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九日。  

黄河之会外楼场的正赛名单确定。  

重玄遵本人,也不似姜望那般关心对手,他只稍稍关注了一下景国方面天骄的消息。  

事实证明,曹皆不愧是天下名将。  

最后果如他所断言的那样,景国当众宣布退出外楼场。  

冼南魁在天下之台放言:“景国只争一场,必得第一。”  

秦齐楚荆牧这五国,自没一个服气的,场面一度是剑拔弩张。  

当然,散场之后,没谁会真不忌惮。  

所有势力都在疯狂追索,景国这一次出战三十岁以下无限制场的第一天骄,究竟是谁。  

但仍然没有谁能够得到消息。  

景国与观河台隔河相对,来此观礼的贵族数量也为天下之最。按理说要瞒住此等消息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就连他们,也对此人一无所知。不知其姓甚名谁,师承哪位强者,甚至都不知道其人是男是女。  

不过景国人的骄傲也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人根本连本国出场的天骄是谁都不知道,一个个的就都信心十足。开口闭口便是“只争一场,必得第一”。把冼南魁的狂言,翻来覆去地说。  

也怨不得如此。  

在景太祖的主持下,黄河之会慢慢演变成列国天骄之会以来,景国在观河台上所得之魁,几乎可以与天下列国加起来的数量相比。  

确实是有骄傲的资格。  

七月九日在鸡飞狗跳中过去了。  

七月十日如期而至。  

这一天就要确定黄河之会三十岁以下无限制场的正赛名单。  

除天下六强之外,只有两个正赛名额,让列国相争。  

而以天下之大,有资格来竞争这两个名额的,不过一十七人。  

这十七人,全部是神临强者!  

“我如神临”,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好听的话。那是真正的,在某种程度上有“神”一般的威能。  

三十岁不到就成就神临,这代表着什么?  

是天骄中的天骄!  

姜望这一路走来,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颇丰。  

但他见过的三十岁以下的神临强者,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尹观、计昭南,没了。  

就算把三十出头的陈治涛凑上,再把年轻时候的叶凌霄加进去,把已经被打破金躯玉髓的田安平算上,也才五个而已。  

而今日这六合之柱围起来的演武场里,站了足足十七人!  

可谓列国天骄,尽聚于此。  

这十七个人两两配对,多出一人则轮空。  

基于三十岁以下无限制场的重要性,按照黄河之会的既往规则。  

在这场选拔战里,第一轮就轮空的人是幸运的。  

因为他具备了“挑战权”,有机会一战便进正赛。  

但也是不幸的。  

因为这一战,轮空者需要挑战的的对手,是天下六大强国的任意一位天骄。  

这也是天下六强展示公平之意。  

六大强国不必经过选拔,就占据正赛名额,这是基于天下六强的实力,他们可以面对任何挑战。要表达的意思大致如此。  

最后是盛国天骄盛雪怀“幸运”轮空。  

这是一位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的男子,单看外表,与他极富诗意的名字很不般配。  

但他现在站在演武台上,拿着手里这根代表着轮空的、“幸运”的玉签,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难以描述的气质。  

他明明长得很一般,甚至可以称得上“丑”,但是你看着他,居然觉得他风度翩翩。  

“我只有一个问题。”他看着手里的玉签,笑着摇了摇头,看向冼南魁道:“还能再抽一次吗?”  

四面看台上,一阵轻笑声。  

冼南魁笑着反问:“你觉得呢?”  

盛雪怀叹了一口气:“可能我就是传说中那种福缘深厚的家伙吧!”  

他笑了一下,然后又看向剩下的那十六个天骄。  

他们将一共进行三轮对决,来决出两个正赛名额来。  

“各位哥哥姐姐们。”盛雪怀笑着问道:“有没有谁想要转运?我可以跟你换。”  

“盛雪怀你清醒一点!”  

看台上的盛国副相梦无涯笑骂道:“什么哥哥姐姐的?你现在已经二十九岁零十个月,这里不会有人比你更大。你得叫弟弟妹妹们!”  

这当然只能是玩笑话。  

抽好的签,没可能再换。  

盛雪怀又叹一口气,拿着手里的玉签,想了想,说道:“同为道脉,我这场挑战,肯定不能找景国的师兄。”  

冼南魁这次没有笑,他慢慢说道:“你要想挑战太虞的话,也是可以的。规则之内,一任自由。”  

“原来景国这次意在夺魁的天骄是太虞师兄啊!”  

盛雪怀做恍然大悟状,而后果断摇头:“那不行,那不行。同出道脉,自该团结一心。同门相斗,岂不叫人看了笑话?”  

在场的各国人士,自然都听到了“太虞”这个名字。  

很多人都不动声色,但免不了传音到处乱飞。所传递的,无非是一个问题,这个太虞,是何许人也?  

“太”作为姓氏的话,是相当罕见的。  

放眼天下,也就是在夏国,有一个太氏名门。  

他们族内的第一强者,洞真境的太华,正是在不久之前的剑锋山之战里,为姜梦熊所杀。真人之死,天地同哀,但在国与国之间的大战中,也绝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