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同一溯元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石激起千层浪!  

道湮若有所感,渐起潮汐。  

李凡感到有些不对,精神瞬间紧绷起来,时刻做好还真准备。  

索性这未知诡谲力量,只是斩断石像头颅。并没有进一步动作。  

何干仙在惊骇之余,摸了摸自己脖子。  

刚刚石像头颅落下的那一刻,他仿佛也遭受到了攻击般。  

何干仙道德流转,近乎圆满。自诩距离圣者之境,也只差最后一步。  

然而刚才面对那诡异力量时,竟好似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这怎么可能?  

难不成真的是圣者出手了?  

“能把握到其来源么?”李凡神情凝重,出声问道。  

何干仙遥望山海,许久之后,摇头回复:“来的诡异缥缈…难。”  

“况且,就算能感应到,我也不敢深究啊。”  

“另外一个我,虽说实力弱了点,但毕竟道德真意仍在。超脱实力,绝难杀他。”  

何干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然而李凡却持不同意见。  

就连百晓仙那样,疑似会威胁到整段山海安全的存在,诸圣都没有诛杀、而只是镇压在万古天阶之中。  

无面仙虽无德,迄今为止却没有做过什么道德沦丧之事。  

诸圣没有理由出手。  

“那除此以外,山海中还有谁有此等实力?”  

二人陷入诡异的沉默之中。  

无面仙的骤然陨落,完全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何干仙短时间内证道无望,而李凡一窥道德真谛的打算也因此落了空。  

对于这意料之外状况的发生,李凡在心中悚然而惊的同时,也莫名感到一阵恼火。  

“上一世无面仙一直活的好好的,这次却诡异身亡。是跟原初的破灭还是跟百晓仙有关?”  

“我明明仍感受到,无面石像上有他的仙力残存…”  

李凡不禁有些怀疑的看向何干仙。  

似是看出了李凡的疑问,何干仙无奈之下,只得解释道:“道德流转,生生不息;此乃我们的避祸神通。凡我们所留痕迹,就有道德气息残余。或可看做我们所留某种特殊分身,若是本尊不幸陨落,但山海间只要尚有这些道德气息残余,我们便能于破灭中重生。”  

“本应是这样的。”何干仙重重说了句,神情难看至极。  

“现在,他却死了。”  

何干仙伸手指向断头石像:“其上虽仍有道德气息流转,但却失去了本该存在的主心骨。日后纵使道德之气,能够自行复苏,他也不会再回来了。”  

“这便是真的死了。”  

李凡隐约听出,何干仙话语中一丝兔死狐悲以及难掩的畏惧。  

毕竟他跟无面仙,是道德分家后的一体两面。  

那未知的诡谲存在,既然能诛杀无面仙,同样也能杀死他何干仙!  

“诛杀本尊的同时,还将其作为单独个体,从山海中抹去。”  

“曾经所留一切后手,在他消失的瞬间,都与他无关了。”  

“这是真正的抹杀之法!”  

手段固然可怖,不过更让李凡感到不安的,是其出现的毫无征兆、并且缥缈无踪。  

要知道,李凡曾经游历近十分之一的山海。再加上圣朝这股横亘山海的庞大势力,可以说,如今的山海对李凡而言,已经鲜有未知之境了。  

原本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斩杀无面仙的诡异力量的莫名出现,则是让他狠狠吃了一惊。  

这场面,就像每次都以为将玄黄界的秘密探索的一干二净了,然而每次玄黄界都能再给他来带惊喜一样。  

更关键的是…  

这股力量,似乎距离他很近!  

若是将山海看做一片已经逐渐熟悉的池塘,那么现在,池水深处竟然隐藏着一头择人而噬的可怖怪兽。  

又如何不令李凡感到惊怒。  

惊怒的不是对方的强大,而是未知。  

彼岸诸圣、太微圣帝固强,李凡惹不起却也躲得起。  

就怕这种,强大到能对李凡产生威胁、并且还始终隐于暗处的。  

倘若运气不好,说不定哪天遨游山海的李凡,就会一头撞了上去。  

心中的不安难以压下,李凡当即做了决定:要趁着无面仙被对方斩杀、仍有些许线索残留的良机,尽可能摸索出更多对方的信息。  

不说完全弄清楚对方身份,最起码要摸清对方大致处于山海哪片区域。在实力足够避险之前,尽量绕着走便是。  

这么想着,李凡再度看向何干仙,讥笑道:“你怕了?”  

“成圣机会,近在眼前。却被人一刀斩断。俗话说,阻人道途、如杀人父母。”  

“你们两人,道德一体两面。他死,宛若你身亡。”  

“杀你全家之人近在眼前,你就选择逃避?”  

“哪怕连追索一番的勇气都没有?”  

何干仙听闻李凡嘲讽的话,神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依旧平静道:“实力不如对方,又能为之奈何?”  

“换做是我,最起码要弄清楚对方身份。要不然,日后实力足够、想要报仇时,却连目标都找不到,岂不悲哉?我想,你不至于受此打击,从此之后便一蹶不振了、就连复仇的心思都断绝了吧?”李凡紧盯着何干仙。  

何干仙再度陷入沉默之中,似乎内心也十分犹豫不定。  

“若如此,那就全当我没说吧。没想到,传说中的道德真仙,竟这般胆小。”李凡啧啧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