相有三分神似,生得却是钟灵毓秀,琼鼻如玉,星光照眸。  

她问道:“爹,这人是谁?”  

阮泅道:“左道歧途,不可多语!”  

“阮泅!”老人脸上挂着的笑容终是消失了,瞧着阮泅道:“前推万年,谁是左道?”  

阮泅却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只道:“人总是要往前走,往更前看。走回头路的,就是左道。”  

老人拂袖道:“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他大步往外走。  

在走出这片空间之前,他忽地回头:“你以为,谢小子那句装神弄鬼是骂我?嘿嘿,我又不在临淄讨生活!”  

说完这句话,才一步离开。  

只余父女两人的空间里,阮舟皱了皱好看的琼鼻:“这人真无礼!”  

阮泅只淡声道:“心有怨气,自出怨言。”  

他的身形崩解为星光,落进星图中。  

阮舟也随之消失了。  

焰照身上有相当不俗的妖兽血统,体现在速度上,天刚擦着黑,便踩着夜色,踏进了阳地。  

这可是足足两千多里的官道!  

奔行速度超过林有邪的飞行速度,耐力更是不必说。  

事实上行了小半程,姜望便将马让了出来,自己以平步青云仙术赶路。他特意牵焰照出门,其实就是为了照顾林有邪的速度。  

先时死活不让马,只是见着林有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态度,故意折腾罢了。  

越快到达照衡城,越能靠近真实的线索,这点道理姜望还是懂的。  

他亦很清醒,在探案这方面,林有邪才是主力。  

“先去一趟青羊镇,歇歇马。”姜望在空中说道。  

青衫在风中猎猎。  

仙衣穿在身上这些日子,早已吸收够了力量,虽被劲风带动,实则是御风而展,颇有如意。  

姜望仔细研究过这件如意仙衣很久,但并没有什么有关于仙宫的线索。  

想想也是,这件仙衣乃天子所赐,不知在国库里待了多久、有多少人琢磨过,若能有仙宫传承,应该也不会留到现在。  

天子赐衣,在赏宝的同时,或者也是希望,这件仙衣能够与姜望身上的仙宫传承产生联系,让姜望别有收获。  

很多人是宁可宝物蒙尘,东西放在仓库里积灰,也不愿便宜别人的。天子气魄,自然不同。  

可惜也并没有产生什么联系。  

这亦是合理的事情。九大仙宫本身并非一体,在它们横压当世的时代,说不定还彼此为敌。姜望所得的云顶仙宫,和万仙宫的传承,本身也没有发生纠葛。  

但哪怕抛开渊源,如意仙衣本身也是一件相当珍贵的宝衣,算得厚赏。  

也不管林有邪是什么意见,焰照迈开蹄子,便跟在姜望身后奔行。  

很快便到了青羊镇外,林有邪下马道:“姜大人自去歇马,下官在镇外等。”  

姜望一直避她如虎,有意跟她保持距离。在那次近海借舟,承诺放过姜望身上的疑点后,她也把距离保持得很好。再未与姜望接触过一次。  

这次虽是协助办案,态度却甚是疏离。  

姜望不让马,她也真就咬着牙在空中追了半天,追到道元难继,都未说一句软话。倒是姜望自己不好意思了,才把马让出来。  

现在也是过青羊镇而不入。  

姜望求之不得,很干脆地应道:“本官去去就来。”  

客气话也不说一句,牵着焰照便往里走。  

青羊镇里虽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这林有邪目光实在敏锐。姜望不愿意自己的情况在她这里暴露太多。  

两名镇厅武卒尽责地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