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仙舟入道湮(1/3)
但灵性究竟是怎么影响这一切的,李凡却是一无所知。
真灵尽毁,化做焚火的过程,给了李凡具象化的清晰答案。
李凡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倘若仅仅纯粹是光与影感官的刺激,他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任由自身的灵性作为燃料、支撑着真灵之火的焚烧与蔓延。
火势汹涌,甚至如同玄黄仙舟一般,穿破道湮。朝着原初可能性中,其他残存生机星海逼近。
纵然从理论上来看,他目前的灵性是“无限”的。但若是没有意义的花费,李凡也不会愿意支付。
他并不是沉浸于真灵之火所带来的毁灭,而是沉醉于“灵性”作为燃料被点燃这个过程本身。
“这熟悉无比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烈焰熊熊,焚尽此处星海中一切。
“甚至,这也仅仅是个开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引燃尝试,我能不断的增加点燃的效率。”
李凡并不喜欢自残。哪怕这种程度的自残,还伤不到他自己。
当真灵之火蔓延,自身灵性以及山海尘世,在“燃烧”的状态下,莫名勾连在一起。
因而李凡可见山海之象。
这种直面山海的感觉,跟守丘漫笔中所描述极为相似。
但昔日守丘公是通过自己双眼,坐山而望海,见山海真象。
而李凡,则是通过山海焚尽这一过程,在屡屡黑烟中,通过山海之灰烬、窥见了山海原初本象。
“若是这场山火足够大,我甚至此刻就能,尽见山海!”
一个念头,倏然在李凡内心涌现。
伴随着这念头一起的,还有几乎无法抑制的冲动。
世人所谓超脱之境,也只是将山海尘世所衍变的单一道途领悟到极致而已。
尽见山海,意味着,穷尽山海中所有道理。
哪怕彼岸中所说“圣者”之境,与之相比,也远远不如。
并且,在李凡看来,达到这一步,无需什么枯燥的悟道、以及寻觅自身道途的漫漫长旅。
只需源源不断的提供自身灵性,任凭大火无限蔓延。
“有何不可?有何不可啊…”
真灵之火愈发汹涌,原初可能性所剩余支柱,已皆被焚尽。只剩下了漫天的灰烬,尚且维持原本形状,仍在苦苦支撑。
没过多久,灰烬再难维持可能性的存在。
飞灰四散,山海一年轮,彻底消失不见。
仿佛失去了某种桎梏般,离开了原初可能性之后,真灵之火的火势陡然间扩大了数倍不止。
周围所接触一切,尽是可被点燃的材料。
李凡都感觉到自己所需提供灵性的压力,都减弱了不少。
但这种顺畅的局势,并没有持续太久。
最先感受到异状、从而逼近的,竟是道湮!
纵使原初可能性,已经被焚作无数飞灰。但道湮仍然没有放过对它们的追捕。
甚至,因为原本较为庞大的目标分散成为了无数细小的个体,所引动的道湮浪潮、较之以往,也翻了无数倍。
宛若一场倾盆大雨而下,正在起势的真灵之火,霎时间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中。若不是周遭可能性充斥着的燃料足够多,恐怕这把火就要直接熄灭了。
而如此变故,也瞬间将李凡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给拉了出来。
他瞬间清醒:“真灵焚尽,也在山海自身衍变范畴之内。这些灰烬,在重归山海后,经历无数年衍化,又将诞生新的可能性年轮。”
“而山海相融…”
“却是将这些灵性,从山海中硬生生挖去!”
这些被道湮所吞没的,最终会去往何方,并不是现在的李凡所能知晓的。但他心中明白,应该跟孙缥缈所留寓言中提及的那位“创世神”,脱不了干系。
“原本,山海、道湮对立。”
“山海中纵有修士施展真灵尽毁之术,也影响不了二者的抗衡局面。然而,我却是个例外。”
李凡眯起眼睛,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
若是自己执意,以自身无限灵性,放一把倾天大火。纵然能够将山海焚尽,但自己所需要支付消耗的灵性,也是天量。
或许都能够再造山海。
这些灵性,通过焚烧的过程,转化为了漫天灰烬。
或归于山海,或被道湮所吞没。
“这么一来,岂不是以我自身,滋补山海、以及创世神?”
想到这里,李凡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除非,我能够一把火,彻底将山海烧灭。否则山海得到养料,还能重生,更胜以往。”
“这真灵尽毁之术…”
“毁的究竟是谁之真灵?”
随着李凡观念的莫名转变,战战兢兢的十二真仙,便见到颇为奇怪的一幕。
原本还沉醉万分的李凡,神情忽的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他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他们也不敢相问。
“哼,无趣!”
再度内心推衍了一遍,李凡确认了这令人无奈的事实后,不由冷声说了句。
随即收回了自身灵性的输出。
“说到底,都是现在的我,与山海相比还是太过渺小了。”
“纵使能支撑真灵之火无尽燃烧下去,但在我眼中,已经极为浩大的山火,对于山海而言,也只如微小火苗一般。”
“只有火势焚烧的速度,大过山海重生衍化的速度,或许我才有胜算。”
真灵尽毁,化做焚火的过程,给了李凡具象化的清晰答案。
李凡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倘若仅仅纯粹是光与影感官的刺激,他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任由自身的灵性作为燃料、支撑着真灵之火的焚烧与蔓延。
火势汹涌,甚至如同玄黄仙舟一般,穿破道湮。朝着原初可能性中,其他残存生机星海逼近。
纵然从理论上来看,他目前的灵性是“无限”的。但若是没有意义的花费,李凡也不会愿意支付。
他并不是沉浸于真灵之火所带来的毁灭,而是沉醉于“灵性”作为燃料被点燃这个过程本身。
“这熟悉无比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烈焰熊熊,焚尽此处星海中一切。
“甚至,这也仅仅是个开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引燃尝试,我能不断的增加点燃的效率。”
李凡并不喜欢自残。哪怕这种程度的自残,还伤不到他自己。
当真灵之火蔓延,自身灵性以及山海尘世,在“燃烧”的状态下,莫名勾连在一起。
因而李凡可见山海之象。
这种直面山海的感觉,跟守丘漫笔中所描述极为相似。
但昔日守丘公是通过自己双眼,坐山而望海,见山海真象。
而李凡,则是通过山海焚尽这一过程,在屡屡黑烟中,通过山海之灰烬、窥见了山海原初本象。
“若是这场山火足够大,我甚至此刻就能,尽见山海!”
一个念头,倏然在李凡内心涌现。
伴随着这念头一起的,还有几乎无法抑制的冲动。
世人所谓超脱之境,也只是将山海尘世所衍变的单一道途领悟到极致而已。
尽见山海,意味着,穷尽山海中所有道理。
哪怕彼岸中所说“圣者”之境,与之相比,也远远不如。
并且,在李凡看来,达到这一步,无需什么枯燥的悟道、以及寻觅自身道途的漫漫长旅。
只需源源不断的提供自身灵性,任凭大火无限蔓延。
“有何不可?有何不可啊…”
真灵之火愈发汹涌,原初可能性所剩余支柱,已皆被焚尽。只剩下了漫天的灰烬,尚且维持原本形状,仍在苦苦支撑。
没过多久,灰烬再难维持可能性的存在。
飞灰四散,山海一年轮,彻底消失不见。
仿佛失去了某种桎梏般,离开了原初可能性之后,真灵之火的火势陡然间扩大了数倍不止。
周围所接触一切,尽是可被点燃的材料。
李凡都感觉到自己所需提供灵性的压力,都减弱了不少。
但这种顺畅的局势,并没有持续太久。
最先感受到异状、从而逼近的,竟是道湮!
纵使原初可能性,已经被焚作无数飞灰。但道湮仍然没有放过对它们的追捕。
甚至,因为原本较为庞大的目标分散成为了无数细小的个体,所引动的道湮浪潮、较之以往,也翻了无数倍。
宛若一场倾盆大雨而下,正在起势的真灵之火,霎时间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中。若不是周遭可能性充斥着的燃料足够多,恐怕这把火就要直接熄灭了。
而如此变故,也瞬间将李凡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给拉了出来。
他瞬间清醒:“真灵焚尽,也在山海自身衍变范畴之内。这些灰烬,在重归山海后,经历无数年衍化,又将诞生新的可能性年轮。”
“而山海相融…”
“却是将这些灵性,从山海中硬生生挖去!”
这些被道湮所吞没的,最终会去往何方,并不是现在的李凡所能知晓的。但他心中明白,应该跟孙缥缈所留寓言中提及的那位“创世神”,脱不了干系。
“原本,山海、道湮对立。”
“山海中纵有修士施展真灵尽毁之术,也影响不了二者的抗衡局面。然而,我却是个例外。”
李凡眯起眼睛,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
若是自己执意,以自身无限灵性,放一把倾天大火。纵然能够将山海焚尽,但自己所需要支付消耗的灵性,也是天量。
或许都能够再造山海。
这些灵性,通过焚烧的过程,转化为了漫天灰烬。
或归于山海,或被道湮所吞没。
“这么一来,岂不是以我自身,滋补山海、以及创世神?”
想到这里,李凡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除非,我能够一把火,彻底将山海烧灭。否则山海得到养料,还能重生,更胜以往。”
“这真灵尽毁之术…”
“毁的究竟是谁之真灵?”
随着李凡观念的莫名转变,战战兢兢的十二真仙,便见到颇为奇怪的一幕。
原本还沉醉万分的李凡,神情忽的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他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他们也不敢相问。
“哼,无趣!”
再度内心推衍了一遍,李凡确认了这令人无奈的事实后,不由冷声说了句。
随即收回了自身灵性的输出。
“说到底,都是现在的我,与山海相比还是太过渺小了。”
“纵使能支撑真灵之火无尽燃烧下去,但在我眼中,已经极为浩大的山火,对于山海而言,也只如微小火苗一般。”
“只有火势焚烧的速度,大过山海重生衍化的速度,或许我才有胜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