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剑仙人(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的时候。  

姜望脑海中浮现的,是那通天彻地的六合之柱。是初登观河台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厚重与伟大,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来,仿佛铺展在他面前。有多少壮阔的故事,多少英雄的人物…都是其中的水花,都在其间奔涌!  

万万里长河,横跨现世,其间多少惊涛。  

万万载岁月,亦复奔流如斯!  

这座古老的观河台,为镇长河而生。注视着长河,也经历着历史。  

与伟大同名,与荣耀同行。  

在这观河台上,列国第一的天骄,以生死争荣名。  

把璀璨的一生,押注在短暂的一战中。  

林况拼死挥刀,却仍然只能咀嚼失败苦果。  

北宫恪穷尽努力,却欲近秦至臻身前一步而不可得!  

有西门豹为国而死,有燕少飞还剑弃魁名。  

白玉瑕不受嗟来之名,宁愿以死相争。  

那触悯受尽讥讽,饱受冷眼,却也是傀儡异兽都死尽,手脚尽断才肯输!  

甘长安被称许“八岁能长安”,是当之无愧的世之天骄,却受当头一刀。楚歌于是复闻。  

那良在狼群里长大,在草原上纵横,近神之躯,威绝同境,却差点被活活打死!齐人为此欢呼。  

更有斗昭与重玄遵绝世之战,演尽外楼此境巅峰!  

项北盖世之姿,异象天生,只能沦为背景。  

赵汝成拔出天子剑,惊艳天下,却也阻于逆流。  

这是群星闪耀时!  

在璀璨之中,追逐最璀璨。在闪耀之时,只求最耀眼。  

不必说什么灿烂的历史,现在就是成就辉煌的时刻!  

列国天骄齐聚,风云际会时,谁堪绝顶?  

谁在绝顶之上,又起高峰?  

长相思在啸鸣!!!  

这是一声煎熬的吟啸。  

它的痛苦,它的委屈,它的悲伤,都在此声中!  

它的坚持,它的勇敢,它的锋锐,也在这声里!  

此声回荡八方,抵冲云霄,慑杀人心,也将照耀历史!  

宝剑匣中不得鸣。  

若得鸣时,必叫天下知!  

因为那剑鸣如此清晰,剑光如此耀眼。  

所有人都看到了,倒飞中的姜望,他那握剑的手。  

他全身的肌肉,都在秦至臻的刀劲中震颤。唯独他那一只握剑的手,稳定、坚决,没有一丝动摇!  

这样的一个人。  

在他最绝望最无力的时候,你也不能够忽略他。  

永远不能够!  

场上风云动,剑在手中鸣!  

当秦至臻说完最后一句话,以万化神通彻底补完了炼虚神通之力,提起长刀时——  

姜望睁开了眼睛!  

此时乾阳之瞳已消退。  

而这是怎样的一双眼睛?  

它清澈、宁定,像是一面镜子,映照人心。像是一泓清溪,独自淌在山上林间。  

它那么的干净,又那么的坚定。  

在此刻…  

忽有剑光起!  

流光耀在双眸间!  

在人们所无法看到的、姜望的五府海中。  

一座赤红府邸,一座黑白两色府邸,一座霜白色府邸,三座内府悬于穹顶,辉光互映。  

轰隆隆!  

第四座府邸终于出现!  

那是一座天青色的、贵不可言的府邸。  

又带着极致自由、极致潇洒的气息。  

而姜望神魂显化,手执长相思剑灵,一剑直刺…  

剑撞内府门!  

第四内府轰然洞开!  

在此刻。  

第一内府演化为一轮赤红大日,第二内府演化为一轮黑白弯月,第三内府演化为一颗霜白星辰。  

那代表三昧真火的赤色焰光、代表歧途的黑白之光、代表不周风的霜白之光,在此时,同耀五府海!  

似在欢欣鼓舞,如在雀跃沸腾。  

神通有灵,亦在期待此刻。  

一颗饱满的、天青色的种子,于此时跃出!  

那颜色明明自由、潇洒,却又璀璨得叫人难以直视。  

散发着几乎无穷无尽的锐光!  

第三内府出现时,第一第二内府藏形匿踪。  

第四内府出现时,却是三府同耀神通之光。  

盖因它如此不同!  

成就天府,才有五府同耀,神通之光相混。  

而这座第四内府的神通尚未彻底显现,就已经叫三府同耀。  

未至天府,而见天府之能!  

迎着那高悬的赤红大日、黑白弯月、霜白星辰,第四内府于是演化。  

天青色的府邸隐去,竟然化成一个青衫飘飘,没有面目的人!  

此人长身玉立,手执青锋。不语不动,而有瑞彩千条,霞光万道。  

是为神通,剑仙人!  

“持续时间内,剑演万法!”  

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在五府海中,不为世人见。  

而在身外,此时姜望刚刚睁眼,剑光照眸,与显化阎罗天子真身的秦至臻对视。  

他被斩飞的身躯,就此悬停。  

那染血的青衫,猎猎作响。  

熊熊烈焰,似自体内腾出,而灼于身外。  

绕身一周,绕成一圈火线,离体一寸,尽情招摇!  

从头到脚,甚至于手中长剑,都被这样灿烂的火线包裹着。  

而丝丝缕缕霜白色的风,交织成一道霜白披风,在他身后飘转!  

火是三味真火,风是不周风!  

此时此刻的姜望,眸照剑光,披风浴火,足踏青云!  

说不出的煊赫,难以形容的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