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送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机会?”姜望问。  

他已经意识到,在危寻面前,他并没有任何选择。  

危寻道:“你说义之所在,说知恩当报。竹碧琼与你有活命之恩,你当何以为报?你可愿意…替她洗罪?”  

替竹碧琼深入迷界,斩杀海族洗罪!  

可谁都知道,“不到外楼不出海”。没有星光圣楼,在迷界根本无法把握方向,连返回的路都找不到。这也是竹碧琼此行必死的最大原因。  

姜望虽然强过竹碧琼太多,可他毕竟也未立起星光圣楼来。在迷界中同样是两眼一抹黑。  

“姜望不可!”重玄胜出声喊道。  

“姜望,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姜无忧也忍不住说道。  

她投入了如此巨大的资源,姜望这一去,大概率又是柳神通的结局。而她不免又血本无归。  

“我不要!”竹碧琼竭力张开的嘴型,在这么说。  

但她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危寻并不理会其他人的劝阻,只静静看着姜望,等他决定。  

这份等待,没有持续太久。  

姜望平静的神情,说明他对迷界的危险非常清楚。  

但他只是说:“我愿意。”  

危寻仿佛不甘心见他如此勇敢,又道:“内府修士对应战将级海族,但你摘有神通,又有反杀海宗明长老那样的耀眼战绩,想来也不比碧珠差。所以你若要替竹碧琼洗罪,也需达成与碧珠相同的条件。你可服气?”  

这并不公平。姜望虽然亲手杀死了海宗明,但他的实力,绝对不比海宗明强大。要他完成与碧珠婆婆相同的洗罪任务,就是让他背负更大的风险。  

他未至外楼,就被扔进迷界,本身已是有最大的风险了!  

然而此时没人能再为姜望说话。在危寻面前,哪怕是旸谷之杨奉,决明岛之祁笑,也都不够分量。  

重玄胜沉默在那里,万分痛苦。他始终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危寻堂堂真君,竟会亲身降临天涯台,参与此次的海祭大典。崇光真人主持,已经是超越往年的规格了,这又不是百年大祭!  

他意识到他的谋算有所遗漏,他一定忽视了什么,尽管这遗漏并不是他的责任。他和姜无忧、姜望现在加起来,也够不到那种层面,得不到那个层次的信息,失算在所难免。  

但他痛苦,痛苦在于他清楚姜望的选择。  

而姜望果然说道:“晚辈服气。”  

“哦?”危寻似乎极有兴趣:“你怎么会服气?不应该才对。”  

姜望非常平静,因为他真的想清楚了,真的服气。  

“您说得对,我的剑还太弱,不足以维护我的道理。”他认认真真地说:“那么在此之前。我愿意尊重前人定下的道理。竹碧琼当然有罪,迷界洗罪亦是传统。感谢您给竹道友、给我一个机会。”  

“说感谢就太假。”危寻摇摇头:“不过,你这样的年轻人,现在不多见了。有胆魄,有规矩。很好!”  

姜望再次一拜,并不说话。  

危寻笑了笑,又对崇光真人道:“既然两人同罪,又同罪并罚。那就将他们两人,投入同一区域吧。也免得有人说闲话,说钓海楼不如他们公平!”  

杨奉顿如芒刺在背,颇感不安。这位真君还真如传言所说的那样“记仇”。他早先嘲讽崇光真人的一句话,这会还被拿出来反击。  

子舒皱紧眉头,不安地看了照师姐一眼。  

照无颜只拍了拍她的手,没有说话。  

到了这会,谁看不到碧珠婆婆和姜望已成死敌?  

他们两人在同一个区域,注定你死我活。根本不用等到海族出手。  

危寻先前说话,还似是十分欣赏姜望。但转脸下一句,便把姜望往深渊再推一步。  

他分明是要再看一场搏杀。让世人看看,钓海楼实务长老的实力,是否真如传言中的那么不济事,能够被随便一个天骄,轻松越级杀死。  

上一次对战海宗明。虽然主动出手的是海宗明,但事实上却是姜望以有心算无心,以逸待劳,又多方针对,还有向前帮忙。  

而这一次,他对碧珠婆婆的实力不够了解。双方实力亦有巨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要完成洗罪!  

危寻好像根本不打算让姜望活着离开迷界。  

崇光真人点头应道:“是现在就送去,还是…”  

危寻只看姜望,但嘴里同时问着两人:“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姜望只握紧长剑,道:“没有。”  

碧珠婆婆亦道:“没有。”  

面对楼主,她大气都不敢喘,更别提多说一句。  

“诸位呢?”  

危寻没有去看谁,但意思已经传到。  

在座这么多势力,这么多人。谁不认可?谁反对?  

自是无人。  

无人敢,也无人能。  

危寻点点头,正要吩咐崇光行事。  

一个胖大的家伙,忽然大跨步走来。  

是重玄胜。  

他大步走到姜望身前,也不说别的,只将自己的外衣解下,亲手披在姜望身上。沉声道:“海上多风波,你自己保重。”  

宽大的外衣披在姜望身上,顷刻缩小许多,直至完全贴身。  

瞧来便是一件普通的武服罢了,但却是重玄胜的七玄宝衣,曾经在王夷吾的拳头下,保过他一命。  

他无法反对一位真君强者,也反对不了。但他仍会用自己的方式,给朋友最大的支持。  

比如在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