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谁有此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场战斗的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且震撼的。  

天地交互雷光成界,这是不输于任何一位外楼天骄的绝强杀法。  

而它崩溃得如此迅速和突然。  

只是一缕森白之风吹过,整个雷界就支离破碎。  

姜青羊如此平静地在雷界中穿行,在择人而殛的雷光世界里闲庭胜步,又在雷界崩溃、漫天雷光炸开的刹那,甩出如此凶狠的一记鞭腿。  

抽碎了空气,也抽碎了许多人的心。  

让人惊叹,让人痴醉。  

这平静与凌厉之间的转换,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感。  

正在极力控制雷玺挽救“雷界”的雷占乾,压根没有办法反应,整个人就倒飞而出。他一直飞出了广场之外,才被侍卫接住。  

索性头一歪,晕了过去。  

他是真的晕过去了,但也是真的不必要晕的。  

姜望一没有拔剑,二没有接上一记三昧真火,只是一记鞭腿,将将只够把其人抽出场外,并不能够造成太大的伤害。  

但太丢脸了…  

如果不立刻晕过去,雷占乾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之前的豪言壮语,不知道如何面对在自己身上寄予厚望的人们。  

想要战胜姜望很难,想要晕过去…很简单。  

接住雷占乾的场边侍卫,下意识就想把他“救醒”。  

好在姜无弃适时说道:“杀法反噬,恐伤根本,快送雷公子下去休息。”  

帮雷占乾找了一个台阶之后,他才对着姜望抚掌而赞:“精彩绝伦!”  

作为“雷界”这门杀法的灵感提供者,以及一直陪着雷占乾练习,配合他将这门杀法逐渐完善的人。  

姜无弃最知道“雷界”这门杀法的可怕。他也非常清楚,雷占乾还不足以完全驾驭这门杀法,更清楚现在的“雷界”,弱点在哪里。  

可姜望却是第一次见识“雷界”!  

其人第一次见识雷界,却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以惊人的洞察和敏锐,第一时间找到了弱点所在,从而如此干脆地击败了雷占乾。  

这太可怕!  

无怪乎三皇姐会说,此人是那可以“将不可能之事变为可能”的世之英雄。  

他为雷占乾的惋惜是真心,他此刻对姜望的赞叹,也是真心。  

是我大齐好儿郎!  

雷占乾败得如此快,作为表弟的姜无弃出来说几句话,挽一下场,也在情理当中。  

是以台上诸皇子皇女都没有说什么。  

当然,同样是笑,姜无忧肯定比姜无邪笑得开心。  

侍卫赶紧抱着雷占乾离去了。  

而独立广场正中的姜望,轻轻颔首,便算是表达了对姜无弃这份认可的感谢。  

并不失礼,但距离也很明显。  

姜无弃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姜望则转过身来,对崔杼伸出右手,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说道:“请!”  

他不需要休息!  

他的确不需要休息…  

在左侧高台的那些普通人眼中,他们甚至只看到了两个画面——  

雷电消失了,雷占乾被一记鞭腿抽飞。  

眨了眨眼,战斗就结束了。  

崔杼有典型的军人风格,面对姜望的邀战,也不废话,直接就走到了场中。  

雷占乾主动晕过去,算是放弃了接下来的武较。  

到了此时此刻,亲眼见得姜望如何击败雷占乾之后,也没几个人会觉得,还有再打第三场的必要了。  

在实力不足的修士和普通看客眼中,姜望是轻松碾压雷占乾,双方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而在实力强大的修士眼中,姜望在刚才这一战里,展现出来的,是无与伦比的战斗才情。比雷占乾强出何止一筹?  

无论愿不愿意,都必须得承认——  

在今时今日的齐国,年轻一辈的内府修士中,姜望当为魁首!  

或许还在死囚营中的王夷吾可以一争,但军中包括崔杼在内,这些不如王夷吾的修士,实在是没有战胜姜望的可能。  

不过,崔杼自己,似乎不这么想。  

此刻他站在姜望面前,依然冷峻得像一尊石雕,好像天生不带任何感情。  

当然更不存在畏缩和恐惧。  

这个时候,姜望背向太庙,直面大齐皇帝的方向。  

而崔杼正好与他相对,是面向太庙。  

偌大的广场之上,只有这两人对峙。  

场上旁观者,白衣重玄遵,银甲计昭南。  

“开始吧。”江汝默淡声说道。  

声音一落,两人已迎面!  

为什么姜望要用那样凌厉的姿态击败雷占乾?  

因为重玄遵今日冠绝临淄,他也需要展现自己的锋芒,好让重玄胜对比起来不那么黯淡!  

对雷占乾如此,对崔杼亦如此。  

所以战斗的一开始,姜望就略过了试探,直接近身,抵求胜负、  

在近身的一瞬间,他五指一张,森白色的不周风跃出,化作六枚杀生之钉,以天罗地网之势,向崔杼靠近!  

重玄遵只用三门神通击败对手,藏住两门。他就只用一门不周风,也藏住两门。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  

而这不周风吹作杀生钉,正是他开发的新用法。  

六根通体幽黑如夜、尖端霜色一抹的长钉,带着森白色尾流,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飙进。  

隐隐锁死对手正面的所有方位,分别针对头颅、心脏、四肢。  

这是如此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