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若是无人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当余徙的宣声响起,那良已经被生生打退了近神之躯,破灭了狼图。  

只剩瘦小的一团,倒在地上。  

痛苦却无力。  

这种感觉。  

像是…孤零零躺在草原上,等待自己腐烂的过程。  

太累了啊。  

那良模模糊糊地想到。最早自己是因为什么,被遗弃在草原上呢?  

没人知道,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他就已经拥有了模糊的思考能力。  

这种“宿慧”,在苍图神庙的教义里是邪恶的,因为“于世有悖”,应当受焚于火。  

所以他从未显露过。  

虽然这“宿慧”也并没有带来什么有用的记忆,说起来只不过比别人更早开始思考。八九十岁的糊涂蛋比比皆是,他的智慧也并没有强过许多人。  

只是…  

只是他记得,模模糊糊地记得。  

他还是婴儿状态的时候。  

那种饥饿、无力,等死的感觉。一如现在。  

只是再没有那样一匹母狼,那样一位“母亲”,温暖地舔舐他。  

就这样吧。  

我很努力地活下来了…  

在满头满脸的鲜血中,那良眼中的绿光散去,  

在最后的模糊意识里,他感受到了温暖。  

“胜者!齐国重玄遵!”余徙如此宣道。  

重玄遵松了拳头,缓缓站起来。  

体内的璀璨光源黯淡。  

场上如林的月光消失,密密麻麻的狼鬼,也隐没在黑夜里,继而随着黑夜一起…  

消退。  

重玄遵转步,往自己已经黯淡的日轮走去。左手笼着一层月光,像拿着一块白布,慢条斯理地,将右拳上的血迹擦掉。  

当月光褪去,他的拳头重新变得干净、白皙。  

五指一张,即是漂亮有力的弧度。  

他往前一探,抓住了日轮。五神通之光,绕着日轮而转,修复着它的光芒。  

所有人都看着他,或是欣赏,或是惊叹。  

原来,天府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五府五神通,天府本身就是一种强大。  

直到余徙的宣声再一次响起,很多人才恍然意识到,场上还有别的战斗在继续。  

“胜者,荆国中山渭孙!”  

不出意外的,代表荆国出战的中山渭孙,击败了理国的范无术。  

这个出身小国的、颇具传奇性的天骄,终究没能走得更远。  

但黄河之会八强,已经是理国从开国到现在,都从未出现过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意味着,他们已经获得了进入万妖之门后的资格。  

至于是自己开发,还是将这个资格与别国交换,便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至少,他们已经拥有了选择。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惧怕困难,让人恐惧的,是没有希望。  

能够拥有选择,已经是多少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大战结束之后,中山渭孙站在演武台上,从容四顾,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热烈眼神。  

就刚才的战斗来说,他自问是发挥得非常漂亮。  

范无术绝非庸手,手段丰富,意志坚定,战斗才情极高…他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巩固优势,以堂皇之阵,锁定了胜利。  

场面虽然看起来不甚华丽,但也都是因为他提前洞悉破绽,多次让范无术无功而返。正是大巧不工,朴实无华。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想来黄河之会天骄云集,有眼光的人还是不少的。当能看得出他的优秀来。  

但“不经意”地看了一圈…  

发现好像没什么人在看他。  

只有牧国的观礼队伍里,传来了喝彩声,但也稀稀落落,没点气势。  

都没吃饭是怎么着?  

他正想着。  

耳边已经传来了余徙的催促:“牧国天骄请下台,准备下一轮正赛!”  

再打眼一看,其他几个胜者,都已经站在了台下。调息的调息,养神的养神,恢复的恢复…就他在发愣。  

也就他结束得最慢。  

中山渭孙面带微笑,还正了正衣冠,才飞下台去。  

不管有没有人看,不管别人怎么看,中山氏的风采不能丢!  

几乎他前脚刚飞离,四座演武台就开始轰隆隆移动,像在驱赶着他似的。  

毕竟六位至尊都以法相降临观河台,确实也没谁有耐心等他耍足风度,  

中山渭孙半尴不尬地落下身形,转过头来,看着四座演武台在他面前,渐渐合在一处。  

整个天下之台内,便只剩这么一座演武台。  

这座演武台上,还要进行两场战斗。  

四强两两分组,先后决出两名胜者来,再于此台争魁。  

至于谁是第三,谁是第四,并不重要。  

黄河之会历届以来,也没谁要看败者之争。  

黄河之会外楼场四强,以确定名位的顺序来看,分别是楚国斗昭,魏国燕少飞,齐国重玄遵,荆国中山渭孙。  

这四个人,就是天下列国所有外楼天骄里,最天才的四人。  

不必说什么甘长安不幸提前遇上了斗昭,那良遭遇了重玄遵,不然他们可以如何如何。  

借口对弱者来说是借口,对天骄来说,是羞辱。  

止步八强,就是甘长安、那良的最终结果。  

遗憾或者痛苦,也都如此了。  

余徙伸手一指,那道如画卷般的光幕,再次于演武台上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