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高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一十章“咦,你们为什么只谈论语文,不说数学啊?”  

“你没发现,除了数学,理综文综,我们也是闭口不谈吗?”  

“对啊,这是问什么呢?”  

“很简单,不会!”  

“不会+1,高中数学知识全都一点不落的还给老师了!”  

“+1!,每年的高考,除了语文还能看懂,其余科目全是一脸懵逼。”  

“我能弱弱问一句,只有我我连语文作文题问的啥都搞不懂吗?”  

“哈哈哈,比如说,丝瓜藤与肉豆须?”  

“不不不,应该是蝴蝶翅膀的颜色!”  

高考的四门科目中,语文和数学这两科是最让人津津乐道,引起关注最多的两科。  

语文嘛,自然是讨论最后的那道作文题是多么奇葩。  

该怎么立意?切入点又是什么?题目有几种解读方式?  

众所众知,60分的高考作文,一旦立意不对,就算你文章写得再精彩,也没什么卵用。  

然而,高考出题老师为了展示他高超的出题水平,肯定要炫技一番的。  

因此,每次高考作文题目,都会给你放上一段小故事,或者一小段不明就里的话,看的你云里雾里的,最后,让你自拟题目,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特么的我也想选准角度啊!可关键是…选不对啊!  

明明一个作文题,你笔力好在其次,阅读理解好才是最关键的。  

回想零几年时候的高考作文题,那时候的出题老师内心有多么纯洁。直接给你一个半命题作文放那里。  

可现在呢?还要你去猜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  

也因此,品评高考作文也在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  

那些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们,就会一边幸灾乐祸着,一边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关注高考数学的原因就跟简单了。  

要问上过学众人被哪一门学科虐的最惨,数学绝对会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  

作为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起的,到了大学好要继续深造的数学。  

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九九乘法口诀,到至高至深的欧拉几何,高斯函数,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她虐的死去活来。  

数学,是让学渣们最为头痛的一门学科。  

成堆成堆的公式图形,简直让人的脑子原地爆炸。  

高考时期,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就是这次的数学试题多么多么难,难哭了多少学渣,难到多少人怀疑人生。  

反正上场考试的又不是自己,难度如何又和自己无关。  

只是见到那一个个被数学为难到准备回娘胎里回炉重造的考生们,不厚道的笑出声而已。  

网络上,不同参加高考的网友们,一边刷着关于高考的最新消息,一边不厚道的笑着。  

而那几百万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却一个个面容肃穆,严阵以待。  

海城一中考点附近的路段,已经进行了道路封锁。  

穿着绿马甲的交警,从容有序的指挥着交通。  

一些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在学校门口搭着棚子,免费为考生和家长分发矿泉水。  

海城的出租车司机也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一个护送考生的爱心小组,只要是凭借准考证,就能免费乘坐出租车,将其送到考场。  

医院也在每一个考点前准备了一辆医疗车,防止考生因为中暑,摔伤之类的问题无法正常参加考试。  

各大媒体记者,也拿着长枪短炮等候在学校门前,收集着第一手情报。  

汽车禁止鸣笛,工地停止施工。  

在高考面前,所有的一切都要让路!  

那时,你会发现,当你高考时,全世界都在为你开绿灯。  

你只要手握碳素笔,披荆斩棘。  

但是,又有多少人对得起这一路绿灯与这三年青春。  

差距,可能从多年前的夜晚和清晨,就已经拉开。  

考试科目:语文考试时间:9:00~11:30  

考试教室的黑板上写着考试的科目和时间。  

考生在开考前半小时可以进入考场。考试开始十五分钟后禁止进入考场。  

但每年,都有不少人由于起晚或者是堵车等种种原因,在考试开始后十五分钟内无法赶到考场。  

以前,这样的新闻还能引起网民的关注。但现在…早已司空见惯!  

面对高考,有的人神色淡然,而有的人满是紧张。  

但无论怎样,高考已经到来,逃无可逃。  

除了勇往直前,别无选择!  

九点整,语文考试正式开考。  

“试卷千万不要太难啊!!”  

考场中,拿到试卷的毕齐正在双手合十的祈祷。  

语文是他的弱项。  

虽然高考对于已经报送燕大的毕齐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但谁不希望,给自己的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考试铃声响起。  

毕齐同学将袖口卷起,深吸一口气,视线望向试卷。  

第一题:下面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 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 d.嫣然,抱憾退出第二题:依次选择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的选择题,在毕齐看来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十二道题目,几乎是一路平推过去的。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的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