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危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涯台上,难得地缄默了片刻。  

众人缄默,是在等待崇光真人的决定。  

而崇光真人稍一沉吟,便道:“谋害同宗长老,已是不赦之罪。念在你多年来为宗门事务操劳,于守卫海疆一事,也颇有贡献。现撤去你实务长老之位,将你贬去迷界。令你于海疆赎罪,杀死百名统帅级海族,方可离开。你可服气?”  

碧珠婆婆面色惨白,但仍是咬紧了牙关道:“老身…心服口服!”  

只要不死在当场,一切就都还有机会。  

海族全族皆兵,普通海族即可对应人族腾龙境修士,战将级海族对应人族内府境修士,统帅级海族对应的是人族外楼境修士。  

因为先天体魄的原因,同级海族,一般都要强过同级的人族修士。  

也就是说,碧珠婆婆需要进行百次生死之战,才能够赎罪,离开迷界。但即便如此,她的长老之职,也永远被削去了。除非重新开始积攒功勋,除非还有人肯接收她…  

作为她懂规矩的回报,辜怀信自然是会接收她的,甚至于暗中操作一番,让她在迷界中相对轻松地完成目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不存在全无危险,哪怕辜怀信亲自出手也无法保证。毕竟进入迷界,本身就是危险重重的事情。  

令碧珠婆婆煎熬的是,她奋斗的大半辈子,都成了泡影。那样努力地挣扎着、费尽心机的筹划着,到头来,却离神临越来越远了…  

可她无法抗拒这种结果,甚至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她现在认罪,就还有将来回到近海群岛,重新积攒功勋的机会。  

这是因为她选择了体面,崇光真人给她的体面。  

她若不选择体面,也就是一巴掌的事情。  

所以她必须心服,更要口服。  

对于崇光真人而言。辜怀信这次又动秦贞的人,又动徐向挽的人,显然是有了什么突破,在近海群岛将有剧变的情况下,不再安于现状。但又如何呢?  

他笃信他自己的位置,辜怀信现在还远不足以撼动。  

钓海楼内部是需要一些争斗的,不然就像一潭死水,失了生机,早晚衰亡。但这些争斗,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辜怀信已经越界了。他想。  

“崇真人!”  

这个时候,他又听到了那个年轻人的声音。  

真是年轻得过分。  

那年轻的声音说道:“既然海宗明长老遇害的罪魁祸首已经找到,那是不是,可以释放竹碧琼?”  

崇光真人听到了自己心里的轻笑。  

毕竟还是太年轻,不是么?  

一个竹碧琼的生死,微不足道。  

但她背后牵涉的,是碧珠婆婆与海宗明的斗争。再往上追溯,则涉及辜怀信、秦贞、徐向挽三位真人!  

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把事情限制在碧珠婆婆与海宗明明争暗斗的层面即可,海宗明的死,也只与碧珠婆婆、竹碧琼、姜望,这三人有关。这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  

现在问我,已经没有用了啊…  

崇光真人莫名其妙地想着。  

而后一低头,拱手在额前:“拜见楼主!”  

整个天涯台上,人人起身,人人弯腰,一躬到底。  

哪怕是决明岛祁笑,哪怕是旸谷杨奉,也都低下了当世真人高傲的头颅。  

此时在天涯台最前方,万丈峭壁之上,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面向大海,负手而立。  

他就站在那里,但好像并不存在。  

他没有气息可言,但无人可以高昂着头。  

因为他是钓海楼之主,也是这近海群岛万里海域的最高权力者。  

站在超凡巅峰的存在,得证衍道境!  

相较于衍道境这个名称,人们更习惯称之为…真君!  

人之极,乃为君。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衍道之于洞真,真君之于真人,亦是生杀予夺,尽在掌中!  

那一袭海蓝色的长袍,在猎猎海风中飘卷不休。  

其人并未回头,天涯台上的众人,也就一直低着头。  

得证衍道,名为危寻。  

他在想什么?  

每个人都在想这个问题。揣测他的意志,臣服他的威严。  

但没有一个人敢问。  

“不必多礼。”他终于回身过来说:“请入座。”  

姜望这时才得以看清,这近海群岛上最具权力的强者。  

其人的五官倒是看得清楚,但很难用一个词语准确形容,那绝非是英俊或者丑陋所能定义的。  

姜望想了很久,才想到一个词——“宁静”。  

危寻的面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但是是一种大海般深沉的宁静,你能够从中感到安宁,也无法忽略这片宁静下隐藏的巨大力量…无边无涯的力量。  

危寻的眼皮轻轻一抬,在场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被注视着,都不由自主地更恭谨起来。眼观鼻、鼻观心。  

哪怕是跳脱如许象乾,冷傲如李凤尧,身份尊贵如姜无忧,也都屏息凝神。  

“我喜欢年轻人。”他说。  

“今日看到这么多年轻俊杰在此,人族天才辈出,我心甚慰。”  

作为衍道境强者,纵横迷界,斩杀无数海族的强大存在,他当然有这个资格这样说话,当然可以这样期许。  

“姜望,对吗?”他问。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危寻这等身份、这等实力的存在,竟然也会关心天涯台上刚刚发生的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