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石碑显仙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凡虚影雕像的庇佑,原本几乎快要灭绝的幽族人,已经重新占据了小世界的绝大部分领地。  

只不过每过一段时间,世界中央的恐怖石碑便会爆发出无边灾厄,带走几乎一半幽族人的性命。  

石碑以及虚影的存在,让幽族人永远生活在恐惧与虔诚的祷告之下。  

来到无名真仙腿骨跟前,李凡先看了一眼碑身上真仙篆字显化的进度。  

或许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缘故,吞噬了大量幽族人血肉的无字碑,显化出字符的速度比李凡预想中的要快多了。  

那神秘的字符,目前仅仅是显露不到五分之一。李凡却已经能从其上,隐隐感到某种独特的威势。  

跟饥、先天,二字不同。  

这涉及仙凡之变的真仙篆字,当在石碑上显露的时候,竟能一定程度的穿透石碑的力量束缚。  

朝着外界散发出属于自身的威能。  

正是受到这微弱的影响,才使得即便没有李凡亲自催发,幽族人的返祖进程,也在缓慢推进。  

这一切发生的悄无声息。  

甚至一直督查监督的拟造人格都没有察觉。  

唯有此刻李凡亲临,才敏锐的察觉到了此间变化。  

李凡微微皱眉,果断在石碑周围布下重重仙阵、隔绝真仙篆字对外界的影响。  

「并不是说,这这仙凡之变篆字的位格,已经超过了无名真仙。」  

「而是这枚,篆字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牵涉的大道,甚至曾经影响过生前的无名真仙。」  

「而这石碑,也不是完整的南仙天柱、只不过是块破碎的腿骨罢了。」  

「出现如此变故,也不意外。」  

「只是涉及到真仙,果然处处是坑。一点大意不得!」李凡心中暗自警醒。  

随后便开始了正事。  

将一道静止的金光,朝着石碑投射去。  

靠近的瞬间,就被石碑吸收。  

一枚全新真仙篆字的印记,开始出现在石碑的角落里。  

不过让李凡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无论是饥、亦或者先天。还是尚在成型中的仙凡之变篆字。  

它们都先后浮现在石碑的中央区域。  

而现在这枚新的篆字,却是放着中央那么一大片区域不去,挤到了最角落里出现。  

李凡试图回忆起,上一世在无字碑对应的区域出现的,是哪些真仙篆字。但可惜的是,本就是惊鸿一瞥,连印象都没能留下。  

故而思索半天,也没找到半点头绪。  

索性不去管它,继续投入金光。  

不愧是纯粹的法则造物,比起单纯的用物质投入、而后再解析要高效太多。  

还剩下一道金光没有吞噬,石碑上那枚真仙篆字,已经显示完全!  

「这是…」  

「拘?」  

跟所有的真仙篆字一样,李凡在见到它的瞬间,脑海中就浮现了其真意。  

这枚字符,也并不是特别复杂。  

但在李凡看来,却有了些别样的味道。  

在接触过大量的真仙篆字后,李凡曾经对它们进行过简单的分类。  

不是以字符威能的强弱划分,而是从其用途来划分。  

绝大多是真仙篆字,乃是对天地间大道法则的注解。但也有少部分,乃是仙界敕令衍化!  

就比如,之前使得玄黄界上古仙阵核心、九星红珠莫名失踪的归字诀。  

而现在出现在李凡面前的这拘字诀,也正在此列。  

「尘渊界,身负真仙血脉。这点恐怕并非妄言。」  

「真仙下界,代价不菲。仙界也需要在下界寻找代言人,去执行自己的意志。恐怕尘渊界修士,就是充当仙界在下界的打手身份…」  

李凡又忽的想到,传闻中尘渊界乃是仙界大劫降临之时、最先受到波及的修仙界之一。应当早已经灭绝才是。  

然而在若干年后,依旧似乎有修士幸存、并被高墙外势力炼制成物。  

「有几种可能。」  

「一是,整个下界,并不只有一个尘渊界。至暗星海中,只是其中之一。」  

「二则是,当年尘渊界有修士幸存、并且在高墙被创立之前,就已经逃出了至暗星海的范围。而后便在高墙外繁衍生息了。只是按照现在情况看下,他们的状况恐怕不太妙。」  

李凡收敛思绪,试验起了这新获得的拘字诀。  

跟许久之前,他所获得的缚虫神通,有异曲同工之妙。  

或者是,完全是缚虫神通的上位替代。  

缚虫还需施术者的实力,大于被拘者。  

但拘字诀下,只要对方不能免疫真仙篆字的威能,就会顷刻间被拘拿。  

躯体、神魂、思维,皆陷入静止冰封的状态,任人拿捏!  

李凡唤来秋水、天阳,做了一番试验。  

二者都是属于太上之境。  

但或许是天阳曾经吸收了仙傀战斗经验、因而沾染了其些许特性的缘故,在拘字诀下,表现的极为狼狈。  

几乎爆发出全身实力,才堪堪挣脱。  

而秋水的应对,则好上不少。借助无限的星海之力,能将拘字诀的影响降到最低。  

「仙界诏令所衍化的真仙篆字,似乎跟从大道法则中临摹的,并非同源。」  

切身感受到拘字诀威能的李凡,脑海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除了正常范畴之内的威势以外,还对某些存在、有着特别的压制加成。」  

李凡眼睛微眯。  

之前有幸窥视过仙界全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