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下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酒桌上,葛爷一口一口地喝着酒,脸色阴沉。  

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年轻野修,也敢跟他顶牛。虽然他葛恒老爷当时没有发作,心中却是暗恨。  

胡管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奉承着。  

酒至半酣,葛恒忽然想到了什么,斜乜着眼睛,看了一眼旁边一坛未开封的酒。  

“这坛酒是送给那小子的?”  

“恁要喝就直接拆封了。”胡管事心里直骂娘,这酒一坛可要二十两白银,脸上但赔着笑道:“回头额再去买。”  

“不。”葛恒忽然笑了笑,手上笼着青色元气,在那坛酒外拍了拍:“就这坛,挺好。”  

胡管事大骇:“葛爷,这可使不得啊!”  

葛恒收敛了笑容,转过头来看着他,目光森冷:“有什么使不得?”  

胡管事脊背直冒冷汗,但还是硬着头皮道:“那可是一位修士老爷,真要出了事。额们谁也脱不了身。”  

阳国虽小,那也是一个国家,自有法度。  

就像他姓葛的虽然动辄殴打侍女,却也不会真个杀了谁。  

肆意杀人,除非他有什么可以轻易掩盖的背景。或者不想再要这份安稳的工作了。  

“怕什么?他一个来路不明的野修。有谁会查?”葛恒不满道:“再说,我又不弄死他。就是给他点教训。免得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当真…不会死人?”胡管事战战兢兢。  

“我骗你做什么?”葛恒说着,又安慰道:“你放心,谁也发现不了!青木仙门的手段,岂是等闲?”  

幽暗山道中,人影疾行。  

“此乃双蛟会管辖山域,来者何人?”  

黑暗中,一个声音蓦的响起。  

双蛟会是陌国本地的一个宗门,服从陌国朝廷统治,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在整个陌国的宗门中,实力并不算弱。  

这里已经属于双蛟会外围地域,此时发声的,想来就是双蛟会的巡山修士。  

重重人影中,忽有一声应道:“庄国清河郡道院弟子办事,缉拿白骨凶徒,还请行个方便!”  

黑暗中属于双蛟会巡山修士的声音就此沉默。  

换做往年,双蛟会自不可能给这个面子。  

陌国庄国多年摩擦,也未曾落过下风。  

只是如今…  

庄帝登临洞真,又有国相杜如晦、大将军皇甫端明两大神临,兵强马壮,势压四方,正是锋芒毕露之时。  

庄国上下也不断传出声音,要谋求符合实力的地位——战争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陌国朝廷在国事上一再避让,就是不想给庄国这样的理由。  

既然是道院弟子缉拿白骨道这等邪教的“正事”,他们双蛟会就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立在枫林城域外的生灵碑,早已遍传人耳。  

清河郡道院的修士们也毫不意外,迅速分散前行。他们今日已经捣毁了一处白骨道的小据点,追杀最后几名教徒至此,力求拿满道勋。  

庄国与白骨道之间的仇恨纠缠,也不只是今年才有。两百多年前就有过一场白骨道引起的浩劫,彼时太祖庄承乾发动举国之力,将白骨道一举夷灭。  

此后白骨道死灰复燃,但都只是小打小闹,一直纠缠到去年,才有了举国震动的枫林城域覆灭之事。  

但只有今天,他们才如此扬眉吐气,竟能堂而皇之在陌国领土上缉凶。  

国家强大了,才有了他们的理直气壮。  

清河郡道院修士散开阵型,迂回包抄,打算将追杀的白骨道教徒剿灭于此——不能再深入了,恐会引起双蛟会反弹。  

而对于发布命令的黎剑秋来说,探索清楚双蛟会外围的情况便已足够。  

作为清河郡道院本届最杰出的修士,他的确肩负着这样的隐秘任务。那几名白骨道教徒是在他的有意放纵下,才一路奔逃至此。  

为了确保隐秘,同行的其他修士并不知道此事,他们还沉浸于国家强大的自豪感中,同时也因为本郡枫林城域的覆灭而仇恨满心。  

黎剑秋不知道有多少人与他负有同样的隐秘任务,但清楚绝不止他一个。  

庄国沉睡多年,现在睡醒了,饥肠辘辘,要吃肉。  

环顾周边列国,雍国当然最难啃,陌国也未必就多容易入口。但庄国高层,显然已经有了目标。  

现世诸国并起,宗门林立,各大势力之间盘根错节。  

如庄国与雍国是世仇,雍强庄弱,但庄国背后是道属。有道门撑腰,因而得以久享国运。  

天下道属国中,最强的当然是中域霸主景国。可具体来说,景国以道为宗,三脉并举。庄国却是属于玉京山这一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如此复杂的天下形势中,国战不是轻易的事情,绝不能只看眼前。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黎剑秋所做的工作,只是漫长准备中微不可察的一部分。  

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当然应该完成,但对黎剑秋本人来说,诛灭白骨道,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枫林城域,是他的故乡。  

早年因为竖笔峰之事,他独来独往惯了。但去年重剿竖笔峰,他已解开心结。开始试着接纳旁人。如姜望赵汝成黄阿湛。  

而他的父母家人…  

都没了。  

他们全都没了。  

这种感觉如果一定要有具体的描述,那就是当年他逃离竖笔峰之后,在官道上痛哭悲嚎的心情。  

却比那更甚。  

彼时他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