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 惊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望其实知道,林有邪这种偏执的人,并不会觉得她调查姜望有错,所以她不是为此道歉。她道歉的,是她今日不请自来的失礼——这次她不是为查案而来,而是为了求助。  

一般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情绪。  

为了她认为的“正义”,做什么事情她都不会觉得抱歉。而在“正义”之外,她的骄傲就会占据上风。  

贸然求助而碰壁,在事实上会很伤害她的自尊心。  

不过…这与姜望何干?  

他留下对方的理由很简单。  

那一句“看在同为青牌的份上”,看起来好似套话,但其实正是他的真实想法。  

他得齐爵、享齐禄、受齐庇护,也愿意有相应的付出。  

不会无功受禄,不肯尸位素餐。  

四品青牌的身份,带给他不少便利,给他不少隐性的保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维护同僚,也是应有之义。  

况且…一头牛也是放,两头牛也是放。藏一个范清清也是藏,多藏两个人也是藏。  

所以他最终还是点了头。  

君子不受嗟来之食,依林有邪的本心,她是仍然要拂袖而去的。  

但是看了那位霜发老人一眼,她怎么也无法依从心中的骄傲。  

这位老人照顾她、庇护她,给她亲人般的温暖。  

此刻虽然面目如常,但身上所受的伤,她是知道的。  

“谢过姜大人…援手之谊!”她说。  

“你也说了,大家同为青牌。不过…”姜望说道:“我想我应该知道,你们要面对的,是什么危险。是谁在追杀你们。”  

他看了这因为东一摊西一摊的人而挤得有些逼仄的船舱几眼:“大家毕竟同舟共济。”  

这个词语用在此时,如此应景,还真是同舟共济!  

林有邪与乌列对视一眼,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姜望也不着急,静默等待。  

其实他早该想到的,若是换成重玄胜,肯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林有邪明明怀疑他跟地狱无门有某种联系,那又怎么会在被地狱无门追杀的时候,来找他帮忙庇护隐藏?这难道不是置自己于险地么?  

而且,以他们的身份,怎么会沦落到厚颜来找姜望?  

近海群岛虽然不是齐境,但决明岛也是海上三大势力之一,是仅次于钓海楼的力量!  

真要动员起来,一个地狱无门算什么?  

单一个祁笑,就足以打爆地狱无门!  

除非…  

乌列不方便找齐庭求援。  

这当中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复杂的展开。姜望无从揣测。  

但冷静下来他立即想到,追杀乌列的人,很有可能…不是地狱无门。  

这事就有些混乱了。  

把时间线梳理一下。  

地狱无门屠灭了五仙门,乌列和林有邪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出现,力扛几大阎罗,范清清趁机逃走。而之后乌列本人也莫名其妙受了伤,被不知身份的人追杀…  

姜望一个本来打算去冰凰岛向李凤尧当面道谢,后来又决定直接回齐国的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搅入这滩浑水中。  

什么人才会逼得乌列这种在青牌体系中极具分量的人,无路可走?  

除非,对方也在齐国体系中。他们贸然去决明岛,也并不安全!  

想到这里,姜望顿觉头疼起来。  

两位不速之客沉默了一阵,最终是乌列开口道:“小友能顾念同僚之谊,老夫也该示人以诚。”  

他转头看了范清清一眼:“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位是五仙门之人?”  

看来在有夏岛的战斗里,他也注意到了逃跑的范清清。  

这问题自然不该由姜望回答。  

范清清出声道:“孤余之人,幸得主上怜悯,庇于麾下,叫我不至于流落天涯。”  

而姜望捕捉到的另一个信息是,范清清当时已经落入了乌列的视线,那么同时,也一定落入了尹观的视线。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跑远,跑到无冬岛外潜伏起来,不能仅仅用乌列的阻拦解释,范清清一定还有什么秘密!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姜望还不至于说要任何属下都全无遮掩。那样的人,不可能得到任何自发性的忠诚。  

乌列看着姜望:“我要跟你说的事情,是咱们青牌内部的事情,是齐国机密。”  

他没有明言,但态度很清楚,范清清不适合旁听。  

范清清没有动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她知道她现在倚仗谁,她应该听谁的命令。姜望不发话,她就会待到天荒地老。哪怕面前这个老人再可怕,她也不能动摇。  

姜望很满意范清清的表现,右手五指如鲜花绽开又收拢。  

然后说道:“现在可以说了。”  

范清清附近的声音,被隔绝了起来。  

范清清的心情,是惊吓的!  

隔绝船舱内的声音,让外面的人听不到动静,这并不难,粗浅掌握五仙如梦令声部的人都能做到。  

但她是谁?  

她是五仙门长老,也修过五仙如梦令,并且自忖造诣颇深。  

能够隔绝她的听感,这得掌握到什么程度?  

虽然从隔绝的强度来看,她只要用心应对,就可以比较简单地打破。但是她修了五仙如梦令多久?姜望才接触多久?  

真正修炼的时间,有一天吗?  

这难道就是绝顶天骄的天赋?  

她不知道姜望的神魂力量远强于同阶修士,且有过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