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各有所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婆婆请随意。”  

五仙门的那位门主,着紫色云海袍的老妇人,毫无抵触之意,真个便转身离开了。  

而长老范清清也依旧表情自然、恭敬:“婆婆有命,我等自当从之。”  

说话间,她有意无意地瞧了姜望一眼:“两位贵客,请慢聊。”  

五仙门的一众高层顷刻退去,这高大的正声殿,立时便只剩下姜望与碧珠婆婆两人。  

此来近海群岛,姜望早有预计要与碧珠婆婆见面。毕竟营救竹碧琼一事,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她的师父。  

甚至于他来五仙门做客,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听说五仙门背后站着的是碧珠婆婆。  

但他的确没有想过,要见得这样早。  

碧珠婆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自竹碧琼早先偶尔的讲述中,这位老妪性格应是比较强势,令竹碧琼有些畏惧,但对弟子很好。而作为实权长老,其人在钓海楼里的地位也自不必说。  

从竹素瑶几乎半废后,碧珠婆婆还为她争取到天府秘境的机会,可以证明碧珠婆婆对弟子确是不错的。  

且竹碧琼之前归岛,汇报了竹素瑶被坑害的经过后。胡少孟虽已身死,却也很快就被除了名。  

碧珠婆婆对弟子的回护,由此也能见得一二。  

而根据姜望现在的初次接触来看…  

碧珠婆婆毫无疑问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  

她一出现,只两句话,便牢牢掌握了局势。  

一方面,她在五仙门的大殿里,把五仙门的高层都赶出去,向姜望展现了她对五仙门的强大控制力。  

若姜望真的代表齐国什么人,对五仙门有些什么心思,也不免得重新好好考虑一下。  

另一方面,她选择亲自接触姜望,却将五仙门高层排除,这是完全不给五仙门狐假虎威、左右逢源的机会。  

她能够亲自观察姜望来五仙门的目的,而不必受到干扰。  

相反,在殿外完全不知他们会聊什么的范清清等人,此后难免投鼠忌器,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除非姜望或者说姜望背后的势力,已经与五仙门有了亲密且坚定的合作。除此之外,所有仅在接触前期的意向,都该瓦解了。  

而姜望看到的另一点是,碧珠婆婆对五仙门高层的随意呼喝…说明她已不仅仅是五仙门背后的靠山,不仅仅是利益交换的关系,而是开始掌控这个宗门开始把五仙门完全变成自己的下属附庸。  

或许这就是范清清之前对决明岛态度暧昧的原因。  

一老一少,双方各有各的观察与考量。  

本着礼貌姜望先开口招呼道:“婆婆请坐。”  

“哪有客人未坐主人先坐的道理?”碧珠婆婆话里有话地道:“你请先坐。”  

俨然以地主自居。  

姜望笑了笑,也不与这生怕别人抢地盘的老妪解释径在原位置上坐了。而后道:“不知婆婆是有什么事,要与我聊?”  

碧珠婆婆缓步走来这才在主位上坐了静静听了一阵潮音,忽的一叹:“老喽!”  

姜望心想,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您老人家脸上的皱纹,都深得能夹死苍蝇啦。  

但他毕竟不会那么没礼貌的说出口。同时也懒得违心奉承。  

见姜望不出声碧珠婆婆又道:“一见你这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难免叫老身回忆当年。只便是当年,也没有几个年轻人,能如你这般。”  

“我只是年轻气盛罢了,哪里担得起这等赞誉。”姜望问道:“婆婆认识在下?”  

“青羊镇男姜望,老身如何不知?一听这个名字便知是谁了。”碧珠婆婆说到这里,长叹一口气:“毕竟…我那碧琼徒儿时常与我说起。”  

竟然是她先提起竹碧琼的话题。  

但姜望并不第一时间搭腔,而是说道:“您也有年轻的时候我也有老的时候。天下人,天下事莫不如此。什么天骄俊才一时一事而已。”  

他本以为碧珠婆婆只是通过在五仙门里的耳目,得知了齐国有人来访。又或是范清清故意放出了消息。  

而碧珠婆婆来正声殿的目的,自然应该是为了保护她的“基业”,不让外人有机会插手五仙门。  

可此刻…提及竹碧琼是何用意?  

她知道自己来近海群岛的意图了吗?  

姜望需要时间思考,也不想太早表露态度,所以对竹碧琼的名字听如未闻。  

碧珠婆婆又叹道:“像你这般看得通透的年轻人不多,真是难得!无怪乎碧琼总提起你。”  

这老妪总是唉声叹气,似乎陷于沉重的心事,无法自拔。且一再提及竹碧琼。  

姜望终于不能再回避:“其实我这次来近海群岛,既是为了执行公务,更是为了来看看竹道友。她现在…怎么样?”  

“还能如何?”老妪语气伤心,声音低沉:“只是等死罢了…”  

她一转话头:“碧琼能在齐国交上你这个朋友,真是幸运。胡少孟那件事情,也是你帮的忙。只可惜…”  

“杀胡少孟只是履行承诺。”姜望眼神微敛:“只可惜?”  

碧珠婆婆再次深深叹气:“门规难违啊。哪怕老身也算是有些身份,靠年头久远,做了个长老,却也左右不了海祭这等大事。只能眼睁睁看着琼儿她…”  

说到这里,她已有几分哽咽:“她的修为,还是老身亲手废掉的。老身真是…”  

声音凄苦,神情悲切,令见者几乎落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